书城小说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2898400000003

第3章 谁给你的爱不留缝隙(2)

女孩站起来,想跟几个孩子一起去玩,但这时女孩听到大人喊她,大人说:“嫣嫣,把这些菜拿到浯溪里洗一下。”

大人说着,把半篮菜递给了女孩。

女孩就提着菜去浯溪里洗,浯溪就在村口,走完状元街,就是村口的浯溪了。女孩走在状元街上,街上还有很多人走着,都是大人,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没人在两行卵石里面走着。他们见了女孩,都问着说:“嫣嫣,去哪里呀?”

女孩说:“去浯溪里洗菜。”

女孩也跟那些大人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但走着走着,女孩就很想走到两行卵石中间去,女孩想走就走了进去,走在两行卵石的中间。正走着,忽然一个大人说话了,那大人说:“嫣嫣,你怎么走路的?”

女孩吓了一跳,慌忙走了出来。

大人继续说:“中间是状元走的,现在没有状元考了,但等你考取了大学,你才可以走中间,你知道么?”

女孩点点头,女孩说:“我知道。”

女孩洗了菜回来后,又坐在门口,女孩还看着门前那条状元街。看着看着,女孩起身了。女孩去屋里背起了书包,然后出门了。

女孩去上学了。

女孩仍然走在状元街上,去上学要从状元街走出村子,女孩走在两行卵石外面,女孩知道,现在她只能走在两行卵石的外面,要等到考取了大学,她才能像状元一样走在卵石的里面。

女孩天天这样走着,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一天一天过去,女孩就大了。女孩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成绩好,初中成绩也好,高中成绩更好。后来,女孩就参加高考了,女孩知道自己考取了。果然,有一天女孩在村口等到了录取通知书。女孩真的考取大学了。女孩捧着通知书回家时,走在状元街中间了,全村的人都跟在后面,但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他们都说:“嫣嫣你是我们村的状元了。”

女孩甜甜地笑了。

在女孩笑着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那是女孩大人的声音,大人说:“嫣嫣,你怎么坐在门口打瞌睡了?”

女孩就醒过来了,原来她在门口打瞌睡,她是在梦里考取了大学。

女孩叹了一声,然后看着大人说:“妈,我都十岁了,你什么时候让我读书呀?”

大人说:“女孩子家,读什么书。”

女孩说:“我要读。”

大人说:“没有钱,拿什么给你读?”

女孩“呜—”的一声哭了。

装孙子

徐均生

唐宋刚回到家,就被母亲悄悄地拉进了房间里。

母亲着急地问:“你知道媳妇熬成婆的故事吗?”

唐宋看着母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母亲又问:“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唐宋还是点点头。

母亲刚松了一口气,又说:“你得改改直率的性格,这样不好,会坏事的,你记住没有?”

唐宋苦笑了一下,直奔沙发而去,刚在沙发上坐下,父亲回家了,手里提着一捆书。

父亲看了一眼唐宋,就把手里的书交给他,说:“你得抽空看一看古代帝王的故事,这样对你有好处。你应该做到仁、孝、俭、静。你懂这四个字的含义吧?”

唐宋瞟了一眼父亲,道:“我又不是做太子,要看这些书做什么?”

父亲正色道:“这道理是一样的。你没有做太子的苦功,就休想做局长!”

唐宋脸红红的,顿时无语,更是不敢瞧父亲一眼。

对了,唐宋今天被任命为局里唯一的副局长。

那晚,唐宋接到了好多亲朋好友的电话,他们对唐宋说了很多话,但主旨是一句话:让唐宋装孙子!

“唐宋,我们唐家就看你的了,现在只有你最有发展前途。你能装孙子,就能成大事;装不成孙子,就会很快滚蛋!”

这话是唐宋的本家兄弟唐汉说的。

那晚,唐宋没有合上过眼睛,心里反复地在想:装孙子,装孙子,装孙子……

果然,唐宋在局长面前成了孙子。什么都听局长的,什么都按局长的指示办。局长家里有事,唐宋就去帮忙。局长嫁女儿,唐宋就去帮忙打扫新房子。卫生间的抽水马桶,唐宋擦得锃亮锃亮的。

局长去女儿新房时,唐宋刚好满头大汗地从卫生间出来。看到唐宋这副模样,就感叹道:“你呀你呀!你呀你呀……”局长拍拍唐宋的肩膀,就离开了。

留下唐宋一个人,面对富丽堂皇的新房,唐宋忽然发现地板上有块污垢,连忙跪在地,从裤袋里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湿了一点口水,就去擦那点污垢。

若干年以后,唐宋终于当上了局长。局长退休了。

唐宋当上局长的当晚回家,母亲拉着他进了卧室。

母亲问:“你知道媳妇熬成婆以后,婆婆应该做什么吗?”

唐宋一脸茫然地看着母亲,母亲见状,就道:“做主子啊!”见唐宋还是一脸不解,又说:“就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可以说话算话了—你懂了没有?”

唐宋还是不解。但这时候父亲回家了,手里提着一捆书。

父亲看见唐宋从卧室里出来,就说:“这些是给你买的,你抓紧时间好好看看吧。对了,那本《彼得大帝》的书,你得用心读一读,对你很有用。”

唐宋接过书后,什么话都没有。

母亲悄悄地问父亲:“这儿子,是不是装孙子装傻了?”

父亲当即反对:“这怎么可能呢?装的毕竟是装的,哪里会变傻呢?”

当晚,唐宋接到很多亲朋好友的电话,他们对他说: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唐宋啊,现在你不同以前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你是一局之长,没有人可以跟你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就是皇帝!你懂吗?”

当晚,唐宋怎么也睡不着觉,心里反复地在盘算:做主子,做主子,做主子……

第二天上班,秘书送来一份待签的文件。唐宋看着文件,不知所措。

过了半天,秘书来问文件签好字没有,唐宋面对文件,还是一脸茫然、无奈。

唐宋说:“你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唐宋说着就出了局机关大楼,去老局长的家。

老局长见唐宋来访,很是高兴,连忙让座请茶。

唐宋却有些诚惶诚恐,连忙说:“局长,我是来向您请示的。”

老局长呵呵笑笑,然后从唐宋手里接过文件,戴上老花镜,很认真地看起来,看毕,就断然地说:“按制度办!”

唐宋连忙道谢,告辞。

从那以后,只要局里有什么大事小事,唐宋都要去请示老局长。老局长当然是非常乐意,甚至还在多种场合当着唐宋的面夸奖他,说像他这样敬重前任的已经很少了,难得,难得!

可是时间一久,老局长却不高兴了,你想啊,正当老局长在午休时,唐宋也会经常去请示,甚至于三更半夜也是。当然这些都是急事。

老局长多次提醒唐宋:“现在你是局长,你可以做主的,不应该再来问我了。我已经退休了。”

唐宋还是照请示不误。他已经习惯了。

一天,唐宋把一份单位里有关绿化植树的文件也去向老局长请示。老局长不想看,但经不住唐宋请求的目光,还是看了。当看完以后,却发现唐宋跪在地板上,从裤袋里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湿了一点口水,就去擦地板上的那片小污垢。

老局长哭笑不得又非常痛惜地叹道:“我怎么选这么一个人当局长啊!”

财迷少年

积雪草

纪小良同学最近爆出一条热门新闻,几乎惊动了整个学校,让许多教过他的老师、认识他的同学都大跌眼镜,难以置信。纪小良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上高一以后,他的作业一直是班级里的范本,最近有同学借他的作业参考答案,他竟然要收版税,一次0.50元,真是开了班级里的先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此有的同学指责他财迷,他不屑一顾地回应,我不过是尊重自己的劳动而已,有本事你们别借啊!

不仅如此,谁借了他的橡皮,谁借了他的圆规,甚至谁借了他的参考资料,他一律明码实价地收费,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很多同学以为他有特别的参考资料和学习方法,所以尽管他财迷到小气的地步,分角必争,仍然有很多同学愿意买他的账,他的“生意”因此显得特别红火。

他的行为让班里的一个女生冷小西看不过眼,背地里,找他谈过几次,纪小良爱理不理地说:“冷小西同学,我警告你,少管闲事,看我挣得多,你眼红了是不是?”冷小西气得嘴唇发抖:“你可真是不识好人心,我原本想着,你可能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可以发动同学,大家一起帮助你渡过难关,你不领情就算了,竟然出语伤人。”

纪小良撇撇嘴说:“我的事情我自己能搞定,不用你狗拿耗子。”纪小良说完,头也不抬,自顾自地做起奥数题。

冷小西是个热心的女生,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她并没有被纪小良的冷言冷语吓回去,相反却越挫越勇,放学后跟踪纪小良,想看看他的家庭状况如何,如果纪小良的经济上有困难,必要时大家也可以帮他一把。

谁知道出了校门,三拐两拐,拐到山坡下,纪小良上了一辆等在路边宝马,绝尘而去,走出去老远,她才回过神来,天,纪小良看来不像是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样子,上下学竟然坐宝马,他干吗还要贪图挣同学们的几个小钱啊?冷小西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步履忙乱地上了停在路边的23路公车。

有一次,趁同学们都不在教室,冷小西拉住纪小良问:“你说人活在世上,是朋友重要些,还是钱财重要些?”小良不耐烦地说:“什么都不重要,唯有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才重要。你怎么这么啰唆?这么高深的理论问题,以后别问我。”说着,他甩开冷小西,一溜烟跑到操场去了。

纪小良并没有因为冷小西的话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依旧故我,借他的笔记,收版税,借他的复习资料也要收费,渐渐的,他和同学的关系形成了典型的买卖关系,他犹不自知。纪小良过生日时,他的父母请同学们去他家里玩儿,结果全班同学只有冷小西一个人去了,纪小良守着满满的一桌子菜,满不在乎地说:“这些傻子,请他们白吃,他们居然不来,看来只有你是聪明人。”冷小西“嗖”地一下弹起来,胸口起伏,纪小良就笑了:“气什么气,我说错了?”冷小西冷冷地说:“你是说错了,同学们都不敢来吃你的鸿门宴,谁知道这顿饭要收多少钱啊?”

纪小良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错过什么事,可是这一次,他竟然呆怔在那里,他忧伤地问冷小西:“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他们这样待我,他们自己懒得做作业,抄我的笔记,我收费有什么错?他们让我给讲题,占用我的时间,我收费有什么错?”

冷小西说:“在你眼里,什么同学友爱,什么温暖情谊,都抵不过那几张纸币,是吗?有时候我都有些可怜你,你穷得眼睛里只剩下钱了,你的身边没有朋友,没有要好同学,你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温暖,没有人会和你这样的人做朋友。经济上,我是没有你富有,但是我却有比你多得多的好朋友和好同学。”冷小西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气愤,竟然哭了。

那几天,纪小良无精打采的,想起冷小西说的话,觉得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但瞬间又被自己推翻了,父亲是自己的人生模板,父亲之所以有今天,父亲之所以成功,他的资产还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吗?我靠的是自己的智慧积累原始资产,这有什么错?他怎么想都想不通。

菊花黄的季节,学校组织秋游,去郊外爬山,同学们都欢呼雀跃,换上旅游鞋,戴上太阳帽,买了食品和水放在背包里,一切准备妥当,只待出发。

大家都在教室里闷得太久,出去换换新的空气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事情,一路上有说有笑来到山脚下。爬到半山腰开始午餐休息,这个时候最热闹,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你吃我的薯条,我吃你的汉堡,你喝我的饮料,我喝你的水,甚至有同学清了清嗓子,开始唱歌。纪小良躲在树荫下,招呼大家:“谁吃比萨?我带了必胜客的比萨。”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有一个人靠他近前,他赚了一个大红脸。

下午,大家继续往山顶进发,眼瞅着胜利在望,不成想,纪小良居然一脚踏空,摔了下去,顺着山坡往下滚,滚了有四五米的样子,幸好被一棵老松树拦住,才幸免遇险,但还是伤得很严重,腿也瘸了,胳膊上的皮也掉了一大块,同学们都回头观望,并没有人伸出手来拉他一把,班主任老师呵斥男生:“快把纪小良同学背下山,送到医院去!”可是同学们并不动,有同学小声嘟囔:“那种人,平常都钱钱的,这会儿怎么不拿钱摆平啊?”纪小良听了,心中不是滋味。

正在这时,冷小西说:“你们都看着不管是吗?那么好吧,我来背。”说着,她跑过来,把纪小良扶起来,有男生们看不过眼,过来把纪小良弄到山下。

纪小良紧闭的双目润湿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失败,关键时刻,同学们没有一个对他伸出温暖的友谊之手。

在医院里住了整整一个星期,出院的时候,没有想到高一三班的全体同学来接他出院,冷小西还带来了一大抱象征友谊的白色郁金香,欢迎他归队。纪小良第一次有些惭愧地说:“我错了,以后不再乱收费了!希望大家监督,争取早些摘掉‘财迷’的帽子。我终于懂得,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友谊的温暖。”

猫王

孙方友

陈州这地方儿鳖邪,家家不爱养猫。原因有二:一是怕猫脏,在屋里又屙又尿,吃了老鼠,三下五除二抿几下胡须,便钻人的被窝儿,无论大姑娘小媳妇,概钻勿论;二是怕猫叫春,发情期来了,叫声如恶鬼,耽误自家人睡觉不说,还影响了别人。后来又听说猫能传染狂犬病,更使陈州人不敢恭维。当然,这是后话。清末,古陈州人大概是不懂得这些的。

不养猫并不等于不用猫。耗子横行起来,就去租猫。租上一天两天,等消灭了耗子,又物归原主。有人租猫,就有人专养猫。城东关的贺老七,就专干这种营生。

贺老七年近七旬,身板还算说得过去。年轻时候,他在县衙里当狱卒,专看死囚。由于活恶,竟没有娶下妻室。上了年纪,县衙里把他撵了出来。为糊口计,他就当上了猫王。

贺老七养猫很多,加起来有一百多只。而且他多养山猫,说是山猫个儿大,出口凶狠,杀伤力强,一百多只山猫分开装在几个猫笼里,白天不让它们出来。有人租,需要提前打招呼,一天不喂,等猫们饿得齐哭乱叫了,便叫人把猫笼抬回家,放了十多只猫一起上阵,如饿虎出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能把耗子们杀得落花流水。猫吃饱了,就把掐死的老鼠叼出来,放在一堆。天明贺老七来索猫领赁钱,连死鼠一同拿走。回到家,把老鼠扒皮剔肉,放在一个暗房里,喂那些赁不出去的猫。

贺老七喂猫极为神秘,从不让人知道猫们是如何抢吃老鼠。猫吃饱了,自动走出来,伸伸腰,然后就钻进笼子里念猫经。

因而,一到午间和晚上,贺老七的小院里就响起一片诵经声。

由于贺老七的猫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所以前来租赁的人也多。逢着大户人家清仓,能把一百多只猫全租去。等仓门打开,猫笼也同时打开,百只猫倾巢出动,如狼嚎虎啸,如万马奔腾,其波澜壮阔之势真真令人咋舌!

生意如此之好,贺老七从不漫天要价,只求天天进几个,够吃够穿就得!所以,贺老七的人缘也特别好。

这一年,陈州遭了水灾,田野里的老鼠一下聚集到县城里成了一大灾难,连县衙里都成群结队。有的竟能爬到知县的牙床上,在灯下明目张胆地与县长大人大眼瞪小眼儿。知县大怒,第二天便命衙役去租猫。衙役和老七相熟,对老七说:“老七哥,恭喜呀,连县太爷也要租赁你的猫了!”

贺老七笑笑,问:“租几笼?”

来人答:“全租!而且出高价!”

贺老七又笑笑,说:“三天以后吧!”

那衙役走后,贺老七开始关门谢客,说是猫已被县太爷租去,等几天再来!接着,他开始给猫禁食,连禁三日,直饿得猫们在笼里乱窜乱跳,双目如灯,对着贺老七龇牙又咧嘴,直到三天的最后一个晚上,贺老七用黑布蒙严猫笼,让人抬到县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