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73600000017

第17章 美洲大陆上的传奇(1)

埋葬地下的大都市

被埋葬在地下的古代墨西哥最具轰动效应的大都市特奥帝瓦坎早在阿兹特克人时期就已是一座废墟。他们以为这是古代诸神的墓地。

诸神飞向宇宙,却留下这座大都市的规划和建筑。

不知负责修建特奥蒂瓦坎城的祭司建筑师到底是谁。有一点没有争议,那就是特奥蒂瓦坎城为墨西哥高原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始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

特奥蒂瓦坎城非一日建成。考古学家现已确定了它的5个建城时期。在公元600年左右的繁荣时期,特奥蒂瓦坎拥有约20万人口。

20世纪的城建经验告诉我们,城市的发展是多么杂乱无章,缺乏系统。特奥蒂瓦坎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在这里,从一期建造开始就有完备的计划,并在以后的扩建中得到严格遵守。1000年不算太短,对于今天的城市管理部门来说,让他们现在的设计规划经受住这么长时间的考验只不过是一个梦想。

女考古学家劳瑞特·泽约涅曾多年领导特奥蒂瓦坎的发掘工作。她认为,在这高度文明的发祥地,存在着一个尚未完全揭开的秘密:这样非凡的智慧从何而来,竟然可以成就如此伟大的规划?

人们不知道那些神秘的设计建造者是准,于是以这座城市的名字称呼他们——特奥蒂瓦坎人。

一条纵贯南北的豪华大道,长3千米,宽40米,人们叫它“冥街”。这确实是一条豪华的街道,左右两侧点缀着金字塔和神庙平台。朝北望去,林荫道的坡度足有30度;站在南端,会有一种错觉——街道仿佛直通云天。于是就成了这样:站在低处一端,就会看到高度相等的台阶组成的楼梯无边无际,最后与3千米外的月亮神金字塔融为一体。

反之,站在月亮神金字塔上,看到的不过是一条笔直的街道,所有的台阶像是让神一笔抹去了。

正式的说法是,那些特奥蒂瓦坎的神秘设计者应是石器时代人类。测量一条长3千米的街道——方法是每隔几米建六级台阶一处平台,所有这些台阶和平台需在不断升高的街道尽头分毫不差地与一座巨型金字塔相融该是多么困难。因为不能有一级台阶、一处平台和一块间隔与标准发生偏差。这真是石器时代的作品吗?

冥街尽头的月亮神金字塔是一座梯形塔式建筑,塔基为150米×200米,比两个足球场还要大。此塔建在44米的高度上,有5个中心走廊,中部的宽台阶延伸至最高的平台,平台上面该是有一座闪闪发光的金色神像。

从月亮神金字塔望去,左面是中美洲最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太阳神金字塔,占地222米×265米,比月亮神金字塔高20米。从最高平台望去,给人的感觉是太阳月亮两塔等高,这种错觉是街道的坡度造成的。

另外,特奥蒂瓦坎太阳神金字塔的体积要大过吉萨的胡夫金字塔,据估算,它用了100万吨的黏土砖和石料。两座金字塔外沿原本都抹上了硬灰浆,色彩一定是饱满而鲜明的(从残留的痕迹还可以看出)。太阳神金字塔塔顶曾有一座金银铸成的神像。

冥街上有许多不同的金字塔遗址、平台和装饰繁复的浮雕,图案多是羽蛇,还有猴子、美洲豹和手里拿着不知何物或是背上长着翅膀的祭司。

特奥蒂瓦坎的带魁扎尔科亚特尔神神庙的城堡是一个比较大的建筑。说是“城堡”又不免有些荒唐,因为人们会理解成“要塞”的意思。其实,特奥蒂瓦坎的城堡和要塞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就像印度神庙和法兰克福中心火车站一样不相干。当然了,这名字并不是建造者起的。太阳神金字塔、月亮神金字塔、城堡、魁扎尔科亚特尔神神庙——我们就这么叫,但是从来没有在意过建造者给他们的得意之作起了什么名字。

城堡的边长通常为400米,北、南、西三边各有4座金字塔,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魁扎尔科亚特尔神庙有石雕花纹装饰:羽蛇蜿蜒在曲状花纹中;楼梯墙壁和浮雕上狰狞的魔鬼面具死死地盯着你;神庙墙角趴着巨型羽蛇,头上发光,脸像喷火龙。古代中国也有这样的图案,诸神骑着火龙从天而降,并且也是在墙角。

今天,在刺眼的阳光下,呈现出白—灰—褐三色,从前的色彩一定像彩虹般绚丽。每个神都拥有自己的颜色,浮雕不仅仅是装饰,还有着特别的宗教意义。

魁扎尔科亚特尔神神庙的装饰花纹表明,在阿兹特克时期和玛雅时期之前就有这种飞翔的蛇神形象了。

在街道旁边的神庙平台和金字塔后还有一些建筑群,今天我们认为那里是住宅区。出土的30多间房屋构成完整的住宅区,还包括小型神庙、礼拜堂和完备的下水管道。整个城市被划为若干个手工业区:这角是制陶作坊,那角是石雕作坊,第三角是纺织作坊。笔直的马路贯穿全城,垂直交叉。特奥蒂瓦坎就是中美洲的纽约城!

几年前,考古学家在山城和山顶周围发现了一些岩石划痕,舒展的线条在特奥蒂瓦坎上空织成一张网络。有人曾于3月21日春分时从太阳金字塔塔顶向西眺望,太阳毫厘不差地在一块标有记号的石头下坠入地平线。在以西14千米处的塞罗奇科瑙特拉,也见到过类似的划痕记号;35千米以外也有。

一座门很有名,它通向大金字塔下面,那里面有4间房子,人们叫它“神洞”。考古学家猜测,整个建筑就是建在神洞之上的,神洞代表地狱的入口和中美洲的中心。朝圣者、商人和殖民地开拓者络绎不绝来此朝拜。

另外在太阳神金字塔不远处有一处地窖,游人禁止入内。这是一个真正的谜,专业人士也无法解释。一层厚厚的云母层将许多房间隔开,奥妙到底在什么地方?

看一看地窖的窖顶:先是一层石头,然后是15厘米厚的云母层,最后又是一层石头,很像一个大三明治——面包、火腿、面包。

看门人打开地面的铁盖,一瞬间,阳光射进洞口,强烈的光束为云母所反射。目前已发现了30米厚的云母层。

可是,特奥蒂瓦坎房顶上的云母是从哪儿来的呢?用途又是什么?一个考古学家认为,云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此当做太阳反射器用。

这不对。屋顶上的云母像三明治,根本接触不到阳光。就算要把整个屋顶铺满云母,用以大量反射阳光,薄薄的一层就够了,15厘米未免太厚了。

没有什么巧妙的解释方法,只能动用一下我们可怜的理解和想象,以期找到贴近的答案。神洞的屋顶与外隔绝,是不是因为其中装有敏感的设备?是防电(闪电),还是抗酸、抗高温?如果开始靠题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那就是石器时代的建造者是从哪里知道云母的多种性能的?特奥蒂瓦坎人在干活的时候既不使用危险的酸和电,也不会经历高温。地质学家确认特奥蒂瓦坎地下的人工云母层为莫斯科云母,我们的祖先把它称作“来自莫斯科的玻璃”。

肯定有人知道从哪里可以进口这些云母,对其质量也了如指掌。石器时代的建造者能担此重任吗?

奥尔梅克之谜

墨西哥古代史上有个玛雅之谜,但你知道在玛雅之前还有一个奥尔梅克之谜吗?

约在公元前1200年—公元80年间,在中美洲的墨西哥海湾的炎热海岸上,有一处地方地势低洼、潮湿。这地方离同在墨西哥的塔巴斯科和韦腊克鲁斯不远。一个神秘的民族在这儿生活了好几个世纪,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这就是奥尔梅克人。

但是,关于奥尔梅克人的历史一直被认为是神话。在哥伦布来到新大陆之前,居住在墨西哥高原上的一些民族一谈起奥尔梅克人,就说“这是些生活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人”。在阿兹特克人的古诗里,也把奥尔梅克人居住的地方称之为“雨之地”。

当玛雅人的宏伟神庙、高耸的金字塔出现在中美洲的土地上时,奥尔梅克人却消失不见了。他们所建造的金字塔、祭坛密集的城市、诡异的石碑、用黄金和玉石雕刻的饰物最终也被无情的热带雨林所吞没。

岁月埋葬了奥尔梅克人的一切。人类对于这些神秘人们的生活已经一无所知了。当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中美洲玛雅人的蔚为壮观的废墟之上考察时,他们始终认为,玛雅废墟代表了中美洲最早的文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62年。

有一年的夏天,在委腊克鲁斯省的圣安德雷斯·图斯特拉村不远,一个农民在土壤中发现了一件巨型雕刻品的上半部——一个巨型石头像。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因为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土地上令人神往的遗址太多了。

然而,当地人陆续发现巨型头像的消息不断传来,终于使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注意到这块沉睡了数千年的土地。1925年,来自欧洲的法国考古学家弗朗茨·布洛姆和奥利维尔·拉法尔杰登上了塔巴斯科河流和沼泽环绕的拉范达岛上,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第二个巨型头像。1938年,史密森博物馆的马休兹·斯塔林根据当地人的报告,在委腊克鲁斯的特雷斯·联波特克村附近发现了另一个巨石头像,它高约2米,重约10吨。

1939年,他再次来到了拉范达岛上。除了发现4个巨型头像外,还发现了一座刻有神秘莫测的图案和碑文的重达50吨的石碑,还有祭坛和一座高约33米的土金字塔。考古学家们还在地下发现3条用绿石铺成图案的甬道。这里有排水渠道,但却没有人居住过的痕迹。考古学家们断定,这是奥尔梅克人举行某种神秘仪式的地方,至少在奥尔梅克人存在的400年中,他们总是定期在这里埋葬用玉和石制造的祭品,向他们视为丛林恶神的图腾动物——美洲虎膜拜。从拉范达岛上这个祭祀中心的位置、方向和布局来看,奥尔梅克人已经有了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

奥尔梅克人修建的土金字塔到目前为止,在塔巴斯科和委腊克鲁斯地区一共发现了三个奥尔梅克人的祭祀中心:拉范达,圣洛伦索和特雷斯萨波特克,在这些地区一共有15个奥尔梅克人的巨型头像。它们都是用重10吨、25吨,甚至40吨的独块玄武岩巨石雕琢成的,高度为1.5~2.9米。这些头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亚非人种的嘴唇,扁平的鼻子,张着嘴唇两眼呆板,充满诡秘气氛。这些头像都是年轻人的形象,他们戴有头盔,覆在前额的带子和耳罩异常醒目。头像雕刻工艺十分精美,虽然历经数千年的风雨,仍然保持着诱人的艺术魅力。人们把这种巨石头像叫做奥尔梅克人头像。

此外,奥尔梅克人还留下了一些其他形式的人像雕刻品,或是用绿玉雕成的手执奥尔梅克人尊敬和害怕的侏儒的立像,或是腰围金属带,带上刻有至今无法译读的符号的坐像。它们和那些巨型头像一样,面型三分像人,七分像美洲虎。

自从发现了这些巨型头像和奥尔梅克人的其他遗物,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激动万分,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有着惊人文明、更古老的民族。可是学者经过频繁的调查后发现,除了承认奥尔梅克人的文化对后来的一些中美洲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外,对奥尔梅克人的生活、发展历史所知甚少,还近乎空白。

如此看来,要揭开奥尔梅克之谜,还需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

墨西哥的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在茫茫密林丛莽之中,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一个曾经创造过高度文明的部族——拉文塔族。他们过着很富裕而又极欢乐的生活,他们生活的环境美似仙境,被称为“人间天堂”、“乐园”。他们居住在雄伟壮丽的城市里,城市四周是高耸云端的巍峨山峦,山峦上终年云雾缭绕,城里宫殿厅堂林立,庙宇栉比,结构复杂,建筑布局和谐,在墙壁和天花板上有大理石镶嵌的精细雕刻,有用黄金和珠宝镶嵌成的壁画,金光灿灿,蔚为奇观。据传说,许多宏大的公共建筑物都用巨大的金块砌成拱门,光彩夺目,部族首领所戴的帽子和衣袍上都装饰着黄金,甚至连马鞍、拴马桩、狗项圈等也都是用黄金制成的。

关于这个神秘部族的传说还有许许多多,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越传越神奇。相传在1000多年前,这个部族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这成为墨西哥历史的一个千古奇谜,至今谁也无法说出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具体地点和真实情况。

历代许多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民族史学家都想方设法四处寻找拉文塔族的下落,可是都一无所获。直到1938年,才有人在传说拉文塔族当年居住过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11颗全由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石脑袋。这些石脑袋大小不一,最大的16米,最小的约6米,最重的约20吨以上。所有石像,都只有脑袋,而没有身躯和四肢。其中有一颗石脑袋上,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图画式的象形文字,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部认识。

有些专家根据文字中一连串的点、划来综合考证,这颗石脑袋雕成的日期大约是公元前291年。这些石脑袋都是威武的军士头像,雕工细腻,娴熟地刻画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逼真,表明当时在雕刻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堪称古代美洲雕刻工艺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