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2923000000020

第20章 肉鸡科学饲养管理(8)

喂料。1~5天内给料仍按舍饲喂量,日喂3次。5天后要限制饲料喂量,递减饲料分成两步:5~10天内饲喂平常舍饲口粮的70%;10天后直到出栏,减半饲料喂量,只喂平常各生长阶段舍饲日粮的30%~50%,日喂1~2次(天气不好的时候喂两次,因为鸡有懒惰和依赖性,饲喂的次数越多,越没有好的效果)。

(3)调教

雏鸡的调教训练在育雏期就开始进行,放养开始时调教训练要强化。育雏期在投料时进行适应性训练,可用哨声或敲击声。放养期早晨放牧时,一饲养员拿料桶,边走边将颗粒料抛撒(如玉米),并敲料桶或吹口哨,将浓密草丛避开,把雏鸡领向放养地;另一饲养员在后面用竹竿将留在棚舍及后面的雏鸡驱赶,直到鸡群全部进入放养场地。中午把补料槽和水槽设置在放养区内,加入少量清洁饮水和配合饲料,用同一信号引导鸡群进行1次采食,同时将提前归舍的雏鸡驱赶。傍晚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

如此反复训练7~10天。

(4)放养的规模和密度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有无养鸡经验、现有经济条件、养鸡技术水平的高低、果园或农田面积的大小、人力资源状况来确定饲养规模的大小。开始时规模最好不要过大,做到几百只起步,千只致富。第一年喂养500~800只,有经验以后再向2000~3000只发展。规模较大的鸡场可采用大规模、小群体的方式,每个群体控制在不超过500只的范围,也就是每隔一定面积(20~30亩)建造一个鸡舍,并呈棋盘形布列,每个鸡舍容纳300~500只鸡。

(5)日常管理

定时、定量补饲。补饲定时、定量,不要随意改动,这样可增强鸡的条件反射。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多补一些;补料量视鸡的采食情况而定。在傍晚时补料一次,一定要让每只鸡都吃饱,因此,必须摆放足够的食槽。

供给充足的饮水。野外放养鸡的活动空间大,一般不会有争抢食物的问题存在。但由于野外自然水源很少,在鸡活动的范围内必须保证供给洁净、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夏季更应如此。否则,就会对鸡的生长发育有影响,甚至引起疾病发生。

疫病控制。对放养鸡要进行定期防疫驱虫,按疫病防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和预防性投药、驱虫、消毒。服用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变肠道环境或与肠道内有摄氏度菌来形成优势菌群,抑制致病菌群,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预防兽害。生态养鸡有很多天敌,如黄鼠狼、鹰、野狗、老鼠、蛇等,这些野生动物对不同日龄的放养鸡都有可能造成危害。

在放鸡前灭一次鼠,但使用的药物应注意,以免将鸡毒死。在鸡舍外面搭个小棚,每100只鸡配养1~2只鹅,有动静的时候,鹅会鸣叫,人员可以及时起来查看。管理人员住在鸡舍旁边对防止野生动物的靠近也有帮助。在放养的地边种植凤仙花、一点红、八角莲、万年青、半边莲、观音竹等,可对蛇的进入及对鸡的伤害有效地预防。

鸡粪发酵生虫。在放牧场内利用经发酵杀菌处理后的猪、鸡粪加20%的肥土和3%的糠麸拌匀堆成堆后,覆膜发酵7天左右,将发酵料铺在砖砌地面或50厘米宽、70厘米长、30厘米深的坑中,用草盖好,保持潮湿,20天左右即长出蛆、虫、蚯蚓等,每天将发酵料翻撒一部分,供鸡食用,可节约饲料。

防止农药中毒。果园需要定期喷洒药物,可防止病虫害,应选择对鸡无毒害的生物农药,防止其中有的药物可能对鸡造成伤害。喷洒农药当天及之后7~10天需要把鸡圈养在非喷药区或采取轮牧方式,不能在喷药后的果园内采集青绿饲料喂鸡。另外,在外面采集青草也需要了解这些地方在近期内有没有喷洒过农药,以保证安全。在选择果树品种时,优先考虑抗虫、抗病品种,尽量把喷药次数减少,减少对鸡的影响。

鸡粪和病鸡、死鸡无害化处理。清除的鸡粪,要在远离鸡舍的下风地方内发酵处理,周围用网围住,以防鸡刨食。死鸡要深埋或焚烧无害化处理,绝不可食用或销售。

余预防风雨、冰雹的伤害。放养鸡非疫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暴雨、冰雹。及时将鸡群在暴风雨、冰雹来临前召回棚舍,暴风雨、冰雹过后及时到放养场地察看,查找有无受伤鸡只并及时处理。做到平时时刻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4.提高上市鸡销售价格的技术措施

(1)保证上市鸡色泽的措施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鸡皮颜色喜欢程度,我国大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鸡皮。为了上市鸡的外观颜色有保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土鸡作为肉用仔食鸡时,在饲养后期,应喂黄玉米或富含叶黄素的天然饲料,使屠体显黄色。

出栏时抓鸡、运输途中、屠宰时都要注意防止碰撞、挤压,以免造成血管破裂、皮下淤血影响皮色。

不选养杂毛鸡,如黑白相间或红白相间羽毛的、易与配套系相混淆的鸡。

(2)适时出栏

尽早出栏肉的质量能保证,饲养周期越短,达到出栏体重时,每千克增重耗料越省,越合算。随着日龄的增加肉质,也有越来越差的细嫩多汁程度。另外,在饲养后期,屠宰或上市前10天应把能影响鸡肉味道的药物或饲料停止饲喂。

二、生态肉鸡放养管理规程

1.环境条件和要求

(1)棚舍环境

鸡棚舍环境应符合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标准。

(2)鸡场污染物防治

鸡场污染物防治应符合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标准和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引种

引种来自非疫区有种鸡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孵化场。

所引品种符合本品种要求。

3.雏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时间

春季育雏以自然条件为主的放养肉鸡较好。

(2)育雏舍育

雏舍应包括育雏面积和附属设备(包括饲养人员休息场所、工具存放及饲料)所用面积。育雏前1周全面检修育雏舍,严防漏雨和穿堂风。也要维修笼具、水槽、食槽等用具,安装供暖、照明设备。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清洗、喷洒消毒液,将门窗关闭熏蒸消毒。应用符合NY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要求的消毒剂。

(3)育雏方式

采用网上平养、地面平养或立体笼养方式。

(4)育雏环境条件

开始时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育雏温度应达到32~35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直至室温。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1~3日龄连续光照24小时,4~7日龄每天18~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8~14日龄每天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0~15勒克斯,14日龄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5)雏鸡的运输

事先要用甲醛溶液将接雏车及用具熏蒸消毒。运输途中要在车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环境。雏鸡状态在检查温度时应随时查看,观察雏鸡是否正常活动、呼吸,在中间放置的雏盒要特别注意,最易因氧气不足或高温而将鸡只闷死。运输速度尽量加快,停留时间减少。

雏鸡到后,迅速将雏盒卸下,分别放置公、母雏盒,然后检查鸡只状况,清点鸡数。分别将雏鸡放在温源处,如果采用保温伞育雏,每个伞下放公雏400只或母雏500只。用围栏将周围围好。若供热使用的是暖气,每平方米放置不超过20只雏鸡即可。最初2周也要有围栏围起,避免雏鸡过于分散,对保温、饮水和吃料造成影响。将空雏盒移到舍外适当地方烧掉。

(6)雏鸡的饮水和喂料时间

进入鸡舍后雏鸡要及时给以充足的符合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饮水,雏鸡初饮后3小时后开始喂料。

(7)断喙

一般在10~12日龄进行断喙,注意断喙的鸡群应健康无病,鸡群健康状况不良或雏鸡免疫接种前后2天时暂不断喙,断喙前后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每千克饲料150毫克)和维生素Ks(每千克饲料2~4毫克)。

(8)雏鸡的日常管理

鸡群要随时观察,定时供足饮水、喂料,保证群体整齐度。饲料配制应符合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要求。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带鸡喷雾消毒每周1~2次。消毒池在鸡场和鸡舍门口都要有,常用器具要定期消毒,并且消毒液要更换。

(9)疾病防治

要使用符合NY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要求的兽药,2~7日龄添加药物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20~30日龄添加抗球虫药物。鸡群应进行符合NY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要求的免疫,养鸡场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场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并严格执行。

4.放养肉鸡的饲养管理

(1)放养鸡的准备工作

应是符合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的放养场地,有放养肉鸡可食的饲料资源(如昆虫、野菜、饲草等)。棚舍设置栖架,每只鸡所占栖架至少有17~20厘米的长度。多棚舍要布列均匀,坐北朝南,间隔150~200米。选择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将放养地围栏封闭。

(2)放养日龄和季节选择

雏鸡达40~50日龄,于5~6月份,开始放养时白天气温不低于15摄氏度。

(3)日常管理饮水和配合饲料标准

育雏期保证鸡群时刻有充足饮水,傍晚鸡群回归棚舍后补料1次。按疫病防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和预防性投药、驱虫和环境消毒。所用药品和使用方法要求同育雏期。加强管理,预防兽害,每500只鸡配养35只鹅,夜间将鹅栖于舍外,可防止黄鼠狼、老鼠、蛇、鹰、野狗等对鸡群的伤害。喷洒农药时注意划区喷药、轮牧相结合。注意预防风雨、冰雹的伤害。

(4)调教育雏后期

开始在投料时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口哨声或敲击声为宜。放养时早晨和傍晚拿料桶配合口哨,边走边撒料,把鸡群从鸡舍引导到放牧场地或从放牧场地引导到鸡舍,由近及远,反复训练5~7天。

(5)诱虫

除将供放养肉鸡采食的昆虫饲养好外,还可用激素诱虫或使用灯光诱虫。激素诱虫是每公顷放置15~30个性激素诱虫盒或以橡胶为载体的昆虫性外激素诱芯片,30~40天换1次。灯光诱虫是在幼虫的季节在傍晚后于棚舍前活动场内,用支架将黑光灯或高压灭蛾灯悬挂于离地3米高的位置,每天照射2~3小时。

(6)病、死鸡处理

按GB16548的要求将因传染病致死的鸡或因病扑杀的死尸进行无害化处理。

5.放养肉鸡的免疫程序

一般地区可以参考下面的免疫程序:

1日龄将马立克氏病液氮苗接种,5日龄将新城疫及传支二联多价冻干苗接种,12日龄接种法氏囊苗,18日龄接种新城疫及传支二联苗二免,24日龄用法氏囊苗二免,35日龄用鸡痘与禽流感油苗同时免疫,55~60日龄接种新城疫I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