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美的执意追求,是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作为人类高级情感的美感活动,始终是推动服饰演变的心理动力,与那些政治风潮、名人推崇,或战争原因引起的服饰运动相比,这种动力作用无疑是永恒的。
服饰美感概述
一、什么是服饰美感
服饰美感是人对服饰美的心理反映。它是人根据美的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服饰进行审视、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一件我们觉得美的服装,不仅百看不厌,而且还千方百计想进行仿制,与此同时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满意之情,这种体验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实际上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服饰美感。
(一)光夫穿西装美不美?
1984年底至1985年初,随着中国大陆各地电视台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许多城市出现了“光夫衫”热。剧中男主角光夫的服装款式,引起了中国青年人的极大兴趣,他们争相购买,设法仿制,光夫衫很快流行开来。无独有偶,就在这个时间,一股来势凶猛的西装热也在全国掀起。大概是它们相互碰撞的结果吧,有人为此跑去请教服装设计师李克瑜国际芭蕾舞比赛服装设计奖获得者,见《健康之友》1985年第1期。同志:“光夫为什么不穿西装?”回答是精彩的,李克瑜说:在剧中光夫的身份是大学生,出现的场合又大多是野外,农场、课堂、实验室、网球场;再者,光夫是一个开朗、活泼、喜好运动的年轻人,在这些场合,如果穿一身西装,反而会使人感到不相称,而那些编织新颖的毛衣和大方的猎装、茄克衫,则更好地衬托出他的性格,表现出特有的风度。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光夫出席有必要穿西装的场合,象他这样英俊潇洒的小伙子,穿上合身的西装也一定是美的。而按照电视剧中情节、光夫的角色和身份,让他穿西装就未必合适。难怪在长达20多集的剧中,光夫没有穿过一套西装。
客观事物的美感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它牵涉到美感产生的深层机制问题。它是美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和斯芬克斯之谜,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企图解谜的诸多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形成了许多不尽相同的学派,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和情绪的认知生理结合理论,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二)森林中的熊和动物园铁栅栏里的熊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M.B.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强调了情景评价在情绪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她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人在森林里知觉到一只熊,产生恐惧的情绪,导致逃避行为;当人在动物园里知觉到—只关在笼子里的熊,毫不畏惧而且欣赏。从而,她认为情景——评估——情绪,是人们产生情感反应的基本程序。据此推测,如果光夫脖系领带、西装革履出现在剧情中的网球场上,恐怕留给观众的印象不会是一位爱好体育、喜欢运动,随和而富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形象。因为他的行为有悖于剧情发展,哪有美感可言呢?
1962年,美国心理学家S.沙赫特和J.辛格在阿诺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情绪唤醒模型”。该模型揭示,情绪发生过程来自于环境信息输入,包括需求、意向在内的内部认知模式和生化激活系统的生理状态这三部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三种因素互相配合与协调,则是情绪激活的关键。
例如,一位做母亲的妇女在商店里看到了一件童装,童装的色彩、款式对妇女的作用,可以看作成是信息输入。输入的信息只有同这位妇女的经验、需要相吻合,才有可能调动她的情绪变化,引起她体内的神经生化系统的反应,从而导致体验上的情感,获得美的反映。妇女的经验和需要,可以看作为她的内部认知模式,神经生化反应看成是生理状态。这种认为情绪是由情景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三种成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理论,称之为认知生理结合理论。必须指出,美感虽依赖于生理快感,但它却受意识调节,由以往经验参与的心理体验,属于理性化了的快感,因此,美感中的快感是超越于生理快感之上的高级快感。
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和情绪认知生理结合理论
侧重点虽有所不同,结论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它们却是相通的,那就是人的认识和他过去的经验在情绪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包括情绪体验在内的人的美感活动,是受人的观念支配的。美感活动是观念,认识指导下的内心体验过程,服饰美感则是人的审美需求和服饰审美标准之间的统一。
二、个体服饰美感发展
(一)个体服饰审美需要的产生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没有例外,人人都需要美,追求美,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性质。婴儿呱呱坠地不久,就知道好看的,不好看的;好看的衣服她要穿,不好看的衣服她不肯穿,这似乎又是天生的。凡做母亲的大都遇过这一类情形。
1.婴儿情绪发展
为了认识个体服饰审美需要的变化规律,很有必要对婴儿情绪发展规律作一番探讨,图2—1是图2—1婴儿在头两年内情绪不断分化的图示美国心理学家布里奇斯对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结果,婴儿年龄是从出生到24个月。布里奇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初生儿对身体内外刺激,只有一般泛化的反应,反应是以全身激动的方式出现。3个月内,开始从激动状态分化出苦恼和愉快两种基本情绪。接着又分别从3个月以后和6个月以后,在苦恼、愉快的基础上开始分化出愤怒、厌恶、恐惧、高兴、喜爱、欢乐等不同情绪。在62名被观察对象中,情绪表现内容都因人而异,例如,被猫抓过的小孩,再看见猫就吓得躲开,出现消极反应的一类情绪。没有被猫抓过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喜欢去摸,表现出肯定反应的一类情绪。在这些简单情绪发展中,个体后天获得性经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服饰审美需要
服饰审美需要是在情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活动。情绪是较多地与个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而感情则是同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与情绪体验相比较,情感体验是属于更高层次上的一种体验。因此,和服饰美感联系在一起的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属于精神需要范畴,侧重于服饰社会性功能满足的追求,例如,对服饰的美学价值、服饰的象征意义等等方面的要求。服饰审美需要来自于后天的生活实践,而不是天生的。从小孩要挑选漂亮衣服穿开始,一直到成年男女设法用服饰来美化自己,都是在环境影响、文化教育、民族传统、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下慢慢地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审美标准,一步一步完善自己具有相对稳定特点的审美情趣。
(二)个体服饰审美需要的发展
1.始于实用,高于实用
人作为个体而言,他的服饰审美需要起始于实用,这是对服饰自然功能即一些保护性功能方面的需求。在个体还很幼小的时候,这方面的需求是模糊的,不一定有明显的直接表现,例如,婴儿受冷,穿着太硬的衣服感到不舒服,都以哭闹、睡不安稳这一类间接表现作出反应。这方面的需求表现还是被动的,一般是由成年人代为表达并给予满足。例如,母亲感到孩子冷或热了,给孩子添减衣服,是通过母亲的猜测了解婴儿的要求的。
婴儿对服装模糊,被动的初级需求,看上去是多么的原始,简直是微不足道,然而,恰恰是这种渺小得可怜的服饰需求,成为一个小生命服饰审美需求的开始。它虽然稚嫩,却“目的”明确,一开始就指向服饰的保护功能;它弱小,然而却十分顽强,一出现便充满活力,显示出勃勃生机。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人类审美起源时指出:“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但是,一定的东西在原始人的眼中一旦获得了某种审美价值之后,他就力求仅仅为了这一价值去获得这些东西,而忘掉这些东西的价值的来源,甚至连想都不想一下。”见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第145页。
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从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属于本体感觉范围的快乐情绪,到4岁前后逐步学会“察颜观色”,判断别人的情绪变化。这样就为儿童的审美需要发展准备了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儿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时,少不了得到别人的赞扬,在赞扬声中儿童内心感到高兴,表示满意。或许就是孩子的母亲,一开始便充当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美学教师,以自己亲昵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教育孩子懂得了什么衣服是美的,什么衣服是不美的。儿童的服饰审美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审美需求由开始的原始状态,转向对美的追求,逐渐发展为带有美学意义的审美活动。始于实用又超越纯实用内容的审美需求,在儿童身上出现并且开始向高层次需求发展。
2.服饰审美需求的深化
儿童身上出现的审美需求,好象是沿着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朝着日益深化的方向又重新走了一遍。普列汉诺夫描述了这个过程,他说:“不能认为,野兽的皮,爪和齿最初之为某种人所喜欢,单单是由于这些东西所特有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不……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美的感觉。”见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第145页。
儿童的服饰审美需要,在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在儿童自身的实践生活中,由开始因为美丽的衣服吸引他要穿,发展为想使自己漂亮一些而要穿美丽的衣服。这是儿童服饰审美需要发展中的一次飞跃,意味着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服饰审美需要由某件具体衣服的直接满足,改为转向以美化主体为目的,指向概括意义上的带有普遍性质的任何装饰品,并在不断充实美化内涵的条件下,使审美需求向成人化靠拢。
服饰审美特点和规律
一、服饰审美活动的特点
因为人的经历、学识水平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或者因为所处的时代、民族和个人社会地位,职业上的差别,每一个人的具体审美标准有所差别是很自然的。然而,能不能说由于以上差别存在,人们的服饰审美标准就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相对稳定的范围呢?那也不尽如此。这表现在服饰审美标准的特征上。
(一)时代性
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相对统一的服饰特点,反映了人们当时在服饰审美标准上的一致性。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战国时期,女子以苗条、修长为美,小袖短襦,细腰曳地长裙盛行。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的鼎盛时期,日益频繁的民族交往给传统服饰的改革创造了外部环境条件。“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指当时服饰吸收外族习俗而出现的“袒胸”变化。经济腾飞、百姓富足的生活形态产生了以富态丰腴为美的审美情趣,衣服讲究华丽,喜爱红色。精致的首饰,新异的发型被妇女广泛采用。在周昉的《纨扇仕女图》中,个个美女体态丰腴,而那宽袖拖裙、别致发型配上金风琥蝶的头饰,又使她们丰腴体态增添了许多妩光媚彩。难怪诗人写下了“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红裙”(杜甫)、“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白居易)的绝代妙句。
图2—2洛可可款式
在16世纪,整个欧洲大陆欣赏西班牙宫廷服,这种服装款式在男女服装中都有夸张装饰的衬垫物。女服上身呈倒三角形,裙子是用轮骨撑起来的圆锥体。衣领特别硬,又高又宽,为使领上衣裙挺括,不得不插入铁丝。过高过硬的衣领,竟然影响到主人低头喝汤,最后只得有意加长汤匙柄来解决矛盾。
到了18世纪,欧洲妇女开始喜爱细腰身大下摆裙服,这种被称作“洛可可”款式的裙子是用金属作骨架,穿上后活动极不方便(见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