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2923000000010

第10章 无公害肉鸡的营养与饲料(1)

§§§第一节肉鸡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一、维持需要

肉鸡的营养需要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部分。肉鸡的维持需要是指肉鸡不生产产品,体重保持不变,保持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成分恒定,其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零平衡状态下的营养需要。

实际上,肉鸡处于维持状态下,其体组织和成分依然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中,也是有所改变的。所以,处于维持状态的肉鸡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也需要按日补充,使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

在维持状态下,鸡摄入的营养物质不是用于鸡肉生产,而是用于对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如维持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以及蛋白质组织的更新修补和体温、心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等。

研究肉鸡的维持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肉鸡的维持营养需要不能满足,它就会动用体内的养分,使体重减轻,体质下降甚至死亡;如果肉鸡营养的供给超过它的维持需要,则剩余的养分就可用于肉鸡长肉。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我们通常尽量将肉鸡的维持需要降低,将它的生产需要增加,从而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

对于肉鸡来讲,各种营养物质的维持需要有很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理状态、饮水以及饲养、环境温度、活动量、饲料等。

1.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超出临界温度,基础代谢都会加快。

环境温度比临界温度低时,肉鸡会因基础代谢和维持体温产热增加,而会增加维持需要。一般每下降1摄氏度,维持需要能相应增加1.4%的代谢。当环境温度比临界温度高时,动物为了将过多热量排出而加快呼吸与循环,也要增加维持需要,在等热区时肉鸡维持水平最低。所以肉鸡饲养保持理想的环境温度很重要。

2.活动量

由于基础代谢和自由活动产热的总和是维持状态下的能量需要量。因此,自由活动量越大,则用于维持的能量越多,反之则越少。所以,肉鸡饲养应对其活动适当限制,以节省维持需要的消耗。

3.生理状态

同一个体不同生理状态下有不同维持需要,如生长、产蛋就不一样。动物的年龄和体重越小,单位体重或代谢体重就需要越高的维持能量,如初生雏最低产热量为每克体重每小时23焦,而成年鸡仅为其1/2。越高的生产水平,维持消耗越多。公鸡的维持需要要比母鸡要高。

4.饮水温度

给予肉鸡的饮水温度若比其体温低,则肉鸡为了增加水温,而要将体内热能消耗,从而将维持消耗增加,因此,严寒季节要适当增加给饮水的温度,有利于使肉鸡的维持饲料消耗降低。

5.饲养和饲料

日粮种类、组成不同会直接影响肉鸡维持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热损耗。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热损耗大。生长加快或生产水平提高,饲养水平提高,加强体内营养物质周转,增加维持需要。日粮代谢能浓度增加,维持需要也增加。

二、能量需要

可以这样讲,鸡的生长发育、生产产品、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比如,鸡的行走、鸡正常体温的维持、鸡的生长等活动的完成均有能量参与。就算处于休息状态的鸡,其呼吸、血液循环以及其他生理功能,哪怕是极微弱的,能量消耗也随时进行。而且,在鸡体内饲料中各种营养的代谢也需要能量参与。因此,能量是鸡重要的和基本的需要。

饲料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在鸡体内消化代谢后,都有能量释放,供鸡利用。在鸡的饲养标准中,通常以代谢能来表示其能量需要量。如肉用仔鸡饲养标准中规定,0~4周龄代谢需要12.13兆焦/千克能量。若饲料能量不足,对鸡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直接影响,轻则减慢鸡的生长及生产速度,重则死亡。若能量满足不了鸡的维持需要,为了满足维持需要,鸡会动用体内贮备。若长期能量供给不足,耗尽体内能量贮备后,鸡将死亡。因此,鸡的各种营养需要得到满足时,首先要使鸡的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三、蛋白质需要

蛋白质是机体的三大基础营养物质之一,其组成基本元素是碳、氢、氧、氮四种,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磷、铜、硫等化学元素。

机体内氮的唯一来源便是蛋白质,一般平均含氮量为16%。蛋白质在体内有多种重要作用,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是构成鸡体组织的基本结构物质之一,鸡体内的各个部分,如肌肉、神经系统、皮肤、羽毛、骨骼、内脏、血液等都含有蛋白质。在鸡的各器官中,除水以外,含量最高的物质是蛋白质,如烘干的鸡骨头中1/3是蛋白质,鸡毛中蛋白质含量占80%。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对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特异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构成骨骼、羽毛的主要是硬蛋白;构成体组织的主要是球蛋白。

蛋白质还是鸡体组织更新的基础原料之一。蛋白质在成年鸡体内的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但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在各个组织随时都在进行着。分解了的蛋白质大部分用于再合成,一部分经代谢排出体外,就会有新的蛋白质来补充这部分蛋白质。据测定,鸡体蛋白质总量中每天约有0.25%~0.3%进行更新。

蛋白质还是机体的重要功能物质,它是多种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例如,对代谢过程的各种酶和激素进行催化和调节,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各种抗体,对脂溶性维生素、氧等物质的蛋白进行运输等。几乎所有的基本生命现象的实现都会通过蛋白质。除以上功能之外,蛋白质还是机体内的能源物质。蛋白质也是一切产品的重要组成成分,鸡蛋的干物质中蛋白质占58.5%。由于鸡体内唯一的氮源提供者是蛋白质,它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和合成,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代替它的功能。一旦蛋白质供给不足,成年鸡就会有出消化功能减退的表现,体重减轻,繁殖功能紊乱,抗病力减弱,组织器官结构异常,产蛋减少或停产,生长鸡还会出现生长严重受阻等症状。

四、饲养标准

肉鸡的营养需要包括蛋白质需要、矿物质需要、能量需要、维生素需要四个方面。根据肉鸡的营养需要,不同国家和不同品种的肉鸡的饲养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1.饲养标准的含义和性质

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的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的规定称为饲养标准。这是饲养标准的传统名称。现行饲养标准的确切含义是系统地表述经试验研究确定的特定动物(包括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或供给量的定额数值,经有关专家组集中审定后,定期或不定期以专题报告性的文件由有关权威机关颁布发行。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的指标及其数值大都在一定形式的表格或所给出的模式计算方法中体现出来。文件有大量参考文献同时列出,扼要论述主要饲料营养价值及对确定需要量的原则等,对使用者提供参考或指导作用。

2.饲养标准的局限性

动物饲养的准则是饲养标准,它能够使动物饲养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饲养。但是,饲养标准并不是饲养者能合理养好各种动物的保证。因为实际动物饲养中有很多影响因素,而饲养标准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对所有影响因素的总结不可能面面俱到。例如,千差万别的饲料原料对需要和采食的影响;同一品种动物之间对需要和饲养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甚至市场、经济形式变化对饲养者的影响等。这些对于在饲养标准中未考虑到的影响因素,饲养者对饲养标准的运用,只能结合具体情况而定。由上可见,饲养标准规定的数值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成不变的,它随着饲养标准制定的条件以及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使饲养标准考虑到了保险系数,也同样是会有所改变的。

五、饲料的配制

1.配合的原则

肉鸡的饲养标准有两阶段和三阶段两种,也有对公鸡、母鸡分开配料的。我国实际生产中大都是公鸡、母鸡混养的三阶段饲养法。饲料配合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配合饲料的科学性、营养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1)科学性

配合饲料的科学性,首先要求我们能对饲养标准灵活应用。饲养标准是在特定环境下,对一定生理阶段动物生产水平的总结,而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完全符合制定饲养标准时的条件。因此,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配制日粮,应对饲养标准中的数值适当调整,对饲养标准中的某些营养指标可上下浮动10%,但能量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比例一定要适合饲养标准的要求。动物具有为能而食的本性,尤其是肉鸡,当日粮能量浓度发生变化时,肉鸡代谢能的进食量能够通过调节采食量来调节。日粮配方在设计时,可根据原料种类和生产水平确定一个经济适宜的能量水平,然后按照饲养标准中的比例关系,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调节。

(2)营养性

动物营养学是饲料配合的营养基础,饲养标准则概括了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内容,将正常条件下肉鸡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列出,为配制配合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多种饲料的合理搭配来完成动物的营养需要,所以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同样是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依据。同时应注意,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应及时实测所选用的饲料原料。肉鸡配合日粮不仅对单一养分的需要量有要求,还要通过调整各原料之间的配比关系,平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最终保证日粮的营养全价性。

(3)实用性

饲料配方的制作,应使饲料具有能适应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肉鸡的特点,同时动物的采食量也要考虑,使拟订的日粮量能符合动物的采食量,既不能使动物吃不饱,也不能使动物吃不了。

(4)安全性

养鸡业成本的75%来自饲料,饲料质量的好坏对养鸡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饲料是否优质是可否作为无公害食品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饲料原料是否无农药残留、无污染,是否在加工过程尽量不额外添加抗生素,是否杜绝使用激素,是否避免产生公害物质,都是生产绿色饲料的前提。

2.日粮配方

决定配合饲料质量和成本的关键是饲料的配方是否科学、合理,其也是饲料工业的核心软件。在当今日粮营养要求均衡全面、饲料原料种类繁多的今天,饲料配方的设计越来越重要。

(1)全价饲料配方的设计

常用的方法有联立方程法、试差法、计算机模拟法和交叉法等。目前,试差法和计算机模拟法在生产中较常用。使用计算机筛选配方有较快的速度,多种原料和多个营养指标都可考虑,能够选择出最低成本配方是其最大优点。这里主要介绍试差法。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具体步骤为:一是根据经验确定各种原料的大致比例,然后用该比例乘以该原料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再将各原料的相同营养成分相加,该配方的每种养分的总量即可得到;二是将以上结果与饲养标准进行对照,任一养分若有缺乏或不足,进行调整时可通过改变相应原料的比例,直至所有指标都基本满足要求为止。以下以0~4周龄肉仔鸡日粮配方举例说明。

列出饲养标准。

平衡钙、磷,补充添加剂。

(2)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不同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相加配方中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其他添加剂饲料在全价饲料中的百分数,配方设计的系数用相加后的数值表示。例如,设计一个0~4周龄肉鸡浓缩料配方,先列出一个全价料配方,见表5-3。

将豆粕、鱼粉、石粉、骨粉、食盐、1%预混料的百分数相加,即:31.0%+3.6%+0.5%+1.6%+0.3%+1%=38.0%。38.0%就是浓缩料的配制系数。用浓缩料中的各种原料的百分数除以系数0.38,浓缩料配方即可得到。浓缩料的营养水平(主要指能量和粗蛋白质)也可进一步计算出。

配制浓度。要提前规定好一定的浓缩饲料,如表5-3中的配方设计系数,假定为40%,这时部分能量饲料可根据需要在浓缩饲料中保留着。即在38%的基础上,保留2%的玉米,可得40%的浓缩饲料,再用浓缩料中各种原料的百分数(应注意这时应包括玉米)除以系数0.4,即得40%浓缩料配方。

(3)精料配方的设计

目前,广大养殖专业户很适合使用精料,了解、掌握其配制技术很有必要。精料中含有矿物质饲料、高蛋白质饲料及添加剂预混料,其浓度一般在3%~10%。例如,配制一个添加量为8%的肉鸡精料配方。

将配方中鱼粉、骨粉、石粉、食盐、1%预混料含量相加即:

2+2+0.5+0.3+1=5.8,玉米即可将其余部分补充。然后将精料各原料的百分数除以系数8%,精料中各种原料的比例即可计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