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财商课
293500000041

第41章 第二十二课 为老年生活打造防护墙(1)

人生进入老年,收入减少了,身体变差了,不得不面对的疾病和医疗问题增加了。这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成了棘手的问题。要想老年生活能够安定、看得起病、轻松,高财商者懂得从中年时候起就该为老年生活规划了。

老年生活早规划,架起安全防护网

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即使开始规划的时间晚了,也总比等到退休才考虑养老问题要强得多。

每个人都希望在退休后能过上富裕、有尊严的生活。为了能够无忧无虑的享受晚年的金色时光,就需要我们尽早开始养老规划。

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即使开始规划的时间晚了,也总比等到退休才考虑养老问题要强得多。

中青年人在准备养老金方面,有两件工作要做:一是手头的资金如何投资,二是每月的结余如何利用。如果能将这两部分资金用好,积累足够的养老金并不是一件难事。

让我们来通过例子来了解该如何规划我们的老年生活。

43岁的孙先生和同龄的王太太收入丰厚,年薪加起来26万余元,年终还有总共50万元的奖金。女儿今年念初中,准备6年后出国深造。家庭每月开支在8300元左右,夫妻俩分别投有寿险和意外险,女儿也投了一份综合险,加上家庭财产险等,每年的保费总支出为3万元。除去其他各种不确定费用3万元左右,每年能有约44万元的现金流入。

孙先生家有一套现值为150万元的房产,用于自己居住。夫妻俩没有炒过股,也没有买过基金或债券,余钱基本上都存进了银行,现有活期存款5万元,定期存款40万元。夫妻俩对养老生活要求较高,希望至少不低于现在的生活质量,并且由于两人身体都不好,他们希望10年后能够提前退休。

一个人到40岁时,家庭一般处于成长期,工作和生活已经步入正轨。对于此前已经通过投资积累了相当财富、净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来说,不断增长的子女培养费用不会成为生活的负担,一般性的家庭开支和风险也完全有能力应付。因此可以抽出较多的余钱来发展大的投资事业,因此,这部分人应该是投资的积极分子,努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现有资产尽可能的增值,以不断充实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但是养老规划总的来说应该以稳健为主,稳步前进。针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专家指出,应该分三步制订未来的养老计划。

第一步:估算需要储备的养老金。

日常开支:孙先生家庭目前每月的基本生活开支为8300元。假定通胀率保持年均3%的增长幅度,按年金终值计算法,退休后孙先生家庭要保持现在的购买力不降低的话,老两口总共需要支付167万元的费用。

医疗开支:由于孙先生夫妇两人身体都不好,又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因此医疗方面的开支将是老两口最重要的一项开支。假定两人退休后平均每人每年生病4次,每次平均花费3000元,那么27年看病的总花销就是64.8万元。身体不佳每月的护理更是少不了的,假定每人每月护理费为1000元,那么27年总共需要的护理费是64.8万元。如此一来,孙先生夫妇的养老金中仅医疗需求就达到了130万元。

旅游开支:假如平均一年游2次,每次平均花销1.5万元,总共需要的旅游费用为81万元。

因此,孙先生家庭需要的养老费用大约是378万元。

第二步:估算未来能积累的养老金。

我们来看看孙先生和王太太从现在到80岁总共能拥有资金用作养老资产。

孙先生夫妇的收入来源比较简单,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工资收入:孙先生和王太太目前离退休还有10年,10年中能积累的工资收入为22000元×12月×10年,即264万元,加上10年的年终奖金50万元×10年即500万,总共是764万元。

存款收入:假定年平均利率为3%,按照复利计算,孙先生的定活期存款45万元存37年后本息总计为134万元。

孙先生夫妇的收入虽然比较高,但是,支出也较大,还有女儿留学等大笔资金需要支付,因此,我们假定上述共计943万元的总收入当中有30%可以留存下来用做养老,那么,夫妇两人能够为自己积累的养老金也就283万元。

另外,孙先生夫妇目前住的房子虽然市值高达150万元,但因为该套房仅用做自住,并非是投资性房产,所以,不计入养老费中。

第三步:估算养老金的缺口。

需要储备的养老金减去能够积累的养老金,得出的结果是相差95万元。

所谓“量入为出”,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支出水平。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孙先生一家虽然资产雄厚,但要高质量养老,仍有不小的资金缺口。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您目前的家庭财务状况多么好,花钱不愁,但如果不能做一些提前规划的话,仍有可能达不到真正的“财务自由”的境界。

尽早开始养老规划,将有助于退休后过实现一个富裕、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尽享晚年生活的金色时光!

“坐吃山空”行不通,选好养老工具是良策

面对理财市场上品种如此之多,风险大小不一的理财产品时,老年人选择自己的养老工具需要把握三条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

俗话说,“坐吃山空”。来说明老年人做好理财的重要性。老年人退休以后,无非主要有两种主要经济来源,存款或者退休养老金。

老年人选择养老工具需要把握三条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而在面对理财市场上品种如此之多,风险大小不一的理财产品时,老年人应如何选择自己的养老工具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选择适当的储蓄品种

老年人不必将退休金都存在活期储蓄账户上或是直接放在家中,而应该通过适当的操作利息最大化。比如,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增加利息收益。如果预期将来某个时候可能要用一笔很大的资金,可以选择将这部分资金进行“通知存款”。“通知存款”的优点是取用都很方便,而且收益高于“定活两便”及半年期以下的定期存款;当然还可以去定存半年,哪怕只定存三个月,它的收益也比活期存款利息要高些。

2.进行保险投资

老年人应购买一定合理的保险品种,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险,如意外伤害险和疾病保险,以增强抵抗意外及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把可能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老年人也可以购买一些保险理财产品,这样既能预防风险,也增加了收益,但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以不超过自有资金的30%为宜。

3.进行风险投资

老年人一般都不能承受过大的风险,如果将少量资金用于购买股票或基金,比例最好不要超过自有资金的10%,避免遭受过大的损失。其中,基金投资要以保本型基金为主。另外,老年人可选择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但要以容易变现的短期产品为主,不要投资收益比较高的理财产品,因为收益高的产品风险也比较大。可以试着选择货币市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