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2980700000021

第21章 附录(1)

一、创造发明的常用方法

大家知道,干好什么事,都要了解这件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都要掌握干好这件事的方法。对于创造发明来说,这种方法和规律,就称为技法。有了巧妙的发明方法和技能,还怕创造发明不成功吗?这里把人们实现发明创造常用的方法列举如下。

1.缺点列举法

日本美津浓有限公司原是生产体育用品的一家小厂,为了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厂里的开发人员到市场上去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初学网球者在打球时不是打不到球,就是打一个“触框球”,把球碰偏了,十分头疼。很多人都想,要是球拍大一点,兴许不会出现上述毛病。国际网联规定,球拍面积必须在710平方厘米之下。美津浓有限公司就专门做了一些比标准大30%的初学者球拍。这种球拍一上市果然畅销极了。后来他们又了解到初学者打网球时,手腕容易发生一种皮炎,这种病被人们称之为“网球腕”,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腕力弱的人,在运动前没有进行足够的力量练习也没有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在打球时发生腕震而造成的。于是,该公司又发明了减震球拍。他们用发泡聚氨酯为材料,但是经过试验,发现打起球来软塌塌的,很容易疲劳。又重新进行了试验,终于制成了著名的“减震球拍”,产品打进了欧美各国。这里,他们运用了什么技法呢?这种技法叫做缺点列举法。什么叫缺点列举法?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明白,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发现、发掘事物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缺点,设想改革方案,进行创造发明。缺点列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明技法。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或者,今天看起来没有缺点,但是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它的缺点却暴露出来了。

人常有一种惰性,对于正在使用着的东西,看久了,习惯了,就认为理该是这样。比如家用小铁铲,祖祖辈辈已经使用几十年了,人们认为它的结构是天然合理的,常常看不到它的缺点,即使看到了,也认为“就是这个样”。我们对产品不可能件件都使用过,而使用过这些产品的人,对产品的优点、缺点是最清楚的。因此,我们要到最有发言权的使用者那里听取意见,并亲自体验,了解缺点的症结所在。30多年前,日本有个名叫喜八郎的人听他的一位朋友说:“今后体育要大发展,运动鞋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他决定跨入生产运动鞋这一行业。他想,要在运动鞋制造业中打开局面,一定要做出其他厂家没有的新型运动鞋。同时,他想,任何商品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如果能抓住哪怕针眼大的小缺点进行改革,也能研制出新产品来。这样,他便选了一种篮球运动鞋进行研究。他先访问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听他们说目前篮球鞋的缺点。几乎所有的篮球运动员都说,现在的球鞋容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他还和运动员一起打球,亲身体验到这一缺点。于是,他围绕打滑这一缺点进行革新。有一天他在吃鱿鱼时,忽然看到鱿鱼的触足上长着一个个吸盘。他想,如果把运动鞋底做成吸盘就不会打滑了,于是吸盘型鞋底就问世了。

2.希望点列举法

达·芬奇是15世纪的意大利人。他曾希望人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飞上天。于是,他从愿望出发,设计了一种人力飞机,让人扒在上面,手脚一齐用力,使装有羽毛的飞机两翼像鸟一样,扑动并飞翔起来。尽管画的这个设计没有成功,但希望用人力为实现飞行的愿望,经过人们几百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现在的人力飞机不仅能飞起来,而且能飞过英吉利海峡。达·芬奇的愿望实现了。达·芬奇的发明技法叫什么呢?就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就是发明者根据人们提出来的种种希望,经过归纳,沿着所提出的希望达到的目的,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希望点列举法不同缺点列举法。后者是围绕现有物品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这种设想不会离开物品的原型,因此,它是一种被动型的创造发明方法;而希望点列举法则是从发明者的意愿提出各种新的设想,它可以不受原有物品的束缚,因此,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型的创造发明方法。现在,市场上许多新产品都是根据人们的“希望”研制出来的。例如,人们希望茶杯在冬天能保温,在夏天能隔热,就发明了一种保温杯。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在暗处书写的笔,就发明了内装一节五号电池、既可照明又可书写的“光笔”。在研制一种新的服装时,人们提出的希望有:不要纽扣,冬天暖夏天凉,免洗免熨,可变花色,两面都可以穿,重量轻,肥瘦都可以穿,脱下来可作提物袋,等等。现在,这些愿意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现实。

3.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也称聪明的办法、检核表法。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称号。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有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可贴在火柴盒上、煤油灯座上、山区公路转弯处、楼梯扶手处等。

这种发明技法叫设问发明法。设问发明法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一核对思考,促进创造发明。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可否缩小、减轻、分割?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可否颠倒过来?有无替代用品?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4.联想发明法

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很喜欢打猎。每次打猎回来总发现有一种大蓟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紧,不易摘下。他逐渐对这种长有倒刺的野花发生了兴趣。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上长有许多小钩子。原来是这种小钩子紧紧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联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类似的小钩子,不就能够将两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吗?经过反复思索,德梅斯特拉尔认为自己的设想是符合实际的。于是,他采取分析和类比的方法,经过8年的研究实验,终于制造出由两条尼龙带组成的尼龙搭扣。具体结构是:在一条尼龙带上布满小钩,另一条上布满小圈,将二者相对挤压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这项发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继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权。这种创造发明技法叫联想发明法,也叫想象法。

5.组合发明法

橡皮和铅笔是两项不同的技术成果。一位贫穷的画家威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发明了把橡皮包在铅笔头上的铅笔。他获得了专利。他把这个专利和专利权卖给了拉巴地布铅笔公司,使该公司每年仅专利费一项收入达50万美元。有一家音乐工业公司的技术员豪斯菲尔德,把超声检查仪与计算机图像识别两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明了能够进行人体内探测的CT扫描仪器,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发明技法叫组合法。它是在创造发明中,把多种技术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思出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的方法。

组合法是详细构思设想的有效途径。有人对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从1950年以后,组合型的成果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突破型发明的数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组合型的技术发明使技术更加完善、成熟。组合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有了某个创造性设想,或者谋求某种特殊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原理的组合、内插式组合、辐集式组合等三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