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292400000028

第28章 懂得进退,人生要耐得住寂寞(2)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寂寞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孤独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如果已经写好的作品,仅仅换了一种方法又可以重新写出来,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轻而易举了。我们的前辈大师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作家常常被他们逼人的光辉驱赶到远离他可能达的地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作为一个作家,我讲得已经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再一次谢谢大家了。

透过寂寞,我们品咂出几分潇洒、几分自如。古今中外,智者们往往独守这份寂寞,因为他们深知,最好的往往是最寂寞的,他能沉得住气,守得住寂寞的煎熬,在寂寞中沉浮,在寂寞中沉淀自己!

【箴言】耐得住寂寞的人生,往往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煎熬成就伟大

在遇到困难时,多数人是再选择而不是将原来的选择坚持到底,成功者与常人的差别并不是智商而是一种毅力。伟大是熬出来的,对信念的执著不能靠一时的小聪明。只有忍受住寂寞与困难的煎熬,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万通地产创始人冯仑被喻为地产业的思想家。几年前,提起万通人们或许只会想到北京阜成门地铁边上那个小商品批发市场,现如今更多的人则会将其与万泉新新家园、亚运新新家园、新城国际等房地产项目联系起来。目前,万通已是房地产界的一个腕级公司。

以下冯仑先生对当代青年的忠告:

男孩子最大的问题,是30多岁自己还没有找到出路。

现在社会反差特别大,怎么坚守自己的人生目标就特别难,随波逐流总是成本低,但对自己不负责任,不如设定一个特别大的目标,然后熬,一直熬下去。

熬是个什么概念?

20多岁刚毕业,你是社会的边缘,什么事都是哥哥、姐姐、30多40多的人在做,你得求这些人;等到30多岁你开始进入到剧场最后一排,有了一张门票可以看别人演;到40、50岁就是中排靠前一点的观众,看戏你就可以看得清楚了;你如果要出类拔萃就变成第一排了,再出类拔萃你就成演员了,等到你演完了,别人一鼓掌你也就该下场了。

20多岁一定要有一个准备,你就是边缘,边缘是尽快拿到入场券。比如说你到了公司,有了一个稳定的职业,或者一个基本稳定的生活。但是你乘自行车、赶公共汽车这就是入场券,很正常,我研究生刚毕业,中间工作八年,每天骑自行车赶到374,然后坐公共汽车,公共汽车下来再走一站地,回头想来不委屈,20多岁肯定是这个过程,20岁就像跟50岁人一样,那这个戏就乱了,中国十几亿人都这么演的。插队是偶然性,比如像丁磊他是另外一种人生,这种概率极小极小,你可以朝着奋斗,成功不是设计出来,是靠信念支撑,加上各种机遇偶然蹦出来了。当你成演员,基本上也该谢幕了,接下来又来了,这个戏才能不断唱,现在70多岁人基本上又退回到场外了,看他儿子演孙子演,就这么一茬一茬。

熬要有耐心,熬不是你一个人熬,而是一代人熬。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漫长的旅行,沿途有无数的坎坷和泥泞。我们要以熬药、熬粥、熬汤的态度对待人生,能够忍耐,能够战胜坎坷,将日子慢慢地熬,耐心地过,每一天都过得香甜有滋味。

【箴言】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人成长必经的过程,而往往欲速而不达。

别着急站起来

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我们往往向前一路狂奔,不论是撞得头破血流还是跌得污泥满身,我们都没有停下来好好思索。有时候,当你跌倒在地时,不要急着站起身来,平静地躺在地上,仰望天空的云彩,思索过往的人生,也许你能够卸下心中的重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轻松上路。

读中文系的年轻人在大四那年,借了一笔启动资金,雄心勃勃地召集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在校生,在中关村附近注册了一家电子公司。但年轻人的公司没开张多久,便在内外交困中败下阵来,几个助手一哄而散,只留给年轻人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很快,年轻人又重打锣鼓另开张了,在新科技园区内开了一个专营电脑耗材的小公司。但运行的结果并不像年轻人想象的那样顺利,没过多长时间,年轻人的小公司再次关门。

两次失败,让年轻人欠下一笔不大不小的债务,而一向自负的年轻人是绝不肯轻易认输的。此后,年轻人又接二连三地在北京信息产业密集区内,创办了好几个与电子密切相关的公司。很遗憾,执著并未使年轻人赢得成功,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年轻人债台高筑。

一天,年轻人满怀沮丧地将创业的经历讲述给一位老教授听,言语中流露出对自己连续创业失败的不甘和无奈。老教授耐心地听完年轻人的倾诉,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给年轻人讲了自己年轻时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旅行者在行进的途中,突然决定改变原来选定的路线,而打算抄近道前往目的地。没想到,在年轻人穿越那片看似很平坦的草地时,没走几步,腿被什么东西猛地绊了一下,把年轻人摔了个跟头。年轻人没太在意,从草地上爬起来,揉了揉有点儿疼痛的膝盖,继续前行。

但没走出几十米,年轻人又结结实实地跌了一跤。这一回,年轻人没有急着站起来,而是躺在那里,一边揉着受伤的腿,一边仔细打量着腿下的草地。原来,绊倒年轻人的是一个草环。那是一种丛生植物用疯长的、极柔韧的枝蔓编织的一个很隐蔽的草环。在年轻人跌倒的周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草环,行人稍不留意,就能绊一个跟头。待年轻人坐起来,将目光再往前一延伸,不由得大吃一惊——前方不远处,掩蔽在繁花绿草间的,竟是一片可怕的沼泽。

转到另一条安全的路上,年轻人仍在庆幸刚才跌的那个跟头,更庆幸自己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急于爬起来赶路,而是细心地查清了让自己跌倒的原因,还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原本自信的道路……事后,年轻人又心有余悸地听说,那片隐蔽在草地深处的沼泽,不久前还吞噬了两个粗心的过路人呢。

老教授的故事讲完了。年轻人站起身来,向老教授深鞠一躬,真诚地说:“老师,谢谢您的故事,我懂了,仅仅想到跌倒后爬起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跌倒的,知道怎样才能不跌更大的跟头……”

那位旅行者之所以没有重大失误,关键在于他在再次摔倒时及时总结了原因,并且因此发现了前面噬人性命的可怕沼泽地。他的跌倒反而成全了他,倘若他不总结,便会在几步之后遭遇不测。

摔点小跟头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好事。但不能摔大跟头,大伤元气,甚至丧失资本和性命。所以,不要着急站起来继续前行,而要重新认识环境,发现其中绊倒自己的问题症结,从中总结吸取教训。你的对手恰恰是你自己,只要克服了自己的莽撞与缺陷,不断战胜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那么总有一天你可以发光闪亮。

【箴言】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不是勇气而是愚蠢,跌倒了迅速爬起来有时不是毅力而是轻浮。当我们陷入困难时不要急着站起来前进,而是沉下心来去寻找得失之间的真义。

去繁就简才是人生

著名的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人生法则”,说数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九九归一,化繁为简。古人有句话叫“大道至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简单的”。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健康长寿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爱心,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给人类社会留下精神财富的人,无不生活俭朴,思想单纯专一。在世人眼里,他们看起来也许并不怎么聪明,甚至会有些傻里傻气。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大智若愚,自觉淘汰了对他们来说多余的东西罢了。

智者的简单,并非因为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

一本美国诗人一生都住在旅馆里,拒绝房子等他认为是负担的东西。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他并不是没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这是他选择的生存方式。后来,政府鉴于他为文化艺术所作的贡献,也鉴于他已年老体衰,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耗费精力。就这样,这位特立独行的行吟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到90多岁时逝世。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生的物质财富,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写作用的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他给世界留下了十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

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简单的过程是一个觉醒的过程。大道至简,健康人生一定是一个去繁就简的人生。

在人生的过程中,往往越是单纯专一的人,就越是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行,都一试身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作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即便你健康地活到80岁,才有29200多天。这里面还要除去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睡眠和其他琐事,还要除去童年、少年和老年的时光。其实你可以利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千天。在有限的人生中,你不可能做得太多,所以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

将最重要的事情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专注于一点,不断努力。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让生命中的每一刻都丰满,所以制定了满满当当的计划。年少时要考重点、学艺术、学外语、拿学历,工作时要创业、要升职、要拼年薪、要拼车房。但过不了多久,按照计划行事的热度就开始减退了。不是不愿,而是精力有限。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每日不过24小时,做的了这个,做不了那个。想要样样都实现,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这不是对生命的感恩,而是对生命的浪费。对生命最有效的感恩,就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将之做到极限,就是珍惜。

【箴言】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命不断走向高处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