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
2964400000007

第7章 美好青春(2)

就在这时,他接到原县委机关通讯员张稀文打来的电话。两人在县委同睡一间宿舍,好得像亲兄弟一样。后来,雷正兴下放农场,他去县招待所当了服务员。现在,他碰到一件自己举棋不定的好事,第一个就想到了好朋友雷正兴,便赶紧打电话。真是机缘巧合,电话一打就通,而且一下子就找到了雷正兴本人。打完电话,小张就傻乎乎地站在招待所门口等雷正兴。正在不耐烦时,雷正兴匆匆赶来了:“小张!”张稀文拉住他的手就往里走:“哎呀,你怎么才来?我等了一个上午了。”“快说,怎么一回事?”张稀文从头说起:“我从县委下放到县招待所当服务员……”“哎呀,这我晓得呀,说这干什么!”“你不要急嘛!这个月,鞍山钢铁公司来了个招工小组—”雷正兴眼睛亮了:“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祖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张稀文仍是慢条斯理:“对,对,对!是鞍钢。他们要到这里招钢铁工人。我,我,我想去报名。”雷正兴一拍大腿:“那还等什么!去报呀!”张稀文结结巴巴地说不清楚:“招工小组就住在招待所里。我已经找他们谈过了,他们同意我报名。我,我……”雷正兴不明白:“你想干什么?”张稀文咽下一口唾沫:“我,我想和你一道去!”雷正兴快活地搂住张稀文的肩膀:“哎哟,我的好兄弟!走!我们一道去报名!我们一起去当炼钢工人!”鞍钢报名处人头攒动,雷正兴挤进去领来两张招工登记表,和张稀文一同填写。

这时,一个小伙子远远地向他走来,雷正兴脑子一热,抬头注视着那个小伙子。无数熟悉的回忆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小伙子突然举起右手:“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雷正兴立刻敬个队礼:“时刻准备着!石天柱!是你?”“是我,雷正兴。”两人兴奋地互相打量,搜寻儿时的记忆。两人同时开口:“相貌没变,就是长高了!”石天柱说:“你可是没长几多!”雷正兴伸出肌肉鼓鼓的胳膊:“我很结实。不信,你和我掰掰腕子看。”石天柱摸摸他结实的肌肉:“不错,不错!你也报名去鞍钢?”雷正兴劲头很足:“去鞍钢!当钢铁工人!”“鞍钢见!”“鞍钢见。”

雷正兴朝石天柱挥挥手,自己开始填表。提笔在姓名栏里写下“雷锋”两个字。张稀文很纳闷:“雷锋?这是谁的名字呀?”这时,我们可以称雷正兴为“雷锋”了。也就是说,雷锋正式出现了。面对张稀文的提问,雷锋说:“我的呀!这是去年我入团的时候请张书记帮我改的名字。只是这个‘锋’字,我还拿不准。想了好久,是用山峰的‘峰’,还是用冲锋的‘锋’?现在想好了,干脆到鞍钢去打个冲锋吧!”张稀文大声叫好:“雷锋,雷锋!这名字好!雷锋!”雷锋大声答应:“哎!”张稀文兴奋地大喊:“我是第一个叫你雷锋的人!”雷锋兴致一来,琢磨着怎么给他也改个像样的名字:“稀文!干脆你也改个名字,叫‘建文’,怎么样?”小张一听,马上赞同:“好,建文,就叫建文!写上张建文。”

雷锋和小张很快就被招工单位录取,他们高兴地各自回去做好北上鞍山的准备。首先是向亲友告别。雷锋的5位亲人,安安静静地躺在简家塘的荒山坡上。彭德茂陪着雷锋,来到这五座坟茔前,雷锋神情肃穆,鼻子发酸,眼里泪光闪闪。他有千言万语要向亲人诉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彭德茂倒是打开了话匣子:“新庭大叔,明亮哥,元满嫂子,再伢子,三伢子,我陪庚伢子看你们来啦!庚伢子有出息了,要出远门了,去鞍钢当工人。那是个好地方,国家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就是太远,坐火车要几天几夜。庚伢子这一去,就没空常回来看你们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今天,他是特地来向你们辞行的。”说到这里,雷锋再也控制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坟前:“爷爷,爸,妈,哥哥,三伢子!我要走啦!”接着号啕大哭起来!他为亲人的悲惨命运而流泪,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而庆幸,为未来的新生活暗下决心,为遇上的好人默默祈祷……总之,值得宣泄的东西太多!在亲人面前大哭一场,也许是他唯一的选择。这是雷锋生命中仅有的一次大哭!哭得像个三岁小孩,哭得淋漓尽致。

告别了亲人,雷锋约了张建文,一同来到县委大院。张书记感触很深。他喜爱的两个青年,翅膀都长硬了,一个已经飞了,现在是湖南农学院的大学生。一个马上要飞,成为祖国最大钢铁基地的工人。这当然是好事,是伟大祖国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写照。离别在即,以后见面的日子,就很难说喽!再加上他自己也要调往新的岗位,从感情来说,总有些难以割舍。但张书记是个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不知经过多少生离死别,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他和赵书记一起出席了县委机关干部为小雷、小张举行的欢送会,对他们说了热情洋溢的赠言,又和大家一起来到院子里,合影留念。张书记说:“同志们,我们的小雷、小张就要走了,他们要到鞍钢去当钢铁工人。作为县委书记,我舍不得他们走。特别是小雷,他几乎是我们县委的孩子。但是,他们投身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光荣的!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鼓足革命干劲,奋勇前进,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众人热烈鼓掌,纷纷和小雷、小张握手。雷锋、小张激动不已。

离开县委机关,雷锋特地来团山湖农场辞行。霎时间,雷锋住处挤满了人。门外,孙建华陪王佩玲走来。雷锋忙站起身:“孙姐,王姐,我是特地回农场来向你们告别的。”孙建华递过一只红皮箱:“小雷,我们知道留不住你。这只皮箱,是团支部送的,算是这些年轻伙伴的一点心意,留个纪念吧!”雷锋接过皮箱:“谢谢,孙姐。我会永远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王佩玲躲在孙建华身后,一直不开口。雷锋主动叫她:“王姐。”王佩玲这才缓过神来:“哎,小雷。”孙建华看王佩玲欲言又止,悄悄地向大家做手势,众人会意,悄悄离开。霎时,屋内只剩雷锋、王佩玲两人。王佩玲怀着深深的惜别之情,拿出一本墨绿色绸面烫金日记本:“这是王姐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雷锋双手接过:“谢谢。”王佩玲说:“我晓得你去意已决,没有什么能让你留下,所以在上面写了几句话。你看看,合不合适……”话没说完,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雷锋翻开她赠送的日记本,眼前,是一段临别赠言:

亲如同胞的弟弟—小雷:

(临别留念)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外在的美合(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赖)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真算得上我心爱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弟弟,你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会做出)很大的贡献的。

弟弟,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共产主义中把你的光和热发遍到全中国,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做姐的理想。在临(别)之前,要把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说完是办不到的。我是不愿意与弟弟离开的。(但)祖国的(钢都)需要你和等着你呢。弟弟,前进吧!你的前途是伟大的、光明的。姐因文化太底(低),不能把我内心想说的都写出来,只好就此停笔。

祝你

愉快

你姐

1958年11月9日

(注:括号内为作者加字或释意。)

雷锋看到这里,深为感动:“王姐,你写得太好了!咦?落款怎么没有名字?”王佩玲心有苦衷。因为农场的人都在传她和小雷相好,实际上,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已经蒙受不实之冤,因此,她不想署名:“小雷,你是晓得的,我,有点那个……要不,你为我的落款改个名字吧!”雷锋的调皮劲头又上来了。他摸摸脑壳:“我给你改个名字?就叫‘黄丽’!‘黄’与‘王’谐音,‘丽’是天生丽质。怎么样?”王佩玲听了,很满意。不管怎样,总算在小雷心中留下了“天生丽质”的印象:“好,黄丽就黄丽。”她很快在落款处写上“黄丽亲草”四个字,“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天生丽质!”雷锋憨憨地笑了。

这段文字十分著名。它神话般地预言了雷锋光辉灿烂的一生,令后来的采访者啧啧称奇。但是,“黄丽”这个雷锋亲自起的化名,却让人们寻找多年。

雷锋还约了张建文、石天柱等几个即将北上的湖南子弟,怀着崇敬的心情,去了韶山冲,瞻仰毛主席旧居。

讲解员在旧居前大池塘边说过的一段话,令雷锋深深震惊:“毛泽东同志曾在这个池塘边,教育全家投身革命。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他有六位亲人壮烈牺牲……”雷锋想:毛主席有六位亲人死在旧社会,我家才五个,比毛主席家还少一个!不过,毛主席的亲人,是为劳苦大众奋斗死的,死得顶天立地!相比之下,我家的人就死得太不值了。特别是我妈,为么子要上吊呀,跟地主斗哇!唔,人生一世,要活出个人样来!不能窝窝囊囊的!雷锋对着韶山冲,深深地鞠躬。他在心里说:“别了,韶山!我会记住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