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293400000042

第42章 不找任何借口

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我们的借口。

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墨西哥市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

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已结束,因此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的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圈,跑到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远远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抱怨,职责就是他一切行动的准则。

不找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无论你是谁,在生命中,无需任何借口,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暗示自己:我克服不了这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就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达到目的。

不寻找借口,就是永不放弃;不寻找借口,就是锐意进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出周围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把失败视为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而不要让借口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千万不要找借口!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属于那些不寻找借口的人!

对于企业来说,这更应该是始终坚守的理念。企业需要没有借口的员工,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寻找借口只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里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企业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当自己犯下错误,或者自己毫无过错,而上司、同仁、家人、朋友、客户却有抱怨的时候,不需要去争辩,应当用心去听取,认真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反求诸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失败了,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寻找借口上。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仔细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该怎样去做。反过来说,面对失败,如果将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转败为胜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一来,借口也就没有意义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贯彻这种“没有借口”的思想。

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做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不找借口,就意味着拒绝拖延,今天的事今天做。

借口也是拖延的根源,你会告诉自己“这件事可以缓一缓”,“我今天已经做了很多事,可以奖励自己放松一下了”,“明天什么事也没有,不如明天做”,“今天天气很难得,不能呆在屋里”。

如果你是个办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早应转入下一个环节了。

以下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对付拖拉的作风:

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

当我们感觉一项任务不重要,做起来自然会拖拖拉拉,若是这项任务真的不重要,就立刻取消它,而不是既拖延又后悔。有效分配时间的重要一环,是取消可有可无的任务。应该从你的日程表中把乱糟糟的东西清除。

把任务委托给其他人

有时候,任务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欢做。你不愿意可能与你的兴趣或专长有关,这时如果你把任务委托给一个比你更适合做、更乐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赢家。

确定好处与优势立即行动起来

我们往往因为看不到完成一项任务有什么好处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说,我们做这项任务时付出的代价似乎高于做完之后得的好处。应付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从你的目标与理想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任务。如果你有个重大目标,那你就比较容易拿出干劲去完成有助于你达到目标的任务。

养成好习惯

许多人的拖延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工作模式去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延的坏习惯。每当你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给自己提一个问题:“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渐渐地,你的工作模式会发生变化。

塞万提斯曾经说过:每天荒疏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今天无所事事地混过去了——明天也会这样,后天就更不会有什么长进。

快!快!快!为了生命加快步伐!”这句话常常出现在英国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的留言条上警示人们,旁边往往还附有一幅图画,上面是没有准时把信送到的信差在绞刑架上挣扎。当时还没有邮政事业,信件都是由政府派出的信差发送的,如果在路上延误就会被处以绞刑。

“明天”是魔鬼的座右铭。整个历史长河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来智慧超群的人,留下的仅仅是没有实现的计划和半途而废的方案。对懒散的人来说,明天是他们最好的搪塞之词。

有两句充满智慧的俗语说得好:一句是“趁热打铁”;另一句是“趁阳光灿烂的时候晒干草。”

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通常在什么时候比较懒散倦怠。有的人是在晚饭后,有的人是午饭后,还有的在晚上七点钟以后就什么都不想干了。每个人一天的生活往往都有一个关键时刻,如果这一天不想白过的话,一定不要浪费这个时刻。对大多数人而言,早晨几小时往往是这一天会不会过得充实的关键时刻。

拖延是一种疾病,对那些深受拖延之苦的人来说,惟一的办法就是做出果断的决定。否则,这一疾病将成为摧毁胜利和成就的致命武器。通常来说,爱拖延的人就是失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