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2961600000028

第28章 东亚(1)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7万平方千米。人口15亿多。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的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蒙古国家档案

国名:蒙古国(Monclolia)

首都:乌兰巴托

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

人口:256万(2005年)

民族:蒙古族占90%。其中以喀尔喀蒙古族为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0%。其他还有哈萨克人、杜尔伯特人、巴雅特人和布里亚特人等15个少数民族。

语言: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喀尔喀蒙古语为官方语言。

货币:图格里克国家地理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其东西长2368千米,南北宽1260千米,边界线总长度达8150千米。境内的东部地势多为丘陵和平原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800米之间。南部是地势比较低平的戈壁区。其中沙漠面积占3%左右。西北和北部地势高峻。多高山,主要有阿尔泰山、唐努山、抗爱山、肯特山等。其中以阿尔泰山脉为最高,最高峰是乃拉姆达勒山(即友谊峰),海拔4374米。蒙古国拥有哈尔乌苏湖、吉尔吉斯湖、乌布苏湖(蒙古最大的咸水湖)和库苏古尔湖(蒙古最大的淡水湖)。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和克鲁伦河。蒙古国面积在亚洲各国中居第七位,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温差大,降水少。天然牧场辽阔,占整个国土面积的83%以上,居世界第六位,人均草原面积列世界各国之首。森林覆盖率为8.2%。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多风暴和干旱是蒙古国农牧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害,是东亚寒潮的发源地之一。

囝蒙古国名的由来

国名源于族名。另一种说法是蒙古高原的鄂嫩河上有一蒙山,附近有条蒙河。生息在这一带的部落即称“蒙古”。蒙古意为“勇敢的人”。

首都: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北畔。海拔135米。乌兰巴托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乌兰巴托四面环山,图拉河从市中心流过。它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第一个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驻跸之处。1778年取名为“大库伦”,蒙语为“大寺院”之意。后来,将“大库伦”改为现名乌兰巴托(汉意为“红色的英雄城”)。乌兰巴托东西长,南北窄,面积2000平方千米。全市共分5个区。市内有许多高楼大厦和许多设备先进的工业企业。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左右。

朝鲜国家档案

国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The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Korea)

首都:平壤

面积:12.27万平方千米

人口:2314,9万(2001年)

民族:朝鲜族

语言:通用朝鲜语

货币:朝鲜元国家地理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东北与俄罗斯相接壤,北部与中国为邻。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全境多山,除中朝界山白头山外,还有金刚山、妙香山等。白头山主峰将军峰海拔2749.2米,是朝鲜第一高峰。平原较少。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80%。较大的河流有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全长795千米。其次是中、朝、俄交界的图们江,长520千米。此外还有大同江、清川江等。朝鲜矿产、水力、森林资源丰富。其中石墨、菱镁矿蕴藏量居世界前列,矿藏资源种类很多,被称作有用矿物标本室。此外,森林资源和珍稀动物丰富,主要有鱼鳞松、通古斯落叶松等植物,阿穆尔虎(东北虎)、朝鲜虎、梅花鹿等兽类。朝鲜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潮湿、暖和,春秋两季风和日丽。夏季降雨量占一年总降雨量的50%~60%,年平均气温10℃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为1000~2000毫米。

朝鲜国名的由来

历史上,朝鲜和韩国是一个国家。在朝鲜的《东国舆地胜览》记载:“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鲜”,故名朝鲜。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三韩时代,又借用中国历史上韩国的“韩”字。新国王朝时期改国号为“高丽”,意为“山高水丽”,这一国号用了近500年。直到1392年“朝鲜”国号又代替了“高丽”。1897年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1910年至1945年“韩国”与“朝鲜”混用。1948年9月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首都:平壤

平壤曾是京都,又名箕城、乐流、西京、柳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壤依山傍水,地势起伏,大同江穿流市区。平壤是朝鲜最古老的城市,古迹遍布,有象征着朝鲜人民英雄气概的千里马铜像、朝鲜革命博物馆、凯旋门、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解放塔、人民军烈士塔和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建筑物。

金刚山

金刚山位于绵亘在朝鲜半岛东部的太白山脉北部。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毗卢峰为最高峰,海拔1639米。根据地域特点分为内金刚、外金刚和海金刚。自然景物主要有:毗卢峰、万瀑洞、明镜台、百塔洞、万物相、九龙渊、上八潭、水晶峰、玉流洞、寒霞溪、十二瀑布、海万物相、金刚门、三日浦等。

北纬38度分界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根据当时美国和苏联达成的协议,以北纬38。为界,以南日军向美军投降,以北日军向苏军投降,这条美苏受降分界线于是成为日后分割朝鲜半岛的人为界线。三八线以北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南是大韩民国。两国在三八线两侧聚集了大量兵力。长期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位于三八线上的板门店成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谈判和交涉的主要地点。

韩国国家档案

国名:大韩民国(RepublicofKorea)

首都:首尔

面积:9.96万平方千米

人口:4725.4万(2005年)

民族:全国为单一朝鲜族

语言:韩语

货币:韩元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