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热土群英
2969000000004

第4章 江西“张海迪”

——记全国自强模范李宇

江南

今年32岁的李宇是萍乡市的一名重度肢残女青年。十余年来,中央、省、市电视台、《江西日报》、《萍乡日报》、《信息日报》相继报道她自强自立、济困赈灾、捐资助困、为社会培养人才等事迹,被人亲切地称为“江西小海迪”。

她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在家乡流传,并感动了千万人的心。

她不仅擅长琴棋书画,还掌握中、英、德、日、法、俄六国语言,人称“李六国”。

199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被萍乡广播电视大学聘为英语客座讲师,2000年9月又被萍乡外国语学校聘为日语和英语教师,2007年受聘萍乡矿业集团辅导员。2002年被评为“萍乡市十大杰出青年”,同年被评为“萍乡市十大新人新事”,2003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井冈之子”,2005年被评为“全省自学成才标兵”,2006年被选为政协委员,2007年至今任萍乡市肢残协会副主席, 2009年李宇就职于萍乡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至今已在《英语周报》、《英语辅导》等英文报刊上发表大量论文……

父爱母爱,是她与命运抗争的双拐

1979年元月,李宇出生在萍乡市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李远实是市中医院的医生,母亲张开桂是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然而,病魔并没有因此放过这位天真烂漫的女孩。

1988年8月的一天,李宇和同学在操场上玩双杠,背部及双腿突然莫名其妙刺痛难忍,随即倒在地上大哭起来。闻讯赶来的母亲见女儿痛成这样,马上送到医院,请全市有名的儿科大夫诊治。几天过去,疼痛不但没减弱,病情反而更加严重。父亲又为她请来市里的权威医生会诊,仍然一无所获,她只好每天靠杜冷丁、吗啡等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父母亲为了救治患怪病的小李宇,辗转南昌、株洲、长沙等地的医院求医问药。1989年初,李宇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脊椎动脉血管畸形,并已压迫神经。作为国内罕见的病例,专家对李宇进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显微手术,矫正畸形血管,修复受伤的神经。尽管如此,由于贻误了最佳手术时机,李宇的部分下肢运动神经已坏死,导致重度肢残。

从上海回到萍乡,母亲就不再上班,回家专门护理、培养女儿。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孩,现在只能终日躺在床上,李宇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打击,每天都要哭好几回。她天真地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上学了?我要读书!”母亲无言以对,只好抱着女儿一起落泪。为了不让女儿落下课程,她辅导李宇学习文化,并引导她看《张海迪的故事》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励志书籍。渐渐地,李宇接受了现实,心态逐步调整过来了。

李宇的未来,成了父母最为心焦的难题。

李远实除精于医道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1989年春节女儿在上海治病期间,他还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在春节联欢晚会现场作书法表演。这位享誉国内外的“神州双管李”,曾多次出访过日本、新加坡,对学好外语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于是,他决定把学外语作为女儿今后的学习重点。他想,往后女儿实在没办法在外面做事,靠帮别人翻译外文资料也能混口饭吃。

在父亲的引导下,李宇开始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渐渐显露出语言上的天赋。接着,妈妈又提前开始教李宇学习英语。就这样,李宇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

李宇在母亲的辅导下,刻苦自学,完成了四五年级的全部课程。1989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萍乡市第四中学。正在日本出访的李远实得知这一消息后,不惜巨资为女儿买了一副结实、轻灵的双拐。在收到爸爸送的特殊礼物后,李宇就闹着要返回校园,和同学们一样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父母为了女儿的身体考虑坚决反对她的请求,李宇就写下保证书:“我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他们怕的不是女儿考不好,而是没谁来照料。

是啊,一个行走不便、生活都很难自理的拄拐女孩,怎么去上学呢?来回路上,父母可以接送,可是在学校里呢?

爱心接力,拄拐女孩读完大学

李宇执拗地要上学,父母亲怎么也说服不了她,只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邀请已辍学在家的李宇的表姐来陪读,并负责她的食宿和学费。几天后,李宇和表姐一起坐在初一(8)班的教室学习。然而,没到一个月,表姐就不习惯这种生活,偷偷跑回乡下的家去了。李宇不得不守在家里,无奈地与学校说拜拜!

一天,李宇在家里正想着快乐校园,不禁暗自落泪,母亲赶来劝慰,她反而哭出了声。这个时候,同班同学沈丽、颜英、邵菁走了进来,喊道:“李宇,我们看你来了。”李宇破涕为笑,探问道:“课文学到第几课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哪些呀?什么时候考试呀?”见此情景,她母亲心里一酸,躲到一旁啜泣。

这时候同学们主动提出要义务帮助李宇,她母亲说:“这怎么行呢?会耽误你们学习的。”她们齐声说道:“没事的,我们会把李宇照顾好的,请阿姨放心。”她母亲一把搂着这些可爱的小姑娘,发自内心地说道:“真是谢谢你们!”

第二天,李宇在父亲的护送下,回到学校上课,老师和同学们则负担起照顾她的责任,从此,无论寒暑,背她去上厕所,安排她的起坐、活动……

没过多久,李宇足底被取暖的盐水瓶烫起一串水泡。为了尽快让伤口好起来,医院让她每半天换一次药。同学们为了做好李宇的“护士”,特意到医务室学习护理技术。李宇回到学校,她们就很热情很熟练地为李宇换药。在同学“护士”的精心护理下,她的伤口很快愈合了。

1990年9月,李宇升入初二,按照规定,她们的教室安排在二楼。当校长朱文琼得知李宇的特殊困难之后,破例让她们的教室不予调动。班主任昌慧敏也号召全班同学学习李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沈丽、颜英、邵菁等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李宇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的事就这样在校园里传开了。

一次,班上组织去三口崖旅游,为了不麻烦同学,李宇向班主任请假。然而,班上的同学却坚决不答应,他们向班主任保证:“就是背也要把李宇背过去。这样的集体活动,不能缺少任何一个人!”李宇非常感动,只好勉强答应同去。

秋游那天,李宇并没有去学校。上午9点,4个同学来到李宇家中接她,几个人轮流把她背到山上。伏在同学背上的时候,李宇在感动之际,突然来了灵感,在脑海中构思了一幅画。

回到家中,李宇把刻在脑子里的那幅画画在纸上,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牵扶。这幅《牵扶》在1990年日本岗山中国江西少儿书画联展中,获得优秀作品奖。

1992年9月,李宇的中考成绩名列前茅,考入重点中学萍乡二中。经过初中这段时间的恢复,李宇的双脚慢慢有了知觉,借助双拐可以慢慢移动几步。天气好的时候,李宇坚持自己往返学校,常人只需几分钟的路程,她却需走上足足半个多小时。

但课间上厕所成了一大难题。早上,她尽量少喝水,以便控制在课间操的时候去方便,那样时间充裕,免得和同学们一起挤。这天,当全校的同学在操场做操的时候,李宇拄着拐杖穿过操场,全体学生的目光全落在她身上。那一刻,她浑身不自在,眼里立即涌出委屈的泪水。刘芳、易琴等同学发现后,主动找到李宇,表示愿随时护送她上厕所。没过几天,其他女同学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之后,李宇去上厕所成了一道风景:好几个女同学将她团团围住,用身体挡住闹哄哄的人群。

高三的时候,大家学习都忙,李宇为了不给同学增加负担,开始断断续续去上课,有时,干脆就坐在家里复习。很多老师都认为她成绩很难跟上,就劝她放弃高考。李宇自信地说:“我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

知女莫如父。李宇的父亲见她求学心切,在1995年的高考后就与萍乡市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联系,争取到一个旁听生席。从此,李宇圆了大学梦。由于高专在市郊,住校是不现实的,李宇往返学校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李宇的父亲找到校长,想请一个贫困大学生来帮助李宇,作为回报,他们愿意帮她交付学费。

入学以后,李宇与同桌贺艳花相处得非常好,她定时会来接送李宇。当李宇的父亲提出付费的时候,尽管家中十分贫困,贺艳花还是断然拒绝了。没过多久,贺艳花的两个室友李清、欧阳艳一起参与接送李宇。

李宇每天7点钟就要赶到南门口,等候高专的交通车,在老师们的搀扶下坐上与司机相邻的第一个位子。7∶40左右车到学校后,贺艳花她们会准时出现在李宇面前,扶她爬过一个高坡,上一个三十多级的台阶,才能到教室。上口语课,她们还要扶她上七楼语音室。

1995年冬天,交通车所经之处修路,车到校时间时早时晚。为了不让李宇等久了,贺艳花总是提前在停车处等候。天长日久,从不冻手冻脚的她,破天荒地冻了手脚。

李宇从小就接受了外语学习,到了大学后,更是如鱼得水。她觉得英语学习一点都不吃力之后,开始寻找新的突破,跟着系主任李兰萍学习德语,向黄波平老师学习日语,并选修了俄语、法语为第二专业。在校期间,这五门外语,她学得很好,被老师们称为“李六国”。中央电视台在湖南株洲炎帝广场主办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活动时,李宇被邀请到现场,用英语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受到广泛赞誉。

1999年12月,李宇和李清、欧阳艳一起远赴江西师大参加自考口试和论文答辩,她们都一次性通过。然而在办理毕业证时,李清和欧阳艳因为有大专文凭,顺利办成,而李宇却苦于没有大专文凭,即使都通过了,她还是没有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当时的江西省教委主任黄定元得知这一情况后,详细查看了李宇的考试成绩和相关材料,给予了高度称赞,特批了李宇的本科毕业证书。

无线电波,是她飞翔的翅膀

1998年9月,李宇班上的同学都到学校实习,为了不给同学添麻烦,她只好回到家里。通过父母的朋友圈向外界招收家教学生。没过几天,5个初高中生来她这儿学习。经过两个月的辅导,高三毕业生喻飞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李宇的名气渐渐大了,又吸引了一大批学生。这其中,一个叫喻麓的同学听得格外认真。他告诉李宇说:“李老师,很多人做过我的家庭老师,可对我的帮助并不大。在你这儿我不但学到了英语知识,还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做人的道理。”

喻麓的变化引起了她的爸爸、萍乡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部喻主任的注意。他亲自找到李宇邀请她来校试讲。经过几次试讲,李宇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不久,她被聘为电大客座讲师,合约期为5年。

去电大上课,来来回回又是一个问题。那时候,她的学生自发成立了接送李宇的队伍。每当李宇打“拐的”到学校后,学生们都会来接她。下了课之后,学生们又会主动地护送她上车。许多拐的司机载她时也纷纷低价收费,以表达对她的敬意。

萍乡市取消“拐的”之后,李宇去电大上课很不方便,她转而到离家很近的民办萍乡英语学校授课。

有了当老师的机会,李宇便有了生活来源,衣食无忧了。有一次,大学同桌贺艳花来萍乡办事,李宇留她在家住了一宿。交谈中,李宇得知贺艳花所在的莲花县南村中学非常贫困,孩子们学习条件非常差。她心急如焚,想起同学对她的帮助,她决定要回报同学的关爱。贺艳花离开萍乡后,李宇将攒下的1000元工资汇给了贺艳花,让她为同学们买点复习资料,并寄去了大量的英语期刊。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1994年4月,李宇与萍乡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正式开播了“李宇轻松英语小party”专栏节目,时长为半个小时。

每次做节目,李宇都是通过家里的电话,与直播室联通后,才正式开始的。这样的节目形式,在全国还是第一例。酷暑时节,李宇在家中主持节目。为了达到播出的效果,空调、风扇一律都不开。一期节目下来,她浑身是汗,像是水里捞起来似的。每周六晚9点,萍乡人民广播电台都会准时响起李宇那亲和的声音:Welcome to my party!come in and sit down.Welcome to my party and welcome to my programme.(欢迎来到我的小派对!请进,请坐。欢迎来到我的小派对,欢迎来我节目做客。)时间久了,萍乡市,乃至周边的宜春、醴陵、浏阳等地形成了一大批李宇迷。一时间,各地的信件如雪片般飞到李宇手上。“学英语,找李宇”这句话也在各地不胫而走!

李宇名声在外,萍乡一中、二中、四中、六中、萍师附小等学校的学生都慕名而来。十多年来她已累计辅导了万余名学生和近200名成年人。经她指导的学生,每年都有二三十人考上大学。开办礼品屋的老板聂萃通过在李宇这儿学习外语,做起了外贸生意。没过多久,她的生意便做到了近百万。

通过家教,李宇生活自给自足已绰绰有余。为了回报煤都人民给她的爱心资助,她便每年免费辅导100多个特困生,并累计向希望工程以及莲花、芦溪等地的贫困学生捐款捐书达19000多元,她自费订阅的两万多份英语报刊全部无偿供学生阅读。

爱情来临,未来之路有人相伴

2002年5月,李宇的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给她带来巨大的打击。她觉得,如果不是自己患病,母亲就不会操劳过度而导致心衰。那段日子,她一直活得很灰暗,直到那个真诚、重情的男孩小胡(化名,李宇不希望她的男友成为公众人物)出现之后,情况才有了改变。

小胡是通过收听电台节目才“认识”李宇的。他每次都坚持收听李宇的节目,渐渐地对她产生爱意,后来,他得知自己的叔婶原来和李宇父母是世交,当他打听到李宇的住址,就登门拜访了。

见到李宇的第一眼,小胡就怦然心动,瞬间就下定决心要陪她走过以后的风雨人生路。为了不让李宇感觉太突然,他佯装是来向李宇求教的学生,认真听李宇讲课。没出三天,李宇就发现他的“阴谋”,于是,将计就计,将爱情进行到底。

有了爱情,李宇更加自信,更加喜欢那句英文格言:The world is equal,It gives us the same chance. One door closes,another opens.(上帝是公平的,它赐予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会为你开启另一扇门。)

已是萍乡市政协副主席的李远实在女儿读书时就经常亲自接送她上下学,风里来雨里去,自行车就骑坏了6部。现在,终于有人可以代替他陪同女儿携手远行了。如今的李宇有聪明可爱的7岁儿子,有视她如珠如宝的爱人,更重要的是她拥有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