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291900000039

第39章 法则36:记住,行动永远比争辩更有力

争辩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辩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尽量避免争辩,就像避开毒蛇和地震一样。

一场争辩的终了,十次中有九次,那些争辩的人,会更坚持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是绝对正确,不会错的。所以争辩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这是很危险的。

你指责别人只是剥夺了别人的自尊,并会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李同专门经销一种特殊模具。他接受了一位重要主顾的一批订单,蓝图呈上去,得到了批准,模具开始制造了。接着,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位买主和朋友们谈起这件事,他们都警告他,他已犯了一个大错。他被骗了,一切都错了。太宽了,太短了,太这个,太那个。他的朋友们把他说得发火了,他打了一个电话给李同,发誓决不接受已经开始制造的那一批模具。

“我仔细地查验过了,确知我方无误,”李同这样想,“他和他的朋友们都不知所云,可是如果这么告诉他,会很危险。”他到那家公司去一见面,客户立刻跳起来,朝李同一个箭步走过来,话说得很快。他非常激动,一面说一面挥舞着拳头。他指责李同和李同的器材,结束的时候他说:“好吧,你现在要怎么办?”

李同非常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愿意照他的任何意思去办。“你是出钱买东西的人”,“你当然应该得到适合你用的东西,可是总得有人负责才行。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请给我一幅制造蓝图,虽然旧案已经花了2 000块钱,但我们愿意负担这笔损失。为了使你满意,我们宁可损失两千块钱。但是,我得先提醒你,如果我们按照你坚持的做法,你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如果你放手让我们照原定计划进行——我相信原计划才是对的——那我们能向你保证绝对负责。”

客户平静下来了,最后说:“好吧,照计划进行,但若是错了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事实证明李同是对的,客户对自己的粗鲁感到很内疚,向李同道歉后,还向他多订了好几批货。

和对手谈判,和别人说话,辩论是非曲直,面红耳赤,唇枪舌剑,当然也可能达到不打不相识的效果,但那到底是不得已的事,并且既然红了脸必然说出彼此都难免动气的话,实际这已是关系破裂,矛盾激化的兆头。

在上面的例子中,客户在李同面前挥舞拳头的时候,冲动的人早就控制不住了,一定会与他争辩,维护自己的面子。但假如李同真的这么做了,双方不依不饶地争辩起来,可以想象,事情会演变到什么地步,商业关系就此破灭,生意告吹,李同将损失一大笔钱,客户也会面临丧失商业时机的风险。如果再严重一些,双方闹上法庭,将争辩升级到对簿公堂,那就更加不值得了。

所以,永远不要争辩。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婉转一些远比直来直去更能令人接受,和和气气也一定比当面锣对面鼓地否定别人更有效。当然,这需要极高的修养与智慧。

首先,你必须胸怀坦荡,尽量不要认为他人别有用心。对人家的每一句话都去猜度,思量一番,被一些所谓的“言外之意”气得面红耳赤,继而不假思索开始反击,这完全是自寻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说者无心”,对方并不是真要伤害你。

其次,你应该心态平和。一两句重话还是随他去吧,连珠炮似的回击,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结果弄得朋友反目、兄弟成仇,搞得自己人憎鬼厌,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小人印象。

再次,须知不争辩不是无能、懦弱,倘若真的被不怀好意之人冒犯了,保持沉默更会令对方瞧不起你。这时最好的回敬是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用几分幽默感、一点智慧、几句妙语为自己解围,也让对方心生愧疚。

一位首相,在一次竞选演说中,话刚说到一半,有个捣乱分子高声打断他:“狗屎!垃圾!”显然,这个喊话人的意思是叫他“少说空话”和“别胡说八道”。

聪明的首相不会不明白此人喊话的本意,可是,此时他若假装没有听见,他便很难下台;他若回骂对方,那就更有失风度,难免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于是,他故意假装不理解那个喊话人的本意,只是报之一笑,说:“这位先生,请先别着急,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环境脏乱问题了。”

捣乱者一下子语塞,起哄不起来了。很多听众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就像林肯说过的:“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损害,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在尽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与其跟一只狗一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给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错了就要立即承认

如果你是对的,你要温和、巧妙地去得到别人对你的同意;当你是错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诚实——就要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

晓光的上司是一个非常挑剔的人。他总会在细枝末节发现问题,晓光和同事们都有点“怕”他。这一次,晓光递交的报告有一处细小的遗漏。上司指出来后,晓光破天荒地没为自己辩解,而是低下头说:“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上司居然有点诧异,不过还是为她真诚的态度感到高兴,他说:“其实也只是一个小问题。不过,我们平时做事力求谨慎,才能避免大问题。”晓光点点头:“我应该再仔细一点,我现在就把报告拿回去修改。”上司笑了笑,说:“不用了,没什么大影响。你已经非常用心了,继续努力吧。”

晓光松了口气,想不到主动认错就能避免许多麻烦,吹毛求疵的老板也没有发火。

事实是这样,如果别人正想批评你,而错误又确实在你的话,不要试图为自己辩护,那正是冲突的开始。你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确的,错了就要承认,不要怕丢面子,不要为了维护一点点可悲的“荣誉”,非要跟对方争个你死我活。不认错是虚伪,狡辩更接近于无耻。

何不在他说话之前,就抢先承认自己的疏忽,你先摆出了很低的姿态,那么谁也不忍心大加挞伐,而多半会采取宽容、原谅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也变得非常高尚。因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你对别人还有未消失的怒气吗?你们之间的冲突尚未解决吗?当你夜晚躺在床上时,是否幻想和他再一次愉快

地谈话?别再浪费你感情上的精力了!你该在还未被误解之前,赶紧重建你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付诸行动!打电话给那个人,而且愈快愈好。记住胜利者能够不羞于勇敢承认自己不慎犯下的错误。

当你听见对方的声音时,你要自动地承认:“我犯了错,现在我觉得很蠢。”

这种方法不仅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在很多情形之下,比为自己辩护更有收效。要想使你被别人接受,就要及时而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别企图为自己已有的错误遮掩。不要忘了一句古训:“用争夺的方法,你总难得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得到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行动才是最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的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很难说得明白,与其与人争辩不休,不如直接行动,从中引出一番能为人所领会和接受的道理,再以此类推,把这番道理运用于需要说明的论题,将可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得到别人的认同。

哥伦布经过了18年的准备后,成功越过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伟大的创举引起举国欢腾,哥伦布因为这划时代的发现,被视为英雄而受到崇敬。但也有那么一些无视事实、否认真理的小人想使哥伦布难堪。在一次为哥伦布庆功的宴会上,有人跳出来发难:“听说你在大西洋的彼岸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行,都可以像你那样到达大西洋彼岸,并发现新大陆。这是世界上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

面对小人的挑衅,哥伦布没有立刻回击,他从容地站起来,从桌上拿起—个鸡蛋,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谁能把它立起来呢?”在座的宾客们一个接一个,试图把鸡蛋立起来,但鸡蛋传了一圈,没有人能成功。这时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哥伦布接过鸡蛋,轻轻地在蛋壳上敲出一个小洞,毫不费力地把鸡蛋立了起来,顿时全场哗然。哥伦布转身对大家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吗?然而你们却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是的,当人们知道了某件事情该怎么做之后,也许谁都能做到了。”

哥伦布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思想、简明的实例,通过立鸡蛋这个最简单的行动明白指出,在一件事情未获得验证前,这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但只要有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事就变得再简单不过。这比回击挑衅者更有效,更让人信服,也让在场所有人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态度去应对;遇到争论、挑衅,也该针对事物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事实胜于雄辩,你的行动会为你赢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