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292600000002

第2章 像盖茨一样想大做大(1)

伟大的梦想成就比尔

伟大的梦想造就伟大的天才。比尔·盖茨是一个善于把伟大的梦想与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的人。

比尔·盖茨生于1955年。他从小酷爱读书,除了童话故事,他最喜欢的书要数《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读就是几个钟头,对书的迷恋和狂热真是无人能比。

小平面茨强烈的进取心、执著性格在同龄人中是罕见的。无论游戏还是比赛,盖茨总要争个高低。

“即使把我浑身衣服剥光,一个子儿也不剩地扔在沙漠中,但只要有一支商队路过,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每每读到洛克菲勒的名言,盖茨的心总是狂跳不已。他常常自勉道:“只要有时间,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成为亿万富翁!”

盖茨的父母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他们把他送入西雅图收费最高的中学私立湖滨中学读书。在这里,比尔·盖茨立下了“我应为王”的鸿皓之志,也正是这所学校激发了比尔·盖茨智慧的火花与创造力。

湖滨中学是一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学校,在这个学校读了几个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如果学生从7年级开始就读并且通过湖滨中学严格考试直至毕业的学生则被称之为“职业选手”,比尔·盖茨就是其中的一个。学校重视在某个方面独树一帜表现突出的那些学生。它非常乐意给予这些学生许多特权,自由和随意活动的空间,允许他们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有时,甚至是超出学校规定范围这内的事情。”它允许学生去发展他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盖茨在这所学校很快就得到了这种特权,没过多久,全校的人都知道盖茨滨中学尖子中的尖子。

当时,湖滨中学是美国最先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学校的电脑房对几个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对盖茨来说,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时刻都牵绕着他的魂魄。不久,这台机器成了比尔·盖茨通向新世界的一根脐带。一天,盖茨在机器上输入了几条指令,当它与几英里之外的POP-10型电脑联通后,盖茨以一种敬畏的心情看着屏幕,信息立即反馈回来了,比尔顿时感到无比吃惊,因为眼下的一切比科幻小说所描绘的情景更神奇。于是他只要一有空他总会往湖滨中学的高学部跑,全身心投入到几台机器上,反复进行操作和练习。在湖滨中学,盖茨并不是唯一对电脑着迷的小伙子,他很快发现,还有其他一些人和他一样对电脑非常着迷,也和他一样,有事没事都往电脑房跑。他不得不和这些人一起共用这台电脑。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高学部的说话细声柔气的学生,此人名叫保罗·艾伦,比盖茨大两岁,这个人后来也成了美国电脑界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盖茨和艾伦如饥似渴地吸收任何找得到的电脑信息,这些学生的电脑知识比老师还多,而从些以后这部机器我安静的时刻。保罗·艾伦常向盖茨发难和挑战,坚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进取心使他俩成为知己。艾伦曾说:“我们都被计算机能做任何事的前景所鼓舞……盖茨和我始终怀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也许我们真的能用它干出点名堂。”

当艾伦醉心于专业杂志时,盖茨还喜欢读一些商贸杂志。他们甚至想到用学校的计算机赚上一笔。盖茨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极快,以致有许多高年级学生向他请教。在破坏计算机安全系统方面,盖茨可算是行家里手。在计算机中心公司,他们发现了一种弄虚作假的办法,使计算机按他们的程序工作,而使用的计时记录却保持不变。一旦系统崩溃,公司人员立即就会猜出是盖茨捣的鬼。作为免费使用计算机的交换,盖茨和艾伦把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汇编成册,起名为《问题报告书》。半年后,《报告书》已增至300多页。

1971年初,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得到了一项重要的业务,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信息科学公司与电脑中心公司一样,也是一家计时电脑公司,它想请一批人来为它的客户之一编写一份工资表程序。艾伦和理查德·韦兰乘车去波特兰与信息公司的董事们开会。这就必然谈到钱的问题。盖茨他们向个都不希望按时付费,提出按项目产品或版权协议的规定来支付他们的资金,版税的金额是非常巨大的。因一个程序,他们得到了信息公司所获利润的10%,通过协方和法律规定,公司无权占用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收益。

信息科学公司给了他们大约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使用时间,虽然这一万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更主要的是比尔·盖茨自己能够做出获得这项资金的决策而欢欣鼓舞。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是无价之宝,它决定金钱的多与少。“我应为王”的决心时时刻刻激发着比尔·盖茨,使他一步步地向他的梦想迈进。

“称王称霸”往往是形容一个人蛮横无礼、为所欲为的贬义词。但是在任何一项商业行为的过程中,真正的目标就是展示气吞山河的霸王之气。从比尔·盖茨的青少年时代,我们可以看,也许盖茨最早所具有的梦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财富、成功、金钱对一般人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已,但盖茨却能够将这一梦想与自己新接触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梦想有了坚硬的基石。

盖茨有个尽人皆知的著名梦想:将来,在每个家庭的每张桌子上面都有一台个人电脑,而在这些电脑里面运行的则是自己所编写的软件。当然,这一梦想并非仅仅出于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少年盖茨在为自己的这一梦想激动的同时,也隐隐看到了在它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这位西雅图著名律师的儿子从小酷爱阅读的就不是儿童图书,而是法律和商业方面的成人杂志。

正是在这一伟大梦想的催生下,微软公司诞生了;也正是在这个公司的推动和影响下,软件业才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今天这种蓬勃兴旺的地步。

追随目标的指引

和比尔·盖茨相比,爱因斯坦一生所取得的成功,同样让世界惊叹,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

他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虽然有志往科学领域进军,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成绩较好。自己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因而他读大学时选读瑞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

追随目标的指引,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就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相继发表了四篇重要科学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故人未有的显著成就。假如他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确立在文学上或音乐上(他曾是音乐爱好者),恐怕就难于取得像在物理学上那么辉煌的成就。

为了避免耗费人生有限的时光,爱因斯坦善于根据目标的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创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选学法,即在学习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识引导到深处的东西,抛弃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从而使他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克选定的目标。他曾说过:“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能吞噬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化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撒开不管。”他就是这样指导自己的学习的。

为了阐明相对论,他专门选学了非欧几何知识,这样的定向选学法,使他的理论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和正确完成。

如果他没有意向创立相对论,是不会在那个时候学习非欧几何的。如果那时候他无目的地涉猎各门数学知识,相对论也未必能这么快就产生。爱因斯坦在10多年时间内专心致志地攻读与自己的目标相关的书,终于在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国斯坦不但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对已确立的目标矢志不移。1952年以色列国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卓越,声望颇高,加上他又是犹太人,当该国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后,邀请他接受总统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的结果。如果他当上总统,那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未显示过这方面的才华,又未曾为此目标作过努力。

做欲望的主人

我们不能做欲望的奴隶,我们要做他的主人。

洛克菲压力出身贫寒,少年时在人家的农田里劳作,每天挣三毛七分钱。他把挣来的钱存起来,有五十美元时,他以年息七厘借给别人,结果发现一年所生的利息等于他做十天的苦工。从那时起,他发誓:“我决心要使钱成为我的奴隶,而不再做钱的奴隶。”

因为赤贫,他也被女友的母亲斥为没出息,使他无法与女友结合。这些都大大刺激了了赚钱的欲望。

年轻时一心要赚钱的洛克菲勒,在他55岁一场大病后,他却又决要捐钱了。他说:“我深信上帝赐予我赚钱的本领……我要用上天这份礼物为人类谋幸福……我要赚更多的钱,然后与同胞分享这些钱,造福人类。”

这时,洛克菲勒似乎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钱”。

此后,他建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他生命的后半段,他几乎变成了个“大施主”。至今,洛克菲勒基金会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

欲望的极致应该是狂热。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办人沃尔特·克莱斯勒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狂热。”爱迪生也说过:“世上从来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是在欠缺狂热下完成的。”

“狂热”一词来源自希腊语,大意为“上帝”、“感召”或“上帝住在里面”。

布道家葛拉姆说:“只要态度够热切,什么都可以得到;渴求的时候必须让内心的热望满盈外溢,并且与创造天地的能量彼此结合。”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均宣称,人类一切行动,不外受到两股强大力量所驱使。有人说,这两股力量是快乐与痛苦。但是,往深层探究,在苦与乐的背后,其实是两更高层次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分别对人类行为与生活产生拉或推的作用。

这种力量拉你一把,你就会往上走一步,如果这种力量推你一下,你可能下跌不止一个台阶。欲望的力量神奇也就神奇在这。“向上”的欲望也是人的本性之一,那就让这种欲望发扬光大吧,而不是别的什么欲望。

和盖茨一样永葆奔腾之心

少年盖茨曾因按捺不住好奇心几次闯下了大祸。

有一次,在电脑中心公司的办公电脑台上,他胆大妄为地私自闯入一个受保护的程序“禁区”。

使用者的密码都会告诉电脑,每个使用者有权进入哪些领域,而又有哪些领域则是不能冒犯的。

盖茨当然不是傻瓜。他只是为了好玩,偷着闯过了密码的保护关卡,直接侵入了他无权接近的“情报”,即取得了主机所在公司的财务和其他内部信息。

盖茨简直看呆了!他如此轻而易举地突破了禁区。

却不料,这趟机上操作的冒险之旅一下导致了整个电脑作业系统突然停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祸从天而降,盖茨侵入机密信息的事被人发现了,他吓得呆若木鸡;心,真的快跳出来了!盖茨的冒犯之举,彻底惹怒了电脑中心公司的工程师们,他们将盖茨狠狠教训了一遭过后,又通知了他的家人。

盖茨那有头有脸的绅士父母无言以对,无地自容。他们勒令儿子暂进不准再碰电脑一根毫毛;对儿子来说,这也算是最要命的重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