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2913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男人和女人共同构成了世界,但在世界上,男人和女人在权力的分配上似乎并不平等。塑造、统治着这个世界更多的是男人,男人掌握了记录、定义与诠释历史事件的权力,却并未给予女人以应有的关注与荣耀。在历史与女人跋涉的错综复杂的漫漫征途中,在数千年根深蒂固的制度和观念面前,女人一直被压抑、压抑再压抑。然而,历史演绎女人,女人繁衍了历史。男人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女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女性历史”的消逝和男性秩序的稳固。人类史上还有一些女人,她们不相信这个男权世界的潜规则,在她们的世界中记录着:女人也非弱者!

然而,一旦女人在历史中放出光芒,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漫天的流言和非议。有人说:她们用“肉弹”和“妖媚”从男性秩序中打开缺口,用别样的坏招,获取了循规蹈矩的女人无以企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地位;有人则认为“坏女人”与其说是一种异类的生存状态,还不如说是一种高明的经营方式。男人利用权力统治世界,女人则诱惑男人,于是女人改写了历史;更有人认为她们让女人成为了女人,她们才是真正的女人……果真如此吗?还是让那段段历史带着我们去重新审视吧。

本书精选了38位在中外历史上极有“争议”的女人,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分别以不同的话语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发言权;但是,她们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非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心和绚丽的真我个性。

作为一个女人,吕雉在历史上算是出了名的,以至于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在提到她的狠毒和权变时心有余悸。但《史记》中这样评价她:“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是耶?非耶?

埃及艳后克劳巴特拉依靠自己的美貌在政治的角逐中挽救了身陷危难的埃及,但有人把她称为“尼罗河魔女”或是“尼罗河畔的妖妇”,那么,哪一种评价更为中肯?

如果把整个大唐王朝的衰亡都归罪于杨贵妃,那么她将是历史上最无辜的替罪羔羊,但对于那些战乱的发生她是一个局外的旁观者吗?

维多利亚女王重建了大英帝国的威望,将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推向了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她缔造了“日不落帝国”,但她在这一过程中也曾运用过一些非常规手段。

对于陆小曼或许人们记住的只是她的奢华无度,只当她是一株醉生梦死的罂粟花,29岁的她,背负起所有罪名,却没有想到,29岁之后的日子,是她一个人担当所有的苦与罪,所有的寂寞与相思,所有入骨的痛与孤寂。

当皇姑屯的一声爆炸响起时,当“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响彻苍穹时,当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的人间活剧上演时,人们想不到,这位被称为日本谍报机关“一枝花”的川岛芳子竟然会是满人后裔!

……

这些女人们身体力行地向世界彰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她们是例外而非原则。在许多世纪里,她们为了证明自己而进行着她们自己的战争,不得不承认的是,她们为了在这个世界铁一般的男人秩序中争得一席之地,难免要用一些常规女人甚至常规男人都无法想象的卑劣、奸诈的手段,生活给了她们名誉和权势,便失去安详与宁静。这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历史,诠释着女性。是她们的努力让人类的历史在枯燥的权势斗争中显出了缤纷色彩,是她们的努力让人们看见了“女人政治”的存在,如果没有了她们,男人的历史将变得无比单调乏味。然而,她们的作用又何止这些?

也许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可以把一个准确的历史评价偿还给女人,但我们至少能将所有的争议尽力还原成一种史实,一种使读者能够从里到外、从点到面地理解这些颇受争议女人的生命过程的陈述。

本书在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描写。将这些女人们的历史置于巨幅时间、空间脉络下,从具体的事实切入,既证明了她们各自都拥有着千变万化的复杂经历,以及她们在历史的高度上所做出的超出常人的“丰功伟绩”;又从侧面描写了她们的“非正统”手段及其她们的“道德之外”。阅读本书,你将会在思考历史的同时,对女人有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