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293400000023

第23章 耐得住寂寞

毫无疑问,每一颗年轻的心都跳动着走向辉煌的希望,然而辉煌不是天上掉馅饼,它靠的是辛勤耕耘,一番寂寞而又艰苦的劳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追忆60年坎坷成才路,殷殷寄语青年学子“忍耐是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刘人怀院士认为,所谓忍耐,就是要坚定,要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举例说,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立志科技报国。1958年高考时,尽管成绩优异,但由于有海外关系,他只能无奈地选择到偏僻的兰州大学读数学系。“但我并不消沉,而是坚持信念发愤读书!”刘人怀说,由于自己的出色表现,大一时就有幸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卫星的研制工作,大四时就在导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世界尖端的“薄球壳体非线性稳定”研究领域,这是钱学森先生还未完成的博士论题。“我走近了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使我感受了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执著和踏实精神。”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主动承担了飞机遥感器生产技术的攻关任务,成为我国第一个研究波纹圆板的学者。然而,不久“文革”开始,他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苗子”,关进“牛棚”。执著的刘人怀就把这项研究转入了“地下”。

忆起当年每晚偷偷用简陋的算盘和对数表,进行着5位数以上的加减乘除、开方,挑战世界难题的情景,刘院士笑着说,整整4年下来,运算用过的废纸都有几大麻袋。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忍耐,更要耐得住寂寞。即使出了成果别人不认同,你也要继续埋头苦干,在沉潜中等待喷发!”刘人怀随即又以自己的成名作《波纹圆板的特征关系式》论文为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他回忆说,1968年他就写出了这一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论文,但苦于当时学术刊物全部停刊,根本无处发表。1970年学校出学术专集,他马上想到把这篇得意之作放进去,但系里不同意,说这是脱离实际的理论。1972年国家开始恢复科技刊物,他又满怀希望地投稿,却因政审问题一直拖到1978年才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迅速引起了轰动。当年召开的中国仪表界第一次年会,就特邀年仅38岁的他在大会第一天发言,钱学森、钱伟长等老一辈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整整10年,研究成果才“得见天日”,才得到迟来的认可。回首这段往事,刘院士激励青年学子,在这个越来越喧嚣的时代,要学会静下来,要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就是不为外物所诱,抛开私心杂念,不浮躁,不盲从,保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很多人耐不得寂寞,一旦不能如愿,就会怨天忧人,不思进取,或者转移方向,改弦更张。他们不知道倘若耐得住寂寞,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十年磨一剑

耐得住寂寞,还表现在不急功近利,淡泊名利,甘于长时间的默默无闻。《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两项科技大奖为何无人问鼎》。节选如下:

继“数学大师”吴文俊、“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物理大师”黄昆、“当代毕NC034”王选今年又获此殊荣,同时还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遗憾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仍然无人问鼎,连续4年出现空缺。科技界人士对此深为关注。近一两个月来,他们纷纷发表意见,积极探求解决之道。

南开大学校长、数学家侯自新认为两个大奖的空缺既反映了评奖的严肃性,也反映出我国科技在原创性研究方面的不足;河南省副省长张涛谈到,这也反映出体制问题,我国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长期被人为分割,必须在体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何香涛则指出,目前从科研立项、成果评审、职称评定、学术带头人选拔都存在计划体制的痕迹。

“两个奖项连续4年空缺,不是人笨,而是科研体制和评价体系存在问题”,一些科技界人士直言,不少单位对科技人才的评审、管理、考核只看眼前发表的论文、拿到项目的数量和为单位创收多少,助长了虚假、浮躁的风气。短期行为,浮躁倾向,成了科技创新的“拦路虎”。整体水平较弱,经费投入不足,立项创新不够,初选筛选粗糙,选题回避风险,管理模式陈旧等因素的影响,无不削弱了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科学来不得急功近利,特别是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一定要创造更佳的环境,支持一批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也要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说,基础研究(包括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周期长,不能短期见效益。可是一旦有突破,就将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没有基础科学的储备,只有跟着别人跑,很难开发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目前的科研环境太急功近利,一个课题刚着手做,就有人催问成果。当前重要的是建立起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要使科学家耐得住寂寞,首先领导要耐得住寂寞,行政部门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今天给钱,明天就问成果;更不能追着科学家要论文,要汇报,要总结,得让他们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对基础科研人员的考核,应根据基础研究的规律来要求,允许“十年磨一剑”。

这篇文章指出了“耐不住寂寞”的体制孕育不出伟大的科研成果。同样,耐不住寂寞的人也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

寂寞是一种清福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寂寞也不全然是一种磨难。梁实秋先生写了一篇关于寂寞的文章,他在文章这样说: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尘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我们可以在想像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过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明亮,葱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旋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就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该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就要好好地享受它。”

当然梁先生说的这种寂寞同前面《人民日报》上所载那篇文章中提到的寂寞不在一个层次上,我们故且把前面提到的“耐得住寂寞”中的寂寞称之为“大寂寞”,而将“寂寞是一种清福”中的寂寞称之为“小寂寞”。这两种层次的寂寞每个人都会遭遇,如果我们在“大寂寞”中不県徨,信守初衷,孜孜不倦;在“小寂寞”中不去寻求刺激,固守身心,宁静淡泊,我们就守住了真我,守住了有意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