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2923000000005

第5章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建设(1)

§§§第一节养鸡场的选址与布局

一、选址

根据鸡场的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经营管理方式等基本特点,在对地势、地形、水源及周围社会关系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后,进行肉鸡场建设位置的选择。

1.地形地势

鸡场的建设,应选择干燥地势、通风、向阳的地方,避开沼泽湖洼,远离山坳谷底,方向要朝南或偏东南;地面平坦并有1%~3%的坡度,地下水位距地面2米以上;地形开阔整齐,对于建筑物的布局和建立防护设施有利;鸡场最好是沙质土壤的地质、土壤。在不对场址规模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建厂时要尽量利用荒地、废地,不占用耕地。种鸡场应留上一定的发展余地,保持安静的环境,无噪声干扰或干扰轻,无污染,具备美化、绿化条件。

2.水源水质

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各项指标参考生活饮用水要求,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注意避免地面污水下渗对水源造成污染。最好用井水或消毒过的自来水饲养肉鸡,总需水量的计算按每只鸡每日用水1升加上生活用水进行。

3.电源

供电要稳定,最好是三相电源。大型鸡场最好自备发电机或有双路供电条件。若只有两相电,较大的粉碎机、搅拌机则无法安装,但一般养鸡户安装普通设备的需要是可以满足的。

4.交通

要求交通便利,使货物的正常运输能有保证,但不应该与交通主干线有较近的距离。距交通干道1千米以上,距一般公路50米以上,与居民区的距离要保持500米以上,禁止在干道和支道交叉口处建鸡场。

5.有利于卫生防疫

场址选择应遵守社会公共卫生准则,其污物、污水不得成为周围社会环境的污染源。场址不应靠近居民区,有足够的卫生防疫间隔。不能建在禽产品加工厂、禽类屠宰厂、化工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向和污水流经处、货物运输道路必经处或附近。

6.建设专业小区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组织下,很多饲养肉鸡的专业化小区建立了起来。专业小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设计,统一进雏,统一防疫,统一购买饲料,统一销售产品,既对市场需求有一定适应性,也为饲养户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发展的方向。

二、布局

1.布局原则

首先,场区内进行分区设置,在全场的上风处和地势最高地段要设置生活区、生产区,同时能便利地兼顾生活区与外界的联系。在下风处和地势最低的地段设置病死鸡和污物处理区。生产区在防疫卫生最安全的地段,生产区大门处设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各幢鸡舍内都要有消毒设备。场址四周要有围墙与外界隔离。

其次,防疫生产区与其他区之间设置严格的隔离设施,包括车辆消毒池、人员更衣室及消毒房、隔离栏等。生产区内鸡舍为东西向排列,鸡舍与围墙距离及鸡舍间距应该在30米以上。同时,生产区内严防非生产人员及家属、亲友随便进入,以免将病菌带入,造成疾病传播。行政管理区与生活区之间要建设至少30米宽的绿色隔离带。

再次,要将生产区内的净道和污道分开,污道运送粪便、死鸡、病鸡,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两者不能混用。储料罐建在净道一侧,死淘鸡焚烧炉设在生产区污道一侧。

2.大型肉鸡场各种建

筑物具体布局

(1)生产区

根据主导风向按孵化室、育雏室、育成鸡舍和成年种鸡舍的顺序排列。如南风是主导风向,则把孵化室和育雏舍安排在南侧,在北侧安排成年种鸡舍,有利于雏鸡生长和减少发病。实行全进全出制,应执行从进雏到饲养出售在同一幢鸡舍内,每幢鸡舍之间的距离应有30~50米宽,以对通风、采光和防疫有利。

(2)辅助生产区

应在生产区附近建设饲料加工间、配电室、饲料库、蛋库、车库,并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焚尸坑、病鸡舍积粪坑应设在成年鸡舍最下风100米远处。

(3)生活区

食堂、宿舍等可设在行政管理区另一侧,也可设在行政管理区内。道路两侧、鸡舍及建筑物四周、休闲地应栽植植物或牧草,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增加青饲料。

(4)行政管理区

库房、洗衣房、办公室、水塔、锅炉房等要设在行政管理区内。办公室、卫生防疫室应设在与生产区平行的另一侧,并用围墙隔开。

§§§第二节肉鸡舍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

一、鸡舍类型

1.开放式鸡舍(普通鸡舍)

这种鸡舍主要是靠自然通风换气和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充光照相结合。其优点是:对鸡舍的设计、施工工艺、建材和内部设施等方面有较为简单的要求,施工周期短,投资少,造价低。可以对空气、自然光照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成本运行低,能源消耗少;如果有一定的设施配备,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鸡群也能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其缺点是:外界环境的变化能较大程度地对舍内环境造成影响,舍内环境不稳定,会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下面两种形式是最常见的开放舍:

(1)有窗鸡舍

有玻璃窗在鸡舍两侧,通风换气要靠饲养员启闭门窗进行,这种鸡舍有较差的保温隔热性能,需要较高的维修费用,管理不方便,但由于其低造价,目前仍被国内农村小型鸡场广泛使用。

(2)卷帘开放式鸡舍

两端的山墙砌成三七墙,该鸡舍屋顶吊顶棚,地窗设在鸡舍长轴两侧下部距地面50厘米处,地窗上砌1~1.2米高的墙,把透气带设在顶棚下,形成上下两条通风带,用铁网围护。鸡舍高2.7~2.8米,对通风量的调节,夏天利用穿堂风,冬天靠装在舍内外的两层双覆膜塑料编织布卷帘的启闭程度。过去的卷帘是用双覆膜塑料编织布制成的,现在又研制了玻璃钢保温平衡窗或

窗,用

窗机启闭,保温性能好,管理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做到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和横向通风与纵向通风相结合,在鸡舍内设风机。

2.封闭式鸡舍

鸡舍没有窗户或只有小的应急窗(一般是密封的),通过各种设施进行控制和调节舍内的小气候环境。机械通风,人工光照。通过通风和降温系统可以保证夏季舍内温度适宜。

冬季鸡舍内的温度适宜依靠蛋鸡本身的热量散失来维持。其优点是:使鸡群能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保证鸡群能充分发挥生产性能。可以将鸡舍之间的距离缩短,将饲养密度适当提高,节省占地面积。如果对卫生隔离和进入舍内空气的过滤消毒加强,基本可以将由媒介传入疾病的途径阻断。其缺点是:对建筑标准有较高要求,要有配套的附属设施和设备,基建和设备投入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电力,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成本高,有高的管理要求,这种密闭舍在我国除一些种鸡场或大型的肉鸡场使用外,其余的使用较少。

二、鸡舍的基本构造和要求

1.基础

基础是指墙突入土层的部分,是墙的延续和支撑,对墙和鸡舍的坚固和稳定性有决定作用,主要是承载重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