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
2964400000005

第5章 阳光男孩(2)

桃树开花了,很像雷正兴的笑脸,也像冯健的笑脸。这不,冯健又到县委来了。这一次,雷正兴还帮着她提行李呢!姐弟俩见面,话匣子一打开,就难以收拢。冯健说:“小雷,我真为你高兴,不仅入了团,还评了工作模范!”雷正兴很谦虚:“健姐,和你比起来,我就差远啦!你当选了共青团‘三大’的代表,又要进京见毛主席啦!”“这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是呀,县委的人都在说,张书记对你和我有些偏爱。我看—”“我看,这是事实。离开会还有一个星期呢,张书记就要我住到县委来做准备。”“那当然,那当然。你是全湖南省共青团员的代表,责任重大,不好好准备还行?”“我住到县里来,又要麻烦你了。”“小弟为姐姐服务,应该的。再说,我是共青团员,你也代表了我呀!”

二人说着话,就进了雷正兴的宿舍。雷正兴把冯健的行李放在自己床上:“健姐,你就睡我的床,我到办公室挤两天。张稀文刚结婚,让他回家去陪老婆吧!”冯健打量周围的环境:“小雷,你想得真周到。嚯!这么多书!”

冯健立刻贪婪地翻阅起来。她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抬头看见一只土瓦罐里插着一束红花草:“咦,你也喜欢红花草?”雷正兴回答:“是呀。红花草,既是花,又是草,命贱!农民秋后割了晚禾,把种子撒在田里,任你严寒霜冻,人畜践踏,它都不怕。春天来了,只要给它一点雨露阳光,它就灿烂辉煌。”两人一边说话,一边检查冯健上北京开会要带的东西,发现填表上报的照片忘了拿。雷正兴比冯健还要着急:“那怎么行!明天我帮你到西塘去取!”冯健爱怜地望着这个阳光男孩:“看你!那么性急,县里天天有人去西塘,只要捎个话,让小弟给我送来就是。你工作那么忙,用不着去跑一趟。”

果然,第二天,冯健12岁的小弟,冒着倾盆大雨给冯健送来照片。小弟浑身透湿,照片也湿了。冯健帮弟弟脱下湿衣服,雷正兴找出自己的干净衣衫给他换上,然后端进一盆炭火,把湿衣服靠在椅背上烘烤……冯健感激地注视着手不停脚不住的雷正兴。小弟穿着并不算十分肥大的衣服,也怯生生地望着这位头一次见面的小雷哥哥。雷正兴的第六感觉,发现这姐弟俩在看他,便回头对两人一笑,很快又出了门。正当冯健送小弟回去时,雷正兴从食堂打来三个人吃的饭菜:“吃饭,吃饭!小弟弟,走了那么多路,肚子一定饿了。快吃饭。”一直没开口的小弟,吃饱了肚子,突然说了句:“小雷哥哥真好!”冯健感慨更深。她想:弟弟比雷正兴小,平时不爱讲话,他开口说这句话,真是金口玉牙。事实也真是这样。冯健在县委住了几天,亲眼见到:不管什么人,只要和雷正兴一接触,就会觉得他“真好”!雷正兴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打水、扫地、传话、传递文件、照应来访者、照顾张书记,晚上还到夜校学习。他总是乐呵呵地跑来跑去。

望城县境内有条沩水河,每当暴雨降临,就会泛滥成灾。这时候,抗洪抢险就成了县委机关的头等任务。年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跟在洪水后面跑,治标不治本,总不是个办法。县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彻底根治常年危害人民的沩水河,为人民造福。在团山湖畔的杲山庙成立了治沩工程指挥部,副书记赵阳城坐镇指挥。全县人民都行动起来了。办公楼的房檐下,挂着大横幅:“根治沩水河围垦团山湖为人民造福”。墙上、过道贴满了大红的决心书、申请书、请战书。其中,最醒目的一张,就是雷正兴的:要求到根治沩水河的第一线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成长!

张书记把雷正兴找来,对他说:“治理沩水河,很重要。赵书记在那里担任总指挥,他担子重,身体又不好,把他累垮了可不得了。你要求参加治沩工程,热情是好的。但县委派你去,主要是给赵书记当公务员,把赵书记照顾好。”张书记比赵副书记年长,很了解自己这个年轻搭档的脾气:千钧重担压给他,这个燕赵大地出来的汉子,也不会弯腰。干起工作不要命!当年打太原的雄风犹在。

雷正兴带着张书记的嘱托,奔赴工地。沩水河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雷正兴见到赵阳城时,赵阳城面容憔悴,嗓音沙哑。他接过雷正兴的介绍信:“小鬼头,风风火火的,还真的来了。”等看完介绍信,就火了,“什么?这个老张,说我身体不好,把他的公务员派来照顾我?乱弹琴!我又不是小孩!要什么照顾!雷正兴,我给你说句实在话:我欢迎你来工地。但指挥部不要公务员,我这个总指挥也不要公务员,你要愿意干,就留下来当通信员,不愿意干,就回机关去。”

雷正兴傻眼了。没想到是这样,他也急了:“我,我是来参加治沩工程建设的!我不回去!”“那就当通信员。这么大的工程,指挥部里不能没个发通知、送文件、守电话的人。”

雷正兴想:通信员就通信员!只要留下,张书记交代的任务照样能完成,便满口答应:“请总指挥放心,让我干什么都行!做个螺丝钉是不该讲价钱的!”赵阳城一脑子的治沩工程,一下子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什么螺丝钉?”雷正兴憨厚地一笑:“革命的螺丝钉。党把它拧在哪里,它就在哪里起作用。”赵阳城拍他一掌:“你这个比方打得好!”

雷正兴在工地忙开了。也是和在县委一样,什么都干!很讨人喜欢。一天傍晚,沩水河乘着呼啸的寒风和倾盆大雨带来的山洪,再次朝两岸泛滥。洪水向十婆桥附近堆积如山的水泥、木材逼近。指挥部紧急动员抢运物资。雷正兴冲在最前面。赵书记发现了:“小雷,不是叫你和她们一起看家吗?”雷正兴乖乖地停下,回到电话机旁。越想越不甘心,乘两个女的不备,抓过一件雨衣,就跑了。雷正兴冒着刺骨严寒,涉过齐腰深的洪水,向远处人声喧腾的十婆桥前进。

十婆桥如山的器材被抢运完了。

全身水淋淋,冷得发抖的男人们回来了。不一会儿,指挥部内就是一派大战后的休憩场面:横七竖八躺满了人,晾满了衣服,炭火微微,水壶冒着热气。雷正兴牢牢记着自己的职责,搬把椅子,坐在办公桌旁,守电话。同时,兴致勃勃地打开一本书:《牛虻》(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7月的版本)。

沩水河风平浪静,东方现出曙光,雷正兴合上书,走出杲山庙,迎着初升的太阳舒展双臂。

治沩工程胜利竣工,雷正兴被评上了“治沩模范”。

那是一段如火如荼的日子。治理了沩水河后,紧接着就筹建团山湖农场。县委机关大院,贴着一张用红纸写的醒目“通告”:那是县委机关团支部,为响应团县委号召“积极捐献,购买一台拖拉机,为农场献礼”而公布的捐款名单,雷正兴最多:20元。

冯健来县里买兽药,三脚两步就拐到县委来了。正巧碰上雷正兴。她指着墙上的“通告”,关切地问:“小雷,这是你一个月的工资啊!全捐出去,不吃饭啦?”雷正兴回答:“工作一年多,就节余这几个钱,如果节余再多些,我也会捐献的。”冯健点点头。她实在太喜欢这位质朴过人的弟弟了。

两人来看望张书记。张书记见到他喜爱的两个年轻人,格外高兴:“冯健呀!你的这个小雷弟弟干得不赖啊!”冯健说:“张书记,我都晓得了。”“他在拼命追赶你啊!”“他将来肯定强过我百倍!”雷正兴连忙表态:“健姐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张书记欣赏着这生龙活虎的一对金童玉女,眼光里露出几分慈爱:“你们互相学习嘛!”

开春,望城田野上的红花草展现蓬勃生机,报春的燕子上下翻飞,雷正兴在田塍路上激动地奔跑,要追过他脚下湘江的激流。他有个天大的喜讯,要去告诉冯健。到了西塘养猪场,他兴奋地大喊:“健—姐,健姐!”冯健从猪舍里伸出头来:“小—雷,小雷,我在这儿!”雷正兴跑到她身边停住,气喘吁吁。冯健问:“看你,跑得这么急,有什么高兴的事吗?”雷正兴说:“有,有!好消息!好消息!我就要成为全县第一批拖拉机手了!”冯健感到有些意外:“你莫骗我。”“骗你是小狗。”“我打电话问问张书记。”

电话一打,还有更让人高兴的事。张书记在电话里说:“是的,是的。开办农场需要培养几名拖拉机手,县里决定让你和小雷都去学开拖拉机……”冯健激动得差点把话筒掉在地上:“什么?我也去!也有我的份!太好了,太好了!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谢谢你,张书记!”冯健放下电话,情不自禁地把雷正兴紧紧地抱在怀里:“小雷,我的亲弟弟,我的好弟弟,我们就要并肩战斗了!”雷正兴天真无邪:“开拖拉机,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工作!过去,我只在书本上电影里见到过拖拉机,我就想,要是有朝一日能自己驾驶拖拉机,去耕耘祖国的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有多好啊!今天真的要去开拖拉机了,我,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冯健诗情大发:“让我们并肩开着拖拉机,在故乡的土地上播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