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2928500000014

第14章 建“白亭”

黄立云

在平溪村通往木场、禾溪村的古道途中,有一座粉墙黛瓦的古凉亭--白亭,这是当年平溪境内唯一一座内外墙体都用白灰粉刷的亭子。这座凉亭,还与冯梦龙、王祁、朱常湖等人在平溪抗清有关。

清顺治三年,失去封地的郧西王朱常湖由江西建昌府辗转来到平溪,在仙崖寺化身为僧。朱常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代孙,益宣王朱翊鈏的第十三子。建昌府在江西,明洪武二年设,辖南城、泸溪、新城、南丰、广昌五县。府治南城,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

冯梦龙、王祁比郧西王朱常湖稍早一些时候来到平溪,三人在仙崖寺相识,十分高兴。为保证郧西王的安全,冯梦龙将郧西王安置在传说有鬼怪出没的鬼足洞中。鬼足洞既隐秘又宽敞,且攻守兼备,万无一失。但鬼足洞距平溪有十里之遥,且途中无避雨歇脚的凉亭。为让皇室出身的郧西王在往来平溪的路上有个遮风避雨之所,冯梦龙就在鬼足洞与平溪的中途建了一座凉亭。

冯梦龙心想,当下郧西王虽然落魄流亡,但他毕竟是大明嫡系王爷,又是众人拥戴的抗清首领,这座凉亭不能像平常亭子那般简陋;也不能有红墙、琉璃瓦那般张扬,以免暴露身份,引来杀身之祸;况且又是国难当头,举国悲痛之际。因此,冯梦龙安排工匠将土墙从里到外刷上白灰。这样,既与普通凉亭有所区别,又能时时提醒郧西王莫忘国恨家仇,卧薪尝胆,击败入侵之敌,复兴大明江山。

将领到士卒全部都用白布缠头,跟早前修建的“白亭”一样,都是冯梦龙的创意与安排,都寄寓着冯梦龙提醒国人,莫忘国恨家仇,卧薪尝胆,击败入侵者,复兴大明江山的伟大抱负与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