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扫除考试中前面不会题目的困扰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但在考试中,孩子的压力过大只会被压倒,从此站不起来。
适宜孩子
考试中压力过大的孩子
学习问题
由于压力过大,导致考试时想得太多而分散考试答题的精力,会的题目也做错,成绩不好。
经典案例
叶叶在考试中遇到费时费力思考的题目,按照先易后难的策略暂时避开,放到最后再来解决。可是,她发现在答后面的题目时,脑子里总是闪动着前面难题的影子,总觉得没答好的题是一块心病,怕时间不够用,无法专心于正在解答的题目。越是这样想,连最简单的题目也无心回答了。
心理咨询
这是考生应试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产生这种情况,主要还在于考试本身潜在的、对考生所形成的无形的心理压力过重的缘故。由于思虑过多、患得患失,做着后面的题目,还想着前面的题目;因而既无法顺利地解答试题,又担心考砸了后果严重,思维处于混乱状态,所以根本没有心思去答题。
要为孩子在考试中减压,考前减压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很多考生的压力是在考前就表现出来了,一直带入考场中。这是一种情绪惯性的表现。要使得考生考试时放松,关键还是在考前就把他的心理调整到最好,让这种放松的情绪状态伴随他进入考场。
指导计划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帮助孩子考前放松心情、消除压力。
1让孩子享受美食。
碳水化合物能调节大脑中细胞反应的次数,从而使全身达到放松的效果。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使体内的卡路里达到适当的水平。
2经常让孩子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反应合适吗?
(2)情况可以改变吗?
3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缓解焦虑和沮丧的情绪,但同时要注意不要使锻炼本身成为一种压力,即使是每天30分钟的散步,也是如此。最好是和孩子一起散步,效果更好。
4让孩子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让孩子每天留出半小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5让孩子经常做深呼吸。
在学习休息时,可以做一些迷你锻炼,比如用腹部呼吸,可以使肺部扩张,同时增加大脑所需要的氧气。
6学会幽默。
一阵轻松的笑可以使孩子肌肉放松、血压降低,并能抑制与紧张情绪密切相关的某种荷尔蒙(激素)的生成,同时亦可以强化他的免疫系统。
当他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时,不妨让他想一想最喜爱的喜剧演员在遇到这种压力的时候会如何应付。
7常饮绿茶。
很多饮料如咖啡、可乐等,大都含有咖啡因,这种物质往往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更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情绪。如果孩子想喝点提神的东西,那么让孩子不妨选择绿茶。
亲子互动
孩子心理承受力测试
人们的心理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变化,欲望随机而起。经心理测试证明:下列图片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关,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
美国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犯罪嫌疑人看到的图片是高速旋转的,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则看到的是,这幅图片是静止的。请让孩子做一下测量。可以看出他面对学习考试压力的心理承受力有多大。
家有落榜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妨让孩子把落榜看成是上天给的一个恩赐。
适宜孩子
高考落榜的孩子
学习问题
由于高考落榜从此一蹶不振、悲观失望。
经典案例
高考分数出现了,别家高考的孩子天天欢喜得不得了。阳光却一言不发地赖在床上,因为高考他又一次落榜了。随即,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来,爸爸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小,妈妈见阳光手机不断接到同学的问分短信,便细声问阳光是否回电,阳光理也不理。除了饭量大减,5天来阳光不洗澡、不上网、不出门。爸爸试图和阳光谈谈,可他反复重复一句“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不如死了算了”。妈妈怕他想不开,干脆请假在家陪他。同样,他的同班同学晴天也被高考失败击倒。平时,晴天在班上成绩不错,可由于过分紧张,他只考了388分。虽然妈妈不断地安慰他“上不了公办的,就花钱上民办的”,可妈妈越是安慰,他的心里越难受。一连几天,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她觉得对不起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
心理咨询
每年高考落榜的孩子很多,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这种打击如晴天霹雳。
所以,因为高考落榜带给了他们多种多样的应激反应。也因此,他们陷入一种压抑、迷茫、苦闷的心理状态。
一般心理应激反应在考后两周内能缓解淡化的,属正常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出现睡眠质量差,如失眠、乏力、食欲减退、烦躁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等。这些症状若持续两周以上,或呈进展性反应,同时伴有抑郁、恐惧和敌对症状,家长便要提高警惕,带孩子提早就诊。
指导计划
作为家长,面对家中的落榜生,应帮助他们及早走出阴影。①关心孩子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自己无法调节,带孩子看心理门诊,以求帮助。②开导孩子。告诉他,一次不成功不等于永远失败。不要把一生的希望全压在高考上,人生的路千万条,关键在于你怎么走。③鼓励明年再考。④分散注意力。带孩子外出旅游,让他暂时离开弥漫着压力的环境。争取在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帮助下使孩子从高度紧张的身心状态回归到正常。
亲子互动
挫折游戏
高考失利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一种挫折。许多孩子经不住落榜的打击,还是由于耐挫力太差了。所以,对于家中有考生的家长来说,要想调节好孩子考后的应激心理,先要让孩子随挫折开始。
游戏目的:培养耐挫力
参加者:孩子和他的同学
1家长要准备弯曲的轨道、乒乓球、书本、障碍物、木板、铁圈等道具。参加的孩子必须通过所有游戏才能抽取奖品;全部游戏具有较高难度,若参加的孩子在游戏中失败,就要受到规定的惩罚,然后才可参加下一个游戏。惩罚包括掌上压、单脚跳、扎马步、蹲跳等。
2要求参加的孩子在3分钟内将乒乓球通过吹气的方式从轨道的起点吹到终点,若途中乒乓球脱轨则要重新开始。
3把书放在碗上,顶在头上,在两分钟内从起点运送到终点。运送途中须经过障碍物,如坐在凳子上、跨过绳子、避开滚动的球等。若头顶上的书本落地或碰触到滚动的球,则须重新开始。
4在参加的孩子的膝盖上围一条毛巾,迫使参加的孩子在游戏中以碎步行进。要求参加的孩子在1分钟内用木板将两个乒乓球从起点运送到终点。运送途中要绕过设置的障碍物。若乒乓球落地或膝盖上的毛巾落地,则须重新开始。
互动解析: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在受到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并学习他人是如何正确面对挫折的。
孩子为何一上课就想上厕所
上课的各种不正常的行为,来自对课堂的恐惧,对课堂的恐惧来自对学习的恐惧,对学习的恐惧来自对自己的不自信……
适宜孩子
一上课就想上厕所的孩子
学习问题
上课对学习有种厌倦、恐惧情绪,导致一上课就想上厕所,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导致课堂上的知识没有掌握,学习落后。
经典案例
最近,几个代课老师都向班主任张老师反映,他班上的小磊同学最近总是在课堂上频繁地上厕所,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为此,张老师找来了小磊的父母,和他们谈了小磊的情况,他把小磊叫来了解情况。小磊说:“我现在一听见上课铃就心慌,然后就很紧张,一紧张就想上厕所。有时候课间明明上过,可还是觉得想上。老师,我不是故意捣乱的。”
心理咨询
为什么孩子一上课就想上厕所呢?首先要分析一下,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一般情况下,间隔2~3个小时上一次厕所是正常的。如果不是生理原因,就不用去看医生。
从心理上分析原因。孩子是否对上课有恐惧感或厌烦情绪,下意识里有躲避上课的想法。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开学初期,因为开学初期要适应新的老师和同学。或者放假期间在家里精神上比较轻松,开学一下子紧张起来,还没有适应。所以,一上课就紧张,一紧张就想上厕所。
如果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也许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刚刚从幼儿园出来,还不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身体内的生物钟也需要一个调节过程,所以出现一上课就想上厕所的情况不足为怪。不过,到了高年级上课时还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正常了。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了,如果孩子还老是出现这种情况就比较反常了。
指导计划
碰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按下面的办法试一试,看这样做行不行。
第一,让孩子上课以前一定要去一次厕所。就算在课间休息时间没有感觉,也还是应该去一次。这样,一上课让孩子先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刚才已经上过厕所了,什么问题也没有。”
第二,教孩子放松心情去熟悉新老师。每个人从小到大,会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认识许多不同的人,都有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
第三,如果还出现上课就想上厕所的情况,让孩子在上课以前就跟老师打个招呼,征求老师的同意,让孩子上课时可以悄悄地去厕所。
等孩子适应了学校生活,慢慢地上课时想上厕所的意识会逐渐消失的。
亲子互动
告别紧张
孩子面对学习,会时常感到心情紧张,以下简易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紧张的情绪:
1让孩子反复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没有问题,我可以应付。
2向窗外眺望,将视线转向远方,避开低潮的气氛。
3深呼吸。
4伸展、按摩肌肉有助于缓和焦虑。
5洗个热水澡。
6听音乐,可放松肌肉,也可释放心灵。
7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
8找一位知心朋友交流、谈心,或者对着家里的某一件物品说话,倾诉自己的心事。
9心情烦躁时,可以到操场跑上几圈,打一场球,活动一下筋骨,或者对着远方吼上几声,高歌一曲,让自己全身放松。
孩子一提学校就害怕怎么办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那里有慈祥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但是有的孩子却害怕去学校,找各种借口拒绝上学,为何孩子会害怕去学校?
适宜孩子
害怕上学的孩子
学习问题
一开学就表现全身不舒服,一进课堂就情绪低落,甚至还会头昏。学不进习,看不进书,排名靠后。
经典案例
案例一:一名小女孩叫小琳,今年七岁,马上就要读小学二年级了。眼见就要开学了,小琳却莫名其妙地全身上下不舒服。家长以为她生病了,送到医院诊治,医生却建议小琳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通过仔细询问解开了谜团。原来小琳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担心开学后被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因此害怕去学校,慢慢引发了情绪障碍,进而产生了浑身上下不舒服的躯体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