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人背后的悬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70200000002

第2章 帝王元首篇(2)

然而所罗门却另有打算,因为埃布纳·哈基姆是他的长子,他想让埃布纳·哈基姆留下来统治以色列。可是埃布纳·哈基姆不愿意,所罗门只好给他涂上王权的圣油,并且立下约法:自今而后只有埃布纳·哈基姆的子嗣,才可以统治埃塞俄比亚。回国后,埃布纳·哈基姆便成了埃塞俄比亚的国王,他的后代在继承王位时,都要作一番庄严的宣誓,声明他们的王统来自所罗门。自从孟尼里克当上国王之后,示巴女王就销声匿迹,传说并未交待她的后半生。

某些历史文献把上述传说的基本事实确认为历史。埃塞俄比亚的《国王丰功编年史》最明显地把示巴女王和埃塞俄比亚的马克达女王当成一个人,有的人声称埃塞俄比亚关于示巴女王的传说译自公元325年之前在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藏书中找到的一个文件,到14世纪中写成目前的形式,埃塞俄比亚人还把一些遗址说成与古老的传说有关,遗址至今位于阿克苏姆古城附近的梅顺水库,被称为示巴女王的池塘,阿克苏姆古城西边的一个陵墓被认为是孟尼里克的葬地。

一直到现代,有关示巴女王的传说在埃塞俄比亚政治生活中还发生着重大作用。1955年埃塞俄比亚颁布的新宪法第二条写上了如下的内容:

“皇帝的尊严永远属于萨尔·塞拉西国王的后裔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家系,萨尔·塞拉西国王的家系不间断地传自埃塞俄比亚女王,即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的儿子孟尼里克一世的朝代……”

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于1928年登基仪式上庄严宣称:“我是大卫·所罗门,埃布纳·哈基姆之嫡裔。”海尔·塞拉西还被称为“犹太族的雄狮”,这个称号所强调的也是所罗门的血统。

目前历史学家还不能准确、详尽地写出示巴女王的历史,但是可以预料,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大量有关文物的发掘,可能对示巴女王之谜做出明确的解答。

居鲁士战死之谜?

居鲁士是古代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创立者。他曾率领波斯人反抗米底贵族的统治,推翻米底王国,并征服了西亚和中亚广大地区,为世界上第一个地垮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在位29年(约公元前558~前529年),但最后究竟是怎样死去的,却始终是个历史之谜。

据古代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居鲁士在占领巴比伦之后,转而向西北进军,以图降服中亚的游牧民族。他率军渡过阿拉克斯水(今药杀水),同马萨革泰部落交战。波斯人最初取得重大胜利,马萨革泰女王托米丽斯的儿子被俘后自杀身亡。但马萨革泰人“是一个勇武善战的民族”,托米丽斯集合自己所有的军队,诱敌深入,使波斯军遭到惨败。希罗多德说,这是“蛮人”(非希腊人)所进行的“最激烈的一次战争”,波斯军队大部分战死,居鲁士本人也战死在疆场。战斗结束后,托米丽斯为报子仇,用革囊盛满人血,然后在波斯阵亡者的尸体中间到找居鲁士的尸体,将其首级割下放在她那只盛血的革囊里,愤然地说:“把你的头用血泡起来,让你饮个痛快吧!”希罗多德认为,关于居鲁士之死的种种说法中,此说“最为可信”。后来的多数古典作家,如斯特拉波、阿里安等,大抵都持此说。

除希罗多德所最信的这一说法之外,古代还有其他一些有关居鲁士之死的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也认为居鲁士是在战斗中阵亡的,但与其作战的对方不是马萨革泰人,更谈不上居鲁士的头颅被马萨革泰女王浸在血中一事。根据巴比伦僧侣贝洛苏斯关于巴比伦的历史著作,居鲁士是在同斯基芬人达赫(意为“掠夺者”)部落作战中阵亡的。希腊作家克捷西的《波斯志》则认为,居鲁士最后的一次战斗是反对印度边境上的德比克人的。克捷西说,德比克人的国王阿摩拉欧斯同印度人结盟,其军中有大象;印度人站在他们的一边。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印度人用矛刺中了居鲁士的肝脏,三天之后,居鲁士便因此致命的创伤而死于波斯军营中。当时,斯基芬人阿谬尔吉部落则站在波斯人的一边,其国王阿摩尔格闻讯曾率领2万骑兵赶来援助。经过顽强的战斗,波斯方面最后战胜了德比克人。

另一种说法更根本否认居鲁士是战死的。色诺芬在其所著《居鲁士的教育》中,就曾说居鲁士在首都自己的家里“和平地终其天年”。

此外,据一些古典作家记载,阿黑门尼德王朝的最早的都城帕萨尔加德有居鲁士的陵墓。克捷西也说过,居鲁士的尸体曾由其子冈比西斯派大臣巴卡帕特护送回波斯埋葬。这也与希罗多德的说法产生了矛盾。

鉴于以上种种互相矛盾的说法,近代以来学者对希罗多德关于居鲁士的最后出征及死亡情况的描述,大多持程度不同的怀疑态度。有的虽然全部引用希罗多德的叙述,但又指出“其真实性有些可疑”。有的只提到居鲁士是在同马萨革泰人的战斗中死去的,对于马萨革泰女王将居鲁士的首级浸在血中一事,或者矢口不提,或者说它仅是希罗多德著作中保存下来的“中亚细亚的一个传说”。

丹达玛耶夫认为,贝洛苏斯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前半叶的人,而在其之前很久,达赫人已经取代了马萨革泰人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把居鲁士的敌人称为达赫人。克捷西为什么确信波斯人最后战胜的是德比克人呢?丹达玛耶夫说,这是“源于波斯的官方传说,它总是力图把波斯人的失败冒充为胜利”。丹达玛耶夫又说,克捷西之所以作出错误的判断,还因为他相信德比克人居住在印度的边境,而实际上他们却是与基尔卡利伊人为邻的。一些古典作家之间的分歧,主要在于究竟是怎样的部落使居鲁士招致失败的问题,因此也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德比克人常常是马萨革泰部落的强大的同盟者,在克捷西的时代,他们的声誉远胜于马萨革泰人,故克捷西相信居鲁士是和德比克人作战的。

对于色诺芬的说法,丹达玛耶夫也提出了质疑,他说:“不应忘记,色诺芬力图把居鲁士树为一种理想化的代表人物,为此目的,他不惜直接曲解历史事实,尽管这些事实对他来说是一目了然的。”

我国有的学者兼采希罗多德和克捷西的说法,认为居鲁士可能是在同马萨革泰人的激战中,“身负重伤,三日后死于营中”。

居鲁士究竟是战死疆场,抑或是“和平地终其天年”?如果说是战死的,那么又是同谁作战时阵亡的?看来,这仍是历史的悬案。

越王勾践是夏禹的后代吗?

春秋后期,越国在越王勾践统治下迅速崛起。他奋发图强,覆灭吴国,进而北上中原,与齐、晋会盟。越王勾践的军队横行于江淮之间,鲁、宋、卫等小国都朝服于他,周天子命他为诸侯之长,成为煊赫一时的春秋最后一霸。可是,越国是怎样建立的?越国的第一代君王是谁?越王勾践的祖先究竟是何许人?对于这些问题,史书上记载不一,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一种流行的意见认为,夏禹治水,周行天下,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南)召集会见诸侯群臣,后病故葬在那里。到夏禹的第四代孙少康时,为了奉守夏禹的祭祀,就封他的小儿子无余于会稽,这样就建立了越国。无余是越国的第一代君主,世袭传位而至勾践。《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称勾践是夏禹的“苗裔”(即子孙)。《汉书·地理志》也说粤(越)地“其君禹后”,把越国国君都当作禹的后代。《吴越春秋》中有《越王无余外传》,详细记述了无余为祭夏禹而受封的经过。今浙江会稽山麓还有大禹陵,相传就是夏禹的葬地。

越国国君为夏禹后代的传说,历来有不少学者提出过怀疑。其理由大致有如下四点:一是传位的世代太少。《史记》说无余“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勾践的父亲)。清人钱大昕指出:夏少康至夏桀传了11代,商汤于纣王传了30代,周武王至敬王(与允常、勾践同时)又传了25代,共有66代之多,而越国传位却只有20余代,这是“理所必无”(《廿二史考异》卷四)。二是夏朝的活动范围在北方。据《逸周书·度邑》、《战国策·魏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等文献记载,夏人居住的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以理推测,夏禹不可能到今浙江省的会稽山,并安葬于此。三是风俗习惯不同。夏人属于北方民族,而越人属于南方民族。越人都把头发剪得较短,并且在身上刻上许多龙蛇图像。越国的国君也不例外。《墨子·公孟篇》说“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这是不合北方民族的风俗的。四是人名、谥号不同。越王名号都没有什么意义,是谐音字拼凑而成。如勾践的谥号叫“菼执”,意义不明;勾践的孙子名“不寿”,那是寿命不长、要夭折的意思。这在北方华夏族中是断然没有的。

对越国国君的先祖有些历史的记载,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国语·郑语》载史伯说:“芋(mǐ)姓夔(kuí)、越”,即认为越国姓芋。战国末赵国人所编的《世本》,也称越国国君是“芋姓”,并明确提出他们“与楚同祖”。到三国时韦昭作《国语》注,更把勾践说成是“祝融之后”。《墨子·非攻篇》又记述越国君王“出自有遽”。据清人孙诒让的考证,楚君熊渠在西周夷王时,曾封小儿子为“越章王”,“有遽”当就是“熊渠”,声近古通用。然则越国国君果真姓芋,与楚同祖,而其开国者就是楚君熊渠所封的儿子越章王。

不过,这种意见也有很难说通的地方。越王勾践时,曾派使者廉稽至楚国去。在楚王面前,廉稽称越国是“周室之列封”,而不承认越国是楚君所封。范蠡也曾对吴国的使者说,越先君是“周室之不成子”,而不闻与楚国有什么关系。而且,据《说苑·善说篇》记载,楚国的鄂君子晰听了越国摇船工唱的歌而不懂其歌词,需要找“越译”来把它翻译成楚语。显然,楚、越两国语言不通。战国末年的荀卿曾说当时的人们“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可见,楚、越、夏三族到那时仍有着很深的隔阂。倘若越国国君与楚同祖,那么楚、越两族应该早就融合,不会出现如此情况。

近来又有一些学者提出,越国本与吴国同族。两国首先是语言相同,伍子胥说:吴与越“言语通”,文种也称“吴与越同音共律”。其次是所处地域相同。两国都处于古扬州,有三江、五湖环绕,农业上盛产稻谷,手工业方面长于青铜冶铸。《周礼·考工记》曾称赞“吴、粤(越)之金、锡”和“吴、粤之剑”。再次是习俗相同。吴国人也都“断发文身”。《尚书大传》记:“吴、越之俗,男女同川而浴。”还有在民族性格方面,两国也十分相似。《汉书·地理志》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其民“轻死易发”。可见吴、越两国同族,是有充分根据的。但吴国国君的先祖据说是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在吴、晋黄池盟会上,吴人说“于周室,我为长”。看来,太伯南奔成为吴国君长确是事实。既然吴国国君是北方周人的后代,那么越国国君是否也有可能是北方夏人的后代呢?这就又和越是夏禹之后的说法接近了。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死于何因?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经过近10年的时间,率领一支三四万人的军队,对东方进行远征,征服了从小亚细亚直至印度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但是好景不长,公元前323年夏,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积极筹划另一次新的远征时,突然患病逝世了。关于亚历山大究竟死于何种疾病,史学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至今仍是人们探究的问题。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出身于新兴的马其顿国的王族家庭——国王腓力二世之子。少时,受过先进的希腊文化的教育,曾就教于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非常喜爱“荷马史诗”,醉心当个阿溪里式的英雄。从16岁起,就随父出征,抵御色雷斯人入侵,参加喀罗尼亚之战,学得不少作战技术和军事知识。20岁时继承王位,先后平定宫廷内乱、制服北方诸族反叛,镇压希腊各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委托大臣安提帕特代理国政,自己则率领一支马其顿希腊联军(包括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和160艘战舰),越过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