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2936000000031

第31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

(二)诊断

本症主要靠B超检查诊断,关键是在检查中仔细观察两个胎儿的解剖结构是否正常、外表是否完整,并可以通过B超来判断胎儿联体的部位与类型。通常,联体的部位越多,越容易诊断。典型的超声图像为:①两个胎儿失去各自正常的解剖图像形态,如并头、并肢体、单心脏、脊柱过度弯曲等。②两胎儿在宫内的位置比较固定,无论怎样翻动产妇的身体,两胎儿的体位始终不变。③两胎儿的某一部位,如胸部、头部、腹部等相互联结。如判断困难,可以进行多次B超检查,如两个胎儿的相互位置关系恒定不变,始终如一,基本可以诊断。有的早期病例也可以通过B超诊断,对有以下特点者,应高度怀疑:①超声最早发现单羊膜囊双胎。②两个胎儿很靠近。③当妊娠10周后、羊膜腔较大时,就可观察到两个胎儿的相连部位。对有上述三种特征者,应定期追踪。尽管联体双胎的发病率极低,我们也应对双胎妊娠者高度警惕,定期追踪观察,以免漏诊。

(三)治疗

一旦发现为联体儿,应尽早终止妊娠。足月联体双胎难以阴道分娩,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联体双胎连接的范围越广,涉及相连的脏器就越多,预后也就越差。足月联体双胎者阴道分娩风险太大,可以引起子宫收缩不协调,导致子宫破裂。如为头部相连,两个胎儿的肢体通过软产道非常困难,阴道分娩可以引起软产道严重裂伤,并由此引起一系列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产科严重并发症。如为胸部、腹部或其他部位相连,胎头碰撞,亦无法从阴道分娩,阴道助产只能对软产道造成严重的损伤。所以,不管是否进入产程,足月联体双胎还是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较安全。对于那些早期发现未足月的连体胎儿,必须终止妊娠。是给予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还是剖宫取胎,应慎重起见。我们应以损伤母亲最小为原则充分评估胎儿的大小对软产道的损伤,酌情处理。

§§§第六节急产

急产系指初产或经产妇产程进展异常迅猛总产程不足3h。因产力强常导致发生软产道损伤、大出血、新生儿窒息或颅内出血。

一、概述

(一)病因

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分娩是否顺利的主要因素。若产道和胎儿因素均正常,则子宫收缩对于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起决定性作用。正常子宫收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 子宫体部不随意肌节律地阵发性收缩,每次宫缩由弱到强,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胎盘血供恢复,保证胎儿供氧,因此正常宫缩不会发生胎儿缺氧。

2.对称性和极性 宫缩始于两侧子宫角处(起搏点),先向子宫底中部集中,然后向下段扩散,约在15s可遍及全子宫,协调一致。收缩力从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正常宫缩的对称性和极性有利于迫使胎先露下降。

如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收缩力过频,10min内可有5次或5次以上宫缩,过强宫缩使羊膜腔内压力大于7.5kPa(50mmHg),若头盆相称,子宫颈口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开全,产程进展迅猛,分娩可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足3h,成为急产。急产多见于经产妇。

(二)病情分析

1.对母体的影响

(1)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迅速进展时,宫颈、阴道,特别是会阴来不及扩张而易发生撕裂伤。

(2)站立性分娩偶可见子宫内翻。

(3)产程过快,来不及消毒接生,导致感染。

(4)产后因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发生产后出血。

2.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1)过强、过频宫缩使胎盘血循环受阻时间过长,胎儿在宫内缺氧,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2)胎儿娩出过快,胎头原来在产道内所受到的高压突然解除,不易适应,导致颅内血管破裂,颅内出血。

(3)来不及接生,新生儿坠地引起骨折、外伤等。

二、诊断

(1)有正常的性、称性和性。

(2)子宫收缩过频、过强,10min内达5次或5次以上。

(3)总产程不足3h。

三、治疗

(1)凡有急产史的产妇,尤其是胎先露较低者,离预产期1~2周,不宜外出远走,有条件应提前入院待产。

(2)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进展迅猛者避免灌肠,提前做好接产准备。

(3)接产时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和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4)产后立即检查会阴、阴道、宫颈有无裂伤,如有应及时缝合。

(5)产后常规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发现不全,及时处理。

(6)如属未消毒接生,应给母、儿抗生素预防感染。

(7)急产儿按高危儿加强护理,包括保持安静,延迟开奶,肌内注射维生素K,以预防新生儿烦内出血。

§§§第七节滞产

滞产系指总产程超过24h,特点是产程进展异常缓慢,或在产程进展某一阶段停滞不前,产妇由于长时间疲劳无力,导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或胎儿死亡。

一、概述

(一)病因

(1)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如骨盆狭窄并发产力异常,胎位异常或胎儿异常均易并发产力异常,造成难产。

(2)难产未能及时识别并正确处理,致使产程延长超过24h,造成滞产。

(二)病情分析

1.滞产原因 滞产常常是以下4种异常临床所见的结果。这4种临床所见,可以单独存在或合并存在。

(1)产力:主要是宫缩力不够强,不能使宫颈进行性展平和扩张。

(2)在第二产程,产力产生的强度不足以克服骨产道及产道软组织的阻力。

(3)胎位异常和胎儿异常以至宫缩未能将胎儿从产道内适时排出。

(4)产道异常造成产道梗阻,妨碍胎头下降。

2.对母体的影响

(1)产程延长常致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少致使疲乏无力,严重时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致产妇衰竭(脉快,肠胀气,排尿困难)。

(2)易发生胎膜早破或产程长,多次肛查或阴道检查,易引起产后感染。

(3)合并宫缩无力,引起产后出血。

(4)少数病例因胎头长时间压迫软组织,引起软组织缺血坏死,形成生殖道。

3.对胎儿、新生儿影响

(1)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一产程后期或第二产程期间,胎头在盆底长时间受压,增加缺氧机会。现代产科观点认为这是一种非机械性创伤,与机械性创伤(由阴道手术助产引起)一样"同样应视为产伤,严重时同样可造成新生儿头颅和颅内损伤出血。

(2)胎儿在已有非机械性创伤的基础上,常常更易并发机械性创伤,严重威胁胎儿健康及生命。

二、诊断

(1)有发生难产的原因。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

(2)出现异常产程图。产程于某一阶段停滞,如出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等。

(3)产程延长未能及时处理,致使总产程超过24h。

(4)病情危重指标。①宫缩无力,胎心慢,产妇有衰竭征象。②产后出血多,甚至休克。③软产道裂伤,出血。④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

三、治疗

(1)对滞产病例,首先做详细的腹部检查和阴道检查,注意宫缩、胎心,产程进展到何阶段,破膜与否等情况。

(2)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孕龄、胎儿存活否,有无头盆不称,有无先兆子宫破裂,宫内感染等综合考虑。

1)胎儿存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宫口开全者,阴道手术助产(胎吸或产钳);宫口未开全,胎儿未入盆或刚入盆,先露位置高或胎头变形明显,估计阴道助产有困难,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胎儿已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尽量阴道分娩;如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不宜进行任何阴道操作,剖宫产结束分娩。

3)滞产病例阴道手术助产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包括宫颈、阴道和会阴。适时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新生儿按高危儿加强护理,保持安静;延迟开奶,静脉补液,维生素K15mg/d肌内注射,预防颅内出血,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