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294300000024

第24章 虢季子白盘—三代齐心,慧命永存

发现地点: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

发现及发掘时间:道光年间,具体时间不明

距今年代:2800多年

考古地位:是研究西周晚期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及西北地理的重要史料

三代齐心,慧命永存

相传,虢季子白盘是在道光年间出土,但其具体出土时间和出土过程都已经不清楚,故事只能从道光年间的眉县县令徐燮讲起。徐燮本是常州人,在经过陕西省的一个村庄时,他偶然发现一户农家用来盛水的水槽非常特别,竟是一个大铜盘,徐燮就花钱买了下来,在卸任时还令随从把铜盘运回了常州老家保存。后来,太平天国运动掀起,铜盘落入了镇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手中。同治三年四月,淮军将领刘铭传部攻入常州,驻扎在护王陈坤书府内。这时候的铜盘,已经被人当做马槽用了。

一天夜里,万籁俱寂,刘铭传正在灯下读书,却听到外面传来极有穿透力的金属叩击之声。出于军人的敏锐和责任感,刘铭传当下就提灯寻找声音的来源。当转到屋后的马厩时,他发现原来是马笼头上的铜环与马槽碰撞发出的声响,但这声响清脆悦耳,非同一般,且马槽硕大,槽壁厚实,在烛光中更显深幽。刘铭传认为此马槽绝非寻常之物。第二天,遂命马夫刷洗干净,只见马槽外壁满布纹饰,四边各有两个兽首衔环;重要的是,其内底还刻有长篇铭文,字体优美工整,确为宝物。刘铭传随即派人专程运回合肥老家,并在老宅中为虢盘特建一亭取名“盘亭”,专门珍藏此宝。

后来,刘府藏有宝盘的消息传了出去,很多达官显贵想要一饱眼福,但都被刘铭传拒绝了,这些人里面还包括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开始,翁同和出重金购买此盘,被刘铭传婉言谢绝。后来翁同和甚至想把女儿嫁到刘家,企图借联姻获宝,还是没有成功。翁同和因此怀恨在心,故意在皇帝面前说刘家府第竟然和宫廷雷同,有欺上之嫌,导致刘铭传被光绪撤职罢官,后去世。到清末民初之际,时局动荡,地方官独霸专权,横征暴敛,虢季子白盘也经历了十分坎坷的命运。1933年至1936年,刘镇华任国民党安徽省主席。他早就听说过刘府的虢盘,但苦于没有机会见到。主持安徽政务期间,他先后多次派人到刘府搜劫,因刘家已有准备,均未得逞。 

抗日战争时期,合肥沦陷,日寇强抢豪夺,无恶不作。刘家后人只得将虢盘重新入土,深埋丈余,其上铺草植树。而后举家外迁,有的上了抗日前线,有的远走他乡。日寇在刘家掘地搜索三天,一无所获,最后纵火烧毁30多间民房而去。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和肥西县长隆武功又以高官、厚禄、重金进行诓骗,企图得到虢盘,但遭到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的拒绝。李品仙恼羞成怒,遂派人把刘家掘地三尺,又派一营兵力驻扎刘家,刘家后人不堪其扰,只得再一次背井离乡。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刘肃曾全家才把埋藏了十四年的虢盘挖出来,献给了国家。当时的皖北行署为刘肃曾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宴,奖励大米五千斤。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也发来贺电:“国宝归国,诚堪荣幸!”1950年1月,虢盘在合肥古教管台公展一月,轰动全城。1950年2月,刘肃曾在皖北行署人员的陪同下护盘进京,受到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亲切接见,文化部还颁发了褒奖状。3月3日,在北海团城承光殿举办了虢盘特展,郭沫若、沈雁冰、马叙伦、郑振铎、陈叔通、范文澜等国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人前往参观,都对国宝之精美赞叹不已。在当晚的宴会上,郭沫若先生挥笔赠诗与刘肃曾:

虢盘献公家,归诸天下有。

独乐易众乐,宝传永不朽。

省却常操心,为之几折首。

卓卓刘君名,诵传妇孺口。

可贺孰逾此,寿君一杯酒。

至此,虢季子白盘已与刘家结缘86载,传四代人,最终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被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关于虢季子白盘

盘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西周至战国时期,流行盘与匜(yí)配合使用。《礼记·内则》中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意思是说,贵族在行礼仪时,往往用匜浇水洗手,用盘承之。铜盘最早见于商代。现存最大的铜盘即为虢季子白盘,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是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虢盘形制硕大奇特,像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浴缸,其边长为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重达2155公斤,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该盘为矢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避免了器物的粗笨感;盘的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四壁还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

最体现虢盘价值的是其内底的八行铭文,共111字:

唯十有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宝盘。

丕显子白,庸武于戎工,经纬四方;搏伐严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

桓桓子白,献酋于王。王孔嘉子白父。王格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有光。

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铭文大意为:周宣王12年(公元前816)正月,西虢国君季子白奉周天子之命出征,大获全胜,宣王在镐京祖庙宣榭宫中为其设宴庆功,并赐给季子白宝马良弓,彤饰锦旗,还委以代天征讨的重任。季子白因而特作此盘传流后世,永志纪念。铭文中所记史实可以与《诗经》相印证,从中能够看出当时西虢君主作为周室卿士,辅弼王室,屏藩边防的强盛状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铭文字体端庄,圆转周到,可看做先秦书法的代表作。 

附:虢国墓地

西周初年,武王、成王时曾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国,周文王弟被封在东虢、西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春秋初年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墓地,出土的一些铜器上有“虢太子元”、“虢季氏子段”等铭文。经研究,上村岭为西虢国君及贵族墓地。1990年,在此又发现了几座墓,出土的许多铜器上镌有“虢季”字样的铭文,进一步表明这里就是虢季氏的家族墓地。而“虢季子白”就是虢国始封君的同宗后人。

三门峡虢国墓地经两次发掘,发现了250余座贵族墓葬,其中包括两座国君墓、一座国君夫人墓、两座太子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万多件。例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1999年,在三门峡市西南李家窑发现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虢国墓地与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