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2974300000004

第4章 中年心理与生理特征(4)

垂体分二叶,前叶为腺脑垂体,后叶为神经脑垂体。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促进骨骼和内脏的生长发育,促进能量及三大营养物质、水盐等代谢;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可的松、睾酮;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除产生精子、卵子外,还分泌雄激素、雌激素,维持性的功能和生育。

这些都与衰老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性腺功能在衰老过程中名列前茅,人过45岁以后便逐渐进入更年期,此时生育能力和性欲均开始减退。随之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也逐渐下降。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使其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减弱,此时,如果下丘脑功能内在调节健全,则不会出现激素紊乱症状;如果下丘脑功能有内在调节障碍,再加上某些外因,如精神刺激、周围腺体炎症、物理及化学损伤等,就可能出现相应的内分泌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另外,由于生物钟现象与感染等因素,使胸腺萎缩,免疫功能也随之减弱,这对老年人来说最不利了,于是容易感染传染病等,预后也差,尤其是容易患肿瘤等癌症。一般情况下,体内如果发生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引起癌症,免疫系统正常的话就会把它消灭;若免疫系统不健全,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总的来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这种相互关系在医学上称为反馈作用。内分泌是生命的保护神,一旦发生紊乱,就会使人生病,影响健康,最终导致脏器衰老,使人步人人生的秋天。

6.中老年人新陈代谢的变化

新陈代谢也就是“新老交替”,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无一不是进行新老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变化,有体内外物质的不断交换,有物质在体内的各种转换。人体的新陈代谢按一定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如果新陈代谢失调,就会出现很多代谢性疾病,如水和电解质的紊乱、酸碱平衡的失调就会出现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营养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各种营养物质均有一定的代谢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发生很多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又都是在人体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任何一个调节环节发生障碍,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

人在中年以前,合成代谢多大于分解代谢,机体得以生长、发育;人近中年,分解代谢渐趋等于合成代谢,这时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一般也是最良好的状态,体重相对稳定,精力较为充沛,确实是身强体壮、年富力强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中年后期,分解代谢多大于合成代谢,体重渐渐下降,精力逐渐衰退,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平均以0.5%的速度下降。有人认为这主要是与甲状腺和性腺活动降低有关,还有人认为与人体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下降和代谢水平下降有关,而维生素E、维生素C、半胱氨酸有类似这些酶的作用,可调节机体细胞代谢水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适当地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半胱氨酸片对于调节新陈代谢是有益的。

7.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构成了人体的呼吸系统。肺和气管是主要的呼吸器官。肺主要由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血液流经肺泡壁的毛细管时,可以和肺泡里的气体进行交换,从而不断地完成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代谢过程。

咽喉以下的呼吸道总称气管,都是由软骨环和软组织构成圆形管道并分出很多支气管,最后与肺泡相连。气管和支气管表面有层黏膜均能分泌丰富的黏液,能把进入呼吸道的细小颗粒和尘埃粘住。黏膜上有许多可以运动的小纤毛,也可以促使黏液及尘埃颗粒的排出。黏膜上还有许多淋巴组织及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细菌和尘埃。这一切都有助于呼吸道对空气中的细菌与尘埃进行清洗及消毒。支气管树以下的部分(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在代谢过程中,需要经常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呼吸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

中年初期,人的呼吸功能大都很旺盛,但随年龄的增加,胸廓前后径渐有增大,胸廓活动亦渐受限,肺组织的弹性降低,肺泡扩大,肺总容量及肺活量均渐减少,呼吸道的黏膜逐渐萎缩,黏膜的纤毛功能及保护性咳嗽反射的敏感性降低,气管的分泌物易滞留,因而容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又会影响心脏功能,严重者引起肺心病。

8.中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变化

中老年人牙齿易发生牙周炎、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会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磨损。由于牙齿的萎缩,常会出现牙痛病。牙齿的种种变化会影响进食时的咀嚼和消化。

老年人的味觉降低,影响食欲,吃饭不香,食量减少。有的老年人会出现味觉、嗅觉异常,比如咸淡不分,菜的香味嗅觉不明显等。这也影响食欲和进食。

人消化食物要有消化腺体分泌消化液的帮助。老年人的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明显下降。比如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下降;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正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咀嚼食物的牙齿萎缩以及味觉功能降低和消化液分泌的减少,对老年人的进食、消化、吸收不利,造成老年人营养不足,体质衰弱,活动量减少。越是活动量减少和进食减量,越是对身体健康不利。两者形成互为影响的恶性循环,这就会使老年人加速衰老。因此,老年人保健,就必须注意加强饮食的调理,以补充肌体所需。

9.中老年人记忆力易下降

中老年常常为自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思路不清晰,打电话忘记号码,计算能力下降等而烦恼,甚至怕发展成老年性痴呆。的确有相当多的人在中老年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记忆力下降其实就是人体老化的正常反映,准确地讲是大脑功能衰退的反映。

中老年大脑功能减退,包括记忆障碍及痴呆的发病原因,除自身生理变化外,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脑动脉硬化中老年脑动脉硬化较为常见,而动脉硬化或粥样硬化,使脑的微小动脉发生透明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动脉壁内膜增生或脂质沉积,最终可导致脑血管腔狭窄和闭塞,从而促使老年脑功能减退,记忆障碍,甚至可诱发老年性痴呆。严重者可并发脑血栓、脑梗死、脑出血,导致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及其引发的上述疾患,目前已有医学手段进行防治。

(2)高血压有调查表明,中老年后收缩压每升高1.33千帕(10毫米汞柱),认知功能较差者人数增加9%。在对973名老年人随访15年中,证实舒张压增高与老年性痴呆及脑梗死痴呆的发生均有关。以上显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减退及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高血脂现已证实,高血脂与增龄相关记忆障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性痴呆都有密切的关系。

(4)氧损伤有毒的氧离子即自由基造成的损伤。现已有充分证据证明氧化损伤是老年性痴呆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因,因而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有可能延缓该病的发展。有类似观察:过氧化脂质较低组(表示自由基代谢状态较好)167例,记忆商平均值为97分;过氧化脂质较高组66例,记忆商平均值为89分。这些研究结果确实可以说明氧损伤与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有关。

(5)微循环的高黏度、高凝状态在健康老年人中,62例微循环状态较好者记忆商平均值为87.7分,而30例较差者为72分。在非健康老年组中,44例微循环较好者记忆商平均值为92分,59例较差者为82分。高黏度、高凝状态可使脑微循环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脑功能恶化。

(6)女性雌激素减低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已被确认,也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