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2936000000021

第21章 孕产期严重内科并发症(3)

7.产科处理 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AFLP,无论病情轻重、发病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方式是剖宫产还是经阴道,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一般认为宫颈条件差或胎位异常者,因力求迅速分娩,多采用剖宫产。术中采取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不用全麻,以免加重肝损害。剖宫产时有凝血机制障碍,或出血不止经用宫缩剂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后禁用镇静、止痛剂。若条件许可、胎盘功能好,也可考虑阴道分娩。产后仍需支持疗法,应用广谱生预染,不宜。

经上述治疗,多数产妇病情改善,预后良好。肝脏损害一般在产后4周康复,无慢性肝病后遗症。少数患者虽经迅速终止妊娠及上述各种方法治疗,病情继续恶化,可考虑肝脏移植。文献报道,对于不可逆肝衰者,肝移植确能提高生率。

§§§第三节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当前已明确的病原有5种,即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肝炎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尤其以乙型肝炎最常见。肝炎对母儿皆有不利影响,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尤高,故孕妇肝炎防治是当前围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提高重症肝炎的救治水平,则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一、概述

孕妇在妊娠任何时期都可被感染,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母儿垂直传播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感染途径。妊娠中、晚期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孕早期,且病情多较非孕期严重,重症和肝性脑病者多。据统计孕妇肝炎的发生率高于非孕妇,而妊娠期的重症肝炎更远远大于非孕期,其中多数发生在晚孕期,病死率高达80%。其原因为:①营养不良。②常合并妊高征。③高雌激素水平,使肝脏负担加重。④肝炎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易发生胃肠道出血、产后出血等。同时,急性肝炎及其胃肠道症状都可导致孕妇脱水及循环血量减少。缺氧使子宫肌层活动增加,引起流产或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和死产率上升。妊娠期肝炎患者约40%并发妊高征,明显高于无肝炎孕妇。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孕妇易并发宫内感染和败血症。

二、临床表现

1.急性病毒性肝炎 约占75%左右,其中黄疸型占70.27%,无黄疸型5.4%。

(1)急性黄疸型肝炎。以甲型多见,黄疸出现前有畏寒、发热、乏力,厌食、恶心、右上腹不适或隐痛,继而大便灰白、小便茶色、巩膜及皮肤黄染。检查见肝脏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和叩击痛,少数伴脾大。甲肝的潜伏期为2-6周,在黄疸出现后症状即开始改善,2~6周后完全消失,以后进入恢复期。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且病程较长,胆红素持续上升,易发展为重症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以乙肝居多,亦可见于丙肝。轻症者只有感冒症状而易被忽略。此病大多起病缓慢,主要感觉乏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易与早孕反应混淆,但可有肝区痛、肝大、叩击痛等。肝功能损害可能不如黄疸型严重,但多迁延日久,可转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严重者转为重症肝炎。

2.急性重症肝炎 亦称暴发性肝炎,可由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引起,亦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于妊娠期急性发作。起病急,病程在10d以内称急性重症肝炎,10d以上称亚急性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的临床特征为: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达171μmol/L(10mg/?dl以上或每天上升17.1)mol/L。②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的1.5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③肝细胞大量丧失和自溶,肝脏萎缩,肝浊音界缩小,出现腹水。④血氨增高,使呼气和尿液出现特殊臭气,称肝臭。⑤患者烦躁、嗜睡,出现定向和计算力障碍,进而谵妄、昏迷,出现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典型征象。⑥并发肝肾综合征,尿少,尿闭,氮质血症,急性肾衰竭。⑦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三、诊断

1.病史 有肝炎接触史,或有输血、注射血制品史。

2.临床表现 出现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他原因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及乏力等。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黄疸及皮肤一过性瘙痒。妊娠早、中期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肝区有触痛或叩击痛。妊娠晚期因宫底升高,肝触诊较困难。

3.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急性期白细胞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急性重症肝炎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显著增加。

(2)肝功能试验。血清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炎时均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对肝炎的诊断价值大。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早,有助于早期诊断。

(3)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

1)甲型肝炎:可在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早期检测HAV病毒和抗原,可使用免疫电镜检测抗HAV颗粒,或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AVRNA,用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检测HAV-A/。诊断依据:①血清抗HAV-IgM阳性有早期诊断意义。②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升高大于4倍。③急性期粪便或血清中检出HAV颗粒、HAV-Ag或HAV-RNA。

2)乙型肝炎:可测定HBV抗原一抗体。人体感染HBV后,血液中出现一系列和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常用的标志有HB:g、HBcA/!HB5/及其抗体系统。同时,应用DNA分子杂交和PCR技术检测HBV-DNA阳性表示体内有HBV复制,对本病确诊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考核有参考意义。诊断依据:①血清HB:g、HBeAg、抗HBe或抗HBV-IgM阳性。②血清HBV-DNA阳性。③肝内HBcAg、HBsA/或HBV-DNA性。

3)丙型肝炎:HCV的检测较困难,只能检出抗体。诊断依据:①血清抗HCV阳性。②血清或肝内HCV-RNA阳性。

4)丁型肝炎:HDV是缺陷性病毒,只能依附HBV感染而复制和表达。丁型肝炎无特殊临床特征,遇下列情况应考虑:HB:g携带者急性肝炎发作;急性肝炎有双相转氨酶升高;原有乙肝合并重型肝炎或肝衰竭。诊断依据:①血清抗HDV-IgM、抗HDV或ffl)Ag阳性。②血清中HDV-RNA阳性,肝组织HDA/或HDV-RNA阳性。

5)戊型肝炎。在急性期血清内可检测到高滴度的IgM抗体;在潜伏末期和急性期初期的患者粪便中,可用免疫电镜(IEM)检测到27~34nm病毒样颗粒。

(4)其他。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的测定可用于判定重症肝炎,如注射维生素K后仍明显异常常表示肝细胞组织严重受损,预后不良;此外,胆固醇、胆固醇酯明显降低亦常提示预后不良。血氨测定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

四、鉴别诊断

1.重症肝炎的鉴别诊断

(1)药物引起的黄疸。有用药史,以四环素多见。无先驱症状,常伴皮疹和瘙痒、关节痛及蛋白尿。血象见嗜酸性粒白细胞增多,黄疸较重,但血清谷丙转氨酶仅轻度升高,停药后多可恢复。妊娠期使用四环素(>2g/d)数日,可引起急性脂肪肝、肝功能衰竭,有时伴胰腺炎严重消化道出血、休克和昏迷死亡。

(2)妊娠急性脂肪肝。其区别要点为以下几点。

1)病因不同:急性脂肪肝的原因迄今不明;而重症肝炎可经流行病学、病史及血清、病原学检查确定。

2)急性脂肪肝多出现在妊娠晚期,常伴妊高征;而重症肝炎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

3)急性脂肪肝者血清谷丙转氨酶仅轻至中度升高;而重症肝炎者常达1000U/L以上。

4)病理检查见急性脂肪肝的中央区肝细胞内充满脂肪空泡’呈肝细胞变性;而重症肝炎主要病变为大片坏死。诊断困难时可行肝穿刺活检,但有出血倾向时禁忌。

5)实验室检查急性妊娠脂肪肝者血小板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和红细胞中嗜碱性影点,尿胆红素阴性。

2.病毒性肝炎与其他黄疸病症的鉴别

(1)妊娠剧吐引起的黄疸。严重的妊娠剧吐可引起肝损害,甚至肝坏死。患者出现黄疸,呕吐加重且不易控制,但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在补充水分、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后,病情迅速好转,肝功能可完全复原。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于中、晚期妊娠,病理见肝小叶中心或灶性淤胆,肝细胞无坏死或变性。临床表现先全身瘙痒,继而出现黄疸,无肝炎的全身和消化道症状。ICP主要影响胎儿的发育,会使胎儿窘迫、早产、胎死宫内及产后出血率增加。实验室检查呈阻塞性黄疸表现,早期血中胆酸值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黄疸。多发生于子痫前期重度。小动脉痉挛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肝脏供血障碍,肝内可见纤维蛋白栓塞和出血性坏死。黄疸随病情恶化而进行性加重,多伴肾功能障碍或衰竭,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一旦妊娠结束,症状可迅速缓解。HELLP综合征是其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故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应常规检查血小板和肝功能。

(4)肝外胆汁淤积症引起黄疸。主要由各种导致胆道阻塞的疾病引起,如胆石症、胆管炎、胆管粘连及胆道蛔虫症。临床主要表现有上腹阵发性绞痛,伴乏力、尿色深、粪色淡,有炎症时伴寒战发热、血象升高等。既往多有同样发作史。解痉剂可使疼痛缓解。

(5)严重感染或败血症引起黄疸。结合感染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所见不难鉴别。

五、治疗

1.急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虽为自限性疾病,但孕妇病情往往较重,易发展为重症肝炎。故孕妇接触肝炎病毒后,应于2周内肌注丙种球蛋白3ml,一旦确诊,应立即收住传染科积极治疗。治疗的主要原则为保肝利胆。患者应充分休息,静滴葡萄糖液补充热量,给予足量维生素B、维生素C等保护肝细胞,给予维生素&促进凝血酶原合成。呕吐严重入量不足者,可加胰岛素1U于4~8g葡萄糖中静滴,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补钾。有黄疽者,可服用中药茵陈汤或清开灵液静滴。注意避免使用损害肝细胞或不利于胎儿的药物’慎用抗病毒药。加强胎儿监护,预防早产。临产后,应缩短产程,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2.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病情变化迅速,需用专人护理,严密观察,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同时,尚需注意神志和运动异常、气味、巩膜和肤色,监测肝肾功能、血氨浓度、水电平衡和凝血功能等。应予低蛋白、低旨肪和高糖类饮食,进食困难者可鼻饲,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1)积极保肝治疗。

1)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和维生素C,使每日热量达6278.8J以上,同时口服或注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1等。

2)可用高血糖素1~2ms和胰岛素6~12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2-3周为1个疗程,以促使氨基酸透过细胞膜及促进蛋白质分解。

3)人体白蛋白注射液:每周2-3次,5s/次,溶于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4)新鲜血浆: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同时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及某些免疫因子。

5)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每日40ml溶于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胆红素,使黄疸消退。

(2)抗病毒药物。可用干扰素。

(3)防治肝性脑病。

1)注意饮食与通便: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应<0.5g/kg,降低脂肪,增加糖类,使热量维持在6278.8J/d,并予大量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和毒素的吸收,出现便秘应及时使用轻泻剂(如镁乳)。口服新霉素或者甲硝唑抑制大肠杆菌,减少游离氨及其他毒素形成。酸化肠道以减少氨的吸收,可口服乳果糖10mg,每日3次;或用白醋30ml加生理盐水60-100ml保留灌肠。

2)支链氨基酸: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支链氨基酸减少和芳香氨基酸增多有关,支/芳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可用6-氨基酸-520,每次250ml,与等量10%葡萄糖,内加L-乙酰谷氨酰胺50008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2次,如神志基本清醒,则改为每日1次,至完全清醒,疗程一般5-7d,以后改14-氨基酸-800,每日500ml巩固疗效。

3)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20mg静滴,每日1-2次。左旋多巴可以拮抗胺类物质,解除神经传递的障碍,恢复正常神经传递功能。卡比多巴能减低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