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知进能退,要懂得拒绝,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为它去浪费时间?如果不值得,干脆就放弃。如果遇到一些一个人处理不了的事,自己没办法解决,就去寻求外援,集思广益,找别人一起分担。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去尽力解决。这样,就是浪费时间。
常常喜欢抱怨的人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位置坐得愈高的人,这个毛病愈严重。有很多时候,不是他真的没时间,而是自己放不开。这种人总是口口声声说“等我有时间”、“等我有空”……结果他一辈子都没等到时间,一辈子都没享受到生命。
如果时间安排得好,你就可以去听音乐会、看表演、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对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对休闲的尊重。心情是可以创造的,时间是可以掌握的,善于安排的人,永远不会喊“忙”,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尼勃逊,通过对百年来活跃于世界实业界的人士调查发现,这些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
什么是闲暇时间呢?一般地说,闲暇时间就是可以供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余时间,也有人称之为“八小时之外”。但是,严格地说,真正的闲暇时间应该排除用于家务、饮食等方面的时间,即完全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是闲暇时间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工作时间不能自由支配,工作时间的流向是基本确定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限制性,例如,在工作时间里,务工的不能从医,从医的也不能务工。然而,闲暇时间却截然不同,它没有强行规定人们的去向,自由度很大,基本上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在闲暇时间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去充分从事能够反映自我个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闲暇时间的价值是很高的,它犹如编织知识网络的来回游动的梭子;对于发明创造来说,它是一种激发人的心理潜力的因素。
17世纪以后,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日趋专业化和精密化的情况下,业余研究仍然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有不少第一流科学家是从业余研究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
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就要竖立闲暇时间是一笔宝贵财富的观念。当代著名的法国未来学家贝尔特朗·德·菇维涅里提出,在未来的社会人感到最主要的不是能用于买到一切的钱,也不是商品,而是业余时间——这种时间可给人以知识文化。有人算了一笔账,虽然对于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在一天里闲暇时间几乎等同于工作时间,但从一生来看,闲暇时间几乎四倍于工作时间。闲暇时间是有志者实现志向的大好时光,是创业者艰苦创业的良时美辰。另外,在闲暇时间里,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了补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社会交往不断扩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在闲暇时间里通过开辟“第二职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业余学习和高尚的娱乐,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改善和提高,人格得到充分的修养和完善。对脑力劳动者来说,闲暇时间有时比苦思冥想更能促进思想上的突破,它能激发人的心理潜力,使大脑皮层在几十年里收藏的各种材料、经验一一沟通,产生新的思想闪光。如果只把“八小时以内”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而把闲暇时间只当做这三分之一时间的附属品,怎么能指望享受一天快乐的生活呢?又怎么能指望取得人生的更大成功呢?
科学地安排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开发式。
就是把闲暇时间作为开发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
2.结合式。
闲暇时间与工作时间是相互反馈、相互影响的,结合式实际上就是把闲暇活动作为本职工作的延伸与扩展,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补充。
3.陶冶式。
在闲暇时间里从事多种有益活动,以陶冶性情,增长学识。
4.调剂式。
闲暇活动与工作互相调剂,比如脑力劳动者在闲暇时间最好是干些体力活儿,室内工作者在闲暇时间最好到室外去,工作是逻辑思维的闲暇时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调剂的另一层意思是做到紧松、忙闲、劳逸、张弛相结合。既不是只张不弛、张而忘弛,搞得很紧张,也不要弛而不张,弛而忘张,并力戒一味求闲,闲上加闲,提倡张弛结合,劳逸适度。
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喜欢在闲暇时间捕捉蝴蝶和甲虫,他利用闲暇时间积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昆虫标本。成为第一个昆虫分类学者。达尔文从小就对打猎、旅行、搜集生物标本有着特殊的爱好,上大学时又利用闲暇时间广泛采集植物、昆虫和动物标本,后来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专长,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在近、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的第一批科学家,有许多都不是以研究自然科学为职业的人。如达·芬奇是弗朗西斯一世的臣仆;天体力学和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开普勒的正式职业是编辑;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哈维的职业是医生;现代实验磁学的奠基人基尔伯特是御医;创立解析几何的笛卡儿是军官;与牛顿同时发明了微积分的莱布尼兹是外交官……
据调查:一个70岁的西方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是16年;睡眠时间是19年,剩下的便是闲暇时间。可见,所谓时间管理,就其本质来说,主要是对闲暇时间的管理。
7.厌倦——疲劳的载体,成功的阻力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疲劳,不是因为生理上的困乏,而是因为精神上的倦怠。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到毫毛兴趣甚至厌恶而又不得不去做时,这种疲劳就会席卷而来。
爱丽丝是个公司职员,一天,她回家时显得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头痛、背痛、不想吃饭,只想上床睡觉。经不住母亲一再要求,爱丽丝才坐到餐桌旁……突然,电话铃响了,是男朋友邀她去跳舞!这时爱丽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她冲上楼,换好衣服出门,一直到凌晨3点才回家,她看起来一点也不显得疲倦,而且因兴奋过度而无法入睡。
爱丽丝瞬间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兴趣决定倦怠与否。在8个小时以内,爱丽丝是不是真像她所显现的那么疲倦不堪呢?当然是的,因为她对工作感到厌倦。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爱丽丝,你或许就是其中之一。情绪上的态度比生理上的操劳更易使人产生疲倦。几年前,乔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档案》发表了一篇实验报告,阐述了倦怠感是如何导致疲劳的。巴马克博士要几个学生通过一系列枯燥无味的试验,结果学生们都感到不耐烦想瞌睡,并且抱怨头痛、眼睛疲劳、坐立不安,有些人甚至觉得胃不舒服。难道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当然不是。这些学生还做了新陈代谢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厌倦的时候,身体血压和氧的消耗量显著降低。而当工作较为有趣和富有吸引力时,代谢现象加速。
而且,厌倦感比艰辛的登山活动更容易让你疲劳。有一位储蓄银行的总裁金曼讲了这样一件事:
195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登山俱乐部提供指导人员,训练威尔斯亲王森林警备队的队员,金曼先生正是指导员之一。他和其余被选中的指导员——年龄在42岁到59岁之间——带领那群年轻队员踏上征途。他们越过冰河,走过雪地,用绳子登上40米高的险峻峭壁。他们共攀越了迈克峰、副总统峰,还有加拿大落基山脉一带几个不知名的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这群年轻力壮的队员个个精疲力尽。
这些人的疲劳现象是否因为肌肉过度劳累?难道突击队员训练没有把他们的肌肉训练得结实一点?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精疲力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爬山,以致好几个队员连东西都不吃就睡着了。倒是那些年龄大上二三倍的指导员还不致如此,那他们累吗?当然,可是他们并没有精疲力尽。他们吃过晚饭,谈了好几个小时有关白天的经历。他们没有精疲力尽,因为他们喜欢爬山。
哥伦比亚的爱德华·桑戴克博士做了一项有关疲劳的实验。他持续不断安排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事务,让一群年轻人保持近一星期不睡觉,他最后在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厌倦是惟一降低工作能力的原因。”
如果你从事的是脑力工作,使你疲劳的并不是因为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反而可能是你没有做的工作量。举例来说,上星期的某一天,你的工作老是被打断,久候的信件没有回音,约会取消了,一件件的麻烦事……那天,每样事都不对劲,你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完成。因此,回家的时候你精疲力尽,头痛欲裂。
第二天,办公室里诸事顺利,你比前一天多完成了好几倍的工作。但是,回家的时候你仍然精力充沛,兴致高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疲劳往往不是由工作而起,而是由于忧烦、挫折和不满等。
音乐喜剧电影《演戏船》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安迪是那艘名叫“棉花号”演戏船的船长。他在颇有哲学味道的插曲中说道:“能够做自己做的事,这种人是幸运的。”因为这些人有更多活力,更多的幸福,而又没有忧虑的疲劳。有兴趣就有活力,和唠叨的妻子或丈夫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10英里路还累呢。
有一年轻人名叫山姆,他在一家工厂专门做卸下螺丝钉的工作。他觉得很乏味,本想停止不做,又怕找不到别的工作,只好想办法让自己对工作感兴趣。他和旁边操纵机器的工人比赛速度。他们负责磨平螺丝钉头,另一个负责修平螺丝钉的直径大小,他们就比赛看谁完成的螺丝钉多。有个监工对山姆快速的工作留下了印象,没多久便提升他到另一部门,而且这只是一连串升迁的开始。30年后,山姆,应该称萨缪尔·佛克兰先生,成了波文机器制造厂的厂长。假如当初他没有改变工作方式的话,也许仍然只是个机械工而已。
著名的广播新闻分析家卡腾本说,当他22岁时,在横渡大西洋的运牛船上工作,负责给牛喂饲料和水。他先在英国完成了一趟自行车长途旅行,后来抵达巴黎,在饥饿而又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他把照相机典当了5法郎,在巴黎的《纽约前锋报》上刊登了一则求职广告,后来,他得到了一份销售立体幻灯机的工作。
卡腾本就在巴黎挨家挨户推销这种立体幻灯机。他不会讲法文,却在第一年就赚了5000法郎的佣金,成为当年法国年薪最高的推销员之一。卡腾本说,这一年的经验对他本身很有帮助,可与在哈佛就读一年的收获相比。经过这次锻炼,他甚至可以把国会记录推销给法国主妇!
这些经验使他对法式生活有了直接和详细的了解,对他以后在广播中分析欧洲事件有着重大的帮助。
他为什么可以不懂法语而成为专业的销售员呢?他的做法是这样的:他先要雇主把与推销产品有关的法语写下来,然后牢牢记住,等他挨家挨户按门铃的时候,总会有家庭主妇出来应门,他便把背下来的台词重复一遍,腔调当然滑稽可笑。每当他拿出图片来示范,主妇不免会问些问题,他就耸耸肩说:“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人……”然后取下帽子,指着贴在上面的法文推销词。法国主妇觉得好笑,他也跟着笑……并且拿出更多的图片出来示范。卡腾本把这些事告诉我的时候,承认这个工作行之不易。他说,支撑他突破重重困难坚持下去的因素只有一个:他决意要使工作变得饶有兴味。每天早上出发前,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卡腾本,如果你要饭吃的话就得做这个工作。既然你一定要做,何不做得高兴一点呢?每次按门铃的时候;何不假装自己是个演员,而有个人正看着你表演?总而言之,你所做的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有趣,所以,为什么不在这上面投之以兴趣和热诚?”卡腾本说,这些鼓舞信心的话很有作用,使他原本讨厌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探险,而且获益不小。
想些该想的事,会使你的工作变得并不那么让人生厌。记住,你有一半清醒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如果你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可能也很难从别处得到。时时提醒自己,对工作保持兴趣,这不但可以免除忧虑,从长远处看,还可能使你获得事业成功的机会。纵使不能,它还是可以“减低”疲劳,并且帮助你欢享安闲自在的时光。
8.比别人希望你做得更多
假如你一直报怨工作太多;假如你除了8小时外不做任何工作;假如你讨厌上司指派给你的额外任务而拒绝接受。那么或许,你这辈子只能是个小职员而终生碌碌无为。
阿穆耳饲料厂的厂长麦克道尔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速记员而一步一步往上升,就是因为他能做别人并未希望他做到的工作。他最初是在一个懒惰的书记之下做事,那书记总是把事情推到下面职员的身上去做。他觉得麦克道尔是一个可以任意指派的人,有一次便叫他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前往欧洲时需要的密码电报书。那个书记的懒惰,使麦克道尔有了做事的机会。
麦克道尔不像普通人来做这个工作一样,随意简单地编在几张纸片上,而是把它们编成了一本小小的书,并且用打字机很清楚地打出来,然后再用胶装订得好好的。做好之后,那书记便把电报本交给阿穆耳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阿穆耳先生问。
“不……是……”那书记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是谁做的呢?”
“我的速记员麦克道尔做的。”
“你叫他到我这里来。”
麦克道尔到办公室来了,阿穆耳说:“小伙子,你怎么会想到把我的电码做成这个样子的呢?”
“我想这样你用起来会方便些。”
“你什么时候做的呢。”
“我是晚上在家里做的。”
“啊,我很喜欢它。”
过了几天之后,麦克道尔便坐在前面办公室的一张写字台前;再过一些时候,他便代替了以前那个书记的位置。
最著名的地产经纪人戴纽瑟最初是因为自愿替一个同事做了一笔生意,于是升为一个售货人员的。事情是这样的:
在14岁的时候,戴约瑟只是一个听差的小孩,他觉得要做一个推销员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他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推销员。“有一天下午,”戴约瑟说,“从芝加哥来了一个大客户。当时是7月3日,他说7月5日便要动身前往欧洲,想在动身之前定一批货。这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办好,但第二天正好是国庆日,当然是个放假的日子,不过店家答应第二天派一个店员来照料。”
普通定货的手续是,客户先把各种货物的样品看一遍,然后选定他所想要的货。然后推销员把他所定的一件件的货拿来检查一遍。
“但是,这次被指派去做这一工作的一个年轻店员不愿意牺牲他的假日来取货,他为难地说,他的父亲是非常爱国的,决不肯叫他的儿子把国庆日这样浪费。这当然是一种托词。其实他真正的原因是想去看赛球。”
“我告诉那个店员说,我愿意代替他做,结果我升了职。到17岁的时候,我便成为一个推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