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291900000005

第5章 法则4:“钻进上司的心眼里”

揣摩上司的意图

读懂上司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悟性”。经常听到领导说某某人“悟性好,一点就透”,也经常听到领导抱怨某某人“不灵通,翻来覆去交代多少遍也领会不了意图”。由此可知,善于读懂领导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李续宾是曾国藩手下善于揣测其意图的将领。一天,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谈到当时的军事形势时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复……”此时,李续宾早已明白曾国藩的意图,趁势插口道:“涤帅的意思,是要我们进兵安徽?”“对!”曾国藩以赞赏的目光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李续宾一句话赢得了这么高的赞扬,实在是高明之举。

上司的意图有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需要下属仔细揣摩。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上司碍于自己的地位,不便随意表态,但倾向性意见已不难忖度,这时你不能强迫上司明确表态;上司需要助手帮帮腔,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台戏才能演好,这时就不能附和上司,和他一个调子;上司还没有拿定主意,但迫于形势只好模棱两可地敷衍几句,这时你就得稳重,私下找上司商量,不要贸然行事;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司基于其地位的不同,只能用委婉客套的语气说出来。因此,准确了解上司的意图是你与上司搞好关系的前提条件。

读懂领导,准确领会其意图,并非一日之功。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平时紧紧围绕领导关心的敏感点进行思考,才能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

了解上司的喜好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赢得上司的好感,就必须时刻留意对方的兴趣、爱好,明白上司的意图,理解上司的心思,这样才能投其所好。然而,上司的意图往往捉摸不定,必须下工夫掌握上司的心意,揣摩上司的心理,然后尽量迎合他,甚至还能抢先一步,将上司想说而未说的话先说了,想办而未办的事先办了,让上司高兴。自然,上司的回报也会是沉甸甸的。

在和上司相处时,要根据上司的性格特点和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赢得上司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基础。在此基础上,上司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察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冯某为人热情大方,很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调到一个新单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上司的好感和赏识。做了一番调查后,他得知上司为人保守就毅然舍弃了长发、牛仔等时髦装束,而以循规蹈矩的形象出现在领导面前。

在初步赢得上司的好感后,冯某就想发挥自己热情、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优点,主动与上司交往,建立友谊。不料,上司为人孤僻多疑,喜欢独处,对冯某的热情颇不习惯。冯某碰了几次壁后,决心改变策略,顺应上司的性格特点,不再经常围着上司转。

后来,冯某发现上司有一个爱好——打乒乓球,于是他就苦练了一段时间的球艺,然后频频在上司常去的一家俱乐部露面,经常和上司在一起对阵、切磋球艺。此举果然奏效,在球来球往中上司渐渐放松了心理防卫,与冯某成为朋友。

经过一番交往,上司了解了冯某的优点和才干,在工作中对他予以重用。冯某投其所好,出色地把自己推销给上司,从而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由此可见,投其所好是一门高深的处世艺术。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人们整天揣摩上司的意图,围着上司转,处处溜须拍马。但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现象太多,我们必须学会钻进上司心眼里,才能避免“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难堪局面。

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

与上司之间若缺乏联系,就会使双方愈来愈不信任,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影响你升迁的机会。

即使你与上司互不欣赏,但只要处处表示你的支持,多少可以赢得上司对你的尊重。而且,你应多考虑以下的问题:上司最需要什么资料?怎样可以帮助他?你以往犯过什么错,将来可以避免吗?

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以便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取得信任并得以升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这种技巧十分微妙,给上司简洁、有力的报告,切莫让浅显、琐碎的问题烦扰他或浪费他的时间,但重要的事必须请示他。

有些时候,上司做出的决定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你有时可能会想不通,但是,即便有疑虑,你也必须首先去执行,因为上司的一切决策都有待于下属的拥护和支持。

你可以私下里找上司交流一下思想,了解上司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何种目的,才做出出乎你意料的决定。了解了情况后,在工作中,你才能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该如何做。

许多场合、许多情况都是你了解上司意图和想法的途径。如果你对此熟视无睹,那么上司想的到底是什么,你也就无从知晓。这样一来,你就无法配合上司协调工作,也就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

不同的上司由于学历、修养、性格、兴趣和阅历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同。如果你不懂得经常与上司沟通,了解上司的性格与气质,不懂得与不同的上司相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就难免会遭受一些阻碍。比如,如果上司是一个性格非常爽朗、不拘小节的人,而你总是在与他的谈话中,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清,他难免会对你产生一些看法。

与上司保持经常性的接触,绝不是让你去讨好他、奉承他,对他阿谀巴结,如果那样,往往不会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对上司只会顺从、维护,讨他的欢心,明知上司出了差错,也不去指出和纠正,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