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2963900000008

第8章 交往篇(2)

狼和羊

羊总想与狼和平相处,于是说:“我们之间何必相互仇视,和平共处不是更好吗?”狼振振有辞地回答:“不是我不愿意和你们交朋友,而是因为那些围在你们身边的恶狗,它们总是凶猛地朝我们狂叫。你瞧,我刚一靠近,它们就扑过来了,又叫又咬的,太没礼貌。这样吧,你叫它们走开,别老跟着你们,然后咱们立刻签订永远和平的条约。”羊听信了狼的话,把狗全部遣开,失去了保护,结果全都被狼吃掉了。

【人生智慧】

在危险的对手面前单方面取消防御,等于放下武器投降,这群可怕的笨羊就是最好的证明。敌人就是敌人,如果空凭言语就能打发,那么就不是敌人了。

弱者面对强敌时,常想摆脱危胁,以取得和解,然而解决的办法决不是妥协退让,那只能招致杀身之祸,会败得更快。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防备,以图反击。

狼和羊

一只羊经过山洞,发现有只狼躺在里面,原来它被猎狗咬伤,非常严重,无法动弹。狼又弱又饿,就肯请羊到附近的溪边给它取些水喝。狼说:“你就做点好事,给我点水吧,这样我就可以自己找些食物吃了。”羊回答:“你说得很好,等我给你取完水,我就成了你的那些食物了。”

【人生智慧】

山羊很聪明,不帮助受伤的狼,正是为了保护自己。像狼那样的人,平时做恶多端,别人避之都恐不及,当他落难之时,也不会有人愿意帮他,不管他是否会因此改过自新,恐怕都得不到谅解的机会。因为在别人眼中,他成了永远不可信的敌人,这个教训应当吸取。

被狗咬的人

有个人被狗咬伤,到处寻方问药。他的一个朋友知道了,前来探望,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可以这样,拿一片面包,沾上你伤口的血,喂给咬你的狗吃。”被咬的人听了这话,回答说:“别开玩笑了,这么做不是等于在鼓励它吗?恐怕全城的狗都会来咬我啦!”

【人生智慧】

被狗咬的人说得不错:给狗带血的面包,虽不是助纣为虐,但无异于火上浇油。有人受勒索,就给他钱说:“以后别再麻烦了。”其实这样麻烦更多,反将后患无穷,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勒索他。

向恶人示好,必将助长他的气焰,更加嚣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诚然,以德报怨,不计前嫌,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但也要有尺度,不要太过,否则会惹祸上身。

野驴和狮子

为了能够更容易地捕获食物,野驴和狮了缔结了互助条约,野驴跑得快,狮子有力量,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果然,它们很快就捕到了一份肥美的食物,由狮子来实施分配方案。它将食物分成三份,说:“我拿第一份,因为我是百兽之王;第二份也应归我,因为这是我们合作我所应得的,至于第三份嘛,我们可以公平竞争,不过你要是不赶紧滚开,把它让给我,你恐怕就要大祸临头,成为我的第四份美味了。”

【人生智慧】

野驴的选择有它自己的道理,狮子拥有很强的实力,与它合作自然实力大增,有好处可捞。但是依赖强权获利并非安全之策,因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根本无平等可言,你很可能成为被人利用的一方,结果吃了亏,也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狮子和海豚

狮子在海边散步,看见海豚从水中探出头来,于是建议和海豚结成联盟,共同对敌。它说:“在众多的动物之中,我们应当成为好朋友。因为我是陆上的兽王,你是水中的强者,咱们强强联手,必胜无疑。海豚听罢欣然同意。此后不久,狮子与野牛决斗,向海豚求助,海豚虽然没有推辞,但却力不从心,没法到陆上参战,于是狮子骂它背信弃义。”海豚说:“我的朋友,请别怪我,这都是上天的安排,它给我在海中畅游的权利,却没赋予我在陆地上活动的自由。”

【人生智慧】

朋友多固然好,因为他们不但提供友情,现实地说,可以提供不少方便。甚于友情,帮助朋友也是义不容辞的。

朋友可能是志同道合,也可以志趣各异,像海豚与狮子,一个在水中,一个在陆上,便是例证。基可是,友情的互助也是有原则的,一旦超出了原则的限度,一味地追求为朋友两肋插刀,不但救不了朋友(因为能力所限),反而害了自己,所以海豚所言颇有道理,值得回味。

生病的秃鹫

有一秃鹫得了重病,快要死了,它安慰母亲说:“您别难过,我立刻祈求神明保佑,也许会延长我的生命。”它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唉,孩子,哪一位神明你都得罪过,谁还会可怜你呢?难道你忘了,你总是去祭坛偷人们献给神明的祭品。”

【人生智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时到处树敌、得罪人,哪能在需要支援的时候得到帮助呢?

那只秃鹫,平时对神不尊敬,危难之时还指望神明保佑,未免可笑。因为平时人们不断烧香上供,神明都是爱理不理,又怎能向它大发慈悲,不遭到神的报复就已经算幸运了。所以平时不要轻易得罪人,积累一些善缘,这倒不是要他人给你多少好处,而是希望在危难之时能得到帮助,至少他们即使袖手旁观,也不至于落井下石。

狮子和野猪

夏季天气炎热,口渴的狮子与野猪同时来到井边饮水,因为都争着先喝,结果引起了一场恶战,打得难解难分。当它们累了停下来喘口气,准备恢复体力再战的时候,发现有只兀鹰正在远处等待,准备坐收渔人之利,吃战败者的肉。于是狮子和野猪停战讲合。它们都觉得,与其无谓牺牲,成了兀鹰的食物,不如和平相处,交个朋友。

【人生智慧】

狮子和野猪,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如果定要分出高下,很可能两败俱伤。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而相互残杀,谁也占不到便宜,反而让第三者得到实惠,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能够和平相处,共享利益才是明智之举。狮子和野猪还算聪明,及时停手,强敌当前,同仇敌忾,避免了败亡的厄运。

三个匠人

一座大城被敌人团团围住,准备进攻。城里的百姓聚集起来,商议如何防御,保卫城池不失。这时一个砖瓦匠主张用砖砂垒墙来做防御的材料,另一个木匠提出木材是最合适的防敌材料。 还有一个皮匠不同意他们的建议,他说:“我认为皮革才是最能自保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抵得上皮革,所以我不能同意你们的看法。”

【人生智慧】

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三个人都提出了与自己本行密切联系的主意,因而各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集体力量的强大。但前提是三个人都是皮匠,立场相同,因而能够团结一致。

而寓言中的三个人却都是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反映了他们的自私与本位主义,即使在城破人亡的危急时刻,仍为自己打算。其实,不妨从整体上综合考虑,这三个方法纵然不能单独对敌,如果三个方法并用,效果会不错。

丈夫和妻子

有个男人对他的妻子的言行感到不满,包括全家人都不喜欢她。丈夫想知道妻子在自己的娘家是否同样也不受人欢迎,就找了个借口,让她回娘家探亲。等妻子几天后回来时,丈夫问她呆得怎样,是否愉快,仆人们是否尊重她学问题。妻子说:“别提了,那些放牛放羊的人,居然讨厌我。”丈夫马上接着说:“放牛放羊的人早出晚归,根本没机会跟你见上几面,连他们都讨厌你,那么那些整天和你朝夕相处的人对你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人生智慧】

如果一个人的像故事中的妻子那样,就可悲了。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从他们那里能够得到丰富的反馈,来展现一个人的品质。所以要认识一个人,从他本那入手固然可以,但从别人那里侧面了解可能更有效果。

而且在观察方法上,不妨多观注一些细节,这下微小之处能告诉你很多东西。

两个旅人和斧头

两个旅人在路上,其中一个人发现一把斧头,他就说:“我捡到一把斧头。”另一个人不大满意,纠正道:“我的朋友,不是‘我’,而应是‘我们’捡到一把斧头。”没走多远,斧头的主人追了上来,离他们越来越近。捡斧头的人很不安地说:“这下‘我们’可糟了。”另一个又向他纠正:“还是改回以前的称谓吧,就像刚才那样,你应该说:‘我’糟了!”

【人生智慧】

朋友之间信守的原则应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这两个朋友却是自私了些,一个在捡便宜时只想独享,另一个在有麻烦时就要推卸责任,真难以相信他们俩怎能相安无事地相处在一起。

这样的性格,只愿共享乐,不愿共患难,是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友情的。

年老的狮子

狮子老了,又得了重病,躺在路边奄奄一息。不幸的是,野猪发现了它,就冲上来咬狮子,以报旧仇;狮子的敌人野牛也来了,用牛角恨恨地顶它。更倒霉的是,一头驴子见狮子毫无还手之力,也上前去用蹄子踢它的前额。狮子在死前慨叹道:“野猪、野牛这些强敌来期负我也还罢了,现在居然又受到驴子的侮辱,真是太可悲了!”

【人生智慧】

“虎落平阳被犬欺”,这正是狮子年老体病时的真实处境,真是英雄末路啊!不过这也许是报应,平时它倚强凌弱,弱小者敢怒不敢言,但却在心中积下深深的宿怨,于是等待有机会时就会报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野猪、驴子这些动物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也是不对的,因此要警惕你身边的这种小人!

驴子和影子

有个人要到外地去,雇了头驴自己骑在上面,由驴主牵着走。天热,太阳很毒,晒得人吃不消,于是旅客下驴歇息。他躲到驴的影子里遮避阳光。因为驴影子只能为一个人遮荫,驴主也想乘凉,于是他和旅客发生了争执。驴主说:“你只租了我的驴子,却没有租用驴的影子,所以你无权享用。”旅客则认为:“岂有此理,我雇了驴子,当然也就雇了驴影子,这是不可分的。”两个人争论不休,干脆大打出手。驴子却趁机逃走了,而那两个人还纠缠在一起。

【人生智慧】

驴子和驴影,这个问题好比讨论鸡和蛋孰先孰一般,难下定论。在这样的问题上争执实在太无意义,不注重驴子,他们俩却在影子上面下文章,未免本未倒置,结果为了影子,他们丢了驴子一个失去了谋生的驴子,另一个只有在太阳下走路,谁也没得到好处。

所以对于争论,最好能够和平协商,如果只顾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那么谁也得不到,为什么不能共享呢?

狐狸和樵夫

有只狐狸被猎狗追得走投无路,跑到正在砍材的樵夫身边,便请求樵夫帮忙替它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樵夫让狐狸藏在自己家里的茅屋里,狐狸便听他的话爬了进去,藏在屋子的角落里。过了一会,猎人带着猎狗追了上来,找不到狐狸,就向樵夫打听。樵夫嘴上说没看见,手却指着自己的茅屋向猎人暗示。猎人相信他的话,以为真的没看见,就到别处去追了。狐狸从屋中出来,也不向樵夫道谢就走,樵夫很不满,大骂狐狸忘恩负意,没有良心。狐狸回头对他说:“这难道怪我吗?应该好好想想你自己,如果你能言行一致,手势不违背自己的语言,我真地会衷心地感谢你。可是现在休想!”

【人生智慧】

难怪狐狸不领情,那位樵夫表里不一,表面上帮忙,暗地里却出卖它。

樵夫这样的人值得研究,在猎人狐狸之间他谁也不想得罪,既帮助狐狸,又暗示猎人,可是这么做等于得罪了双方,狐狸和猎人都受了欺骗,因而不会感激他,反而会恨他以这种出卖别人的方式来帮助别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鹧鸪、公鸡和捕鸟人

有个人以捕鸟为生,一天有位朋友来访。于是捕鸟人想款待朋友。请他吃饭,可是那天他没捉到鸟,就想杀了平时驯养用来诱鸟的鹧鸪。鹧鸪为了保命,就向主人哀求,细数自己的功劳,它说:“主人,别忘了平时我唱歌伴你入睡,捕鸟时我替你呼唤鸟群,要是没有了我,你下回如何张网捕鸟呢?”捕鸟人被说服了,就放过了鹧鸪,将目标改为一只刚长出鸡冠的小公鸡。小公鸡躲在巢里向他哀求说:“要是杀了我,以后谁来报告天亮?谁来唤您起床?谁来提醒您在早晨检查捕鸟机呢?”捕鸟人回答道:“你说得有道理,将来你或许很有用,可我现在就要你做贡献,招待我刚来的朋友。”

【人生智慧】

捕鸟人很讲义气,为了朋友他可以做出牺牲,而且不顾惜,很大方,这种朋友如果不是死要面子,就是极度慷慨。

鹧鸪与公鸡,对于捕鸟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生活中的现在和将来。他在两者的权衡之中,选择了前者,可他注重眼前现实,对未来欠考虑。追切的需要,令他不顾后果地做了不该做的事,杀掉了小公鸡,后果很快会在未来表现出来,给他带来麻烦。

狗和厨子

有一个富有家庭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许多亲朋友好友应邀参加宴会。主人的狗以为机会难得,便邀请另一条狗—它的朋友也来捧场。它说:“我们家举行宴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如果你来,肯定享之不尽。”这条狗应邀前来,看到大厅里盛大的场面,不禁高兴地说:“太好啦!这样的机会真是千载难逢,如果我能在这里饱餐一顿,就可以三天不吃东西。”狗高兴得摇头晃脑,想进去赴宴。不料厨子发现了狗,很讨厌它,便上前抓住它,把它重重地扔到屋外的硬地上。狗一跛一拐地逃走,悲哀地叫着。街上其它的狗听到叫声,围拢过来打探究竟,问它吃得怎样。那狗撒谎说:“太妙了,我喝多了酒,什么也记不清了,也记不清是怎么出来的。瞧,我现在身子还摇摇晃晃呢。”

【人生智慧】

有的人经常出现在名人聚集的地方,甚至比名人更频繁地露面、曝光,高谈阔论,自以为占了名人的光,所以自己成了名人。其实,在别人的眼里,他不过是在名人身边绕来绕去的一个小丑罢了,谁也不会看得起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是守本份好,何必贪慕虚荣非要挤进本不属于自己的群体呢?

小偷和公鸡

几个小偷在墙上挖了一个洞,钻进了屋子里,没找到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只公鸡,结果被他们提去。小偷回去以后,打算杀了公鸡,公鸡说:“我每天早晨都会啼鸣来唤醒人们起来工作,所以是很有用的,放过我吧。”小偷回答道:“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杀你,你一叫就唤醒了人们,岂不是坏了我们的事?所以决不能放过你。”

【人生智慧】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对立面:“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彼此水火不容。这就要求人有鲜明的爱憎立场,要么坚持这一边,要么坚持那一边,并做好为之牺牲的准备,就像那只被偷的公鸡一样,坚持原则只能如此。”

狮子、熊和狐狸

狮子和熊同时捉到了一只羊羔,为了争夺所有权发生了争执。它们斗得很凶,最后两败俱伤,都累倒在地上。一只狐狸已经在旁边观望了许久,此时见狮子和熊都无力地瘫倒在地上,羊羔抛在一旁,还是完整的。于是狐狸上前拖起羊羔逃走,捡了个大便宜。狮子和熊无力追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互相哀叹:“我们都错了,斗争的结果谁也没有得利,反倒给狐狸以可乘之机。”

【人生智慧】

这则寓言与中国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很相似。为了一点利益,两强相争,第三方得利,这对争执的双方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对待有争议的利益,想要独占是很困难的,用协商的办法来分配才是上策双方保持协商,各让一步,应当可以得到满意结果。倘若一意孤行,一心想得到全部,结果只能是全部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