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988400000018

第18章 地球之友

香港地球之友,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环保团体之一,成立于1983年。地球之友标志

该组织成立后,致力于改善香港及内地的生活质量及环境,鼓励大众市民参与改善环境的工作,他们走访各小区,向居民宣传有关节能、省水、减废的实际方法,每年组织植树、护林和大自然欣赏活动,开展循环回收活动。此外,香港地球之友非常重视环保教育工作,培训小组和教育小组常常被邀请到海外或香港各院校、中小学以及各企业作专题讲座。他们还定期进行各类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游说各界人士为创造美好环境共同承担责任。香港地球之友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宣传,不仅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民众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而且还保护了香港及邻近地区的环境。

为地球植树

香港地球之友从1993年开始推行“为地球植树”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志愿者们在山火洗礼过和土质变坏的地方重新种上树,改善郊野环境,减轻全球变暖现象。这个计划不仅受到小区居民,还受到银行、航空公司、电讯公司、酒店、房地产开发商等企业的欢迎。为了筹募更多的经费,鼓励更多人参与植树活动,香港地球之友成立了“植树基金”。

参与“为地球植树”活动的志愿者

设立“地球奖”

1997年9月20日,经多次与国内环保人士的探讨、协商,香港地球之友终于在一位环保人士的全力资助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合作,共同设立“地球奖”,以表彰那些多年在社会各界为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截至2007年,“地球奖”共奖励了超过300位国内环保英雄、模范人物,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为中国的环保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知识链接

“地球奖”是一项民间环境保护奖项,主要奖励新闻、教育、社会团体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弘扬社会环境教育的敬业精神,激励更多的新闻、教育和各界人士投身到社会公众环境教育。“地球奖”从设立后,便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成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环保奖项。在中国众多的环保奖项中,“地球奖”发起最早,而且始终保持着民间和非商业化特色。它所表彰的不单是个人的行为和成就,更是其无私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环保责任心。香港地球之友坚持“地球奖”要尽量凸现一股民间“草根”色彩。所以不收企业赞助,只接受慈善基金和私人捐助,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地球奖”“清纯的风格和崇高的品位”以及对“得奖者”的尊重。

墨粉盒再生计划

每制造一个新的打印机墨粉盒及墨盒,就要消耗约057公升的原油作为原料。要是每个墨粉盒或墨盒都是用完一次后就被丢弃,资源浪费可想而知。为此,香港地球之友推出了墨粉盒再生计划,鼓励市民捐赠公司或家里用过的墨粉盒。所收集的墨粉盒及墨盒又被再生或者循环利用。

从1999年开始,香港地球之友已回收及再生了2万多个打印机墨粉盒及墨盒,相等于节省了近10800公升的原油。

衣物回收计划

香港地球之友自2001年起一直推行“衣物回收计划”,在向大众提倡“珍惜资源及减废”的同时,借回收活动达到减轻垃圾填埋区压力的实际效果。

活动期间,香港地球之友成员在各小区收集旧衣物、鞋履、毛巾、提包等。所回收的衣物会经过筛选,然后出口至邻近国家作为二手衣物。

小区旧衣回收箱

“寸草心”行动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国内的环保奖项也越来越多,评奖、颁奖、选举也日益频密,甚至有些泛滥了。在这个趋势之下,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开始反思“地球奖”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3年,就在“地球奖”走过了7个年头时,香港地球之友却决定退出参与“地球奖”的评选及捐助,因为香港地球之友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知识链接

吴方笑薇在她针对香港地球之友退出“地球奖”的敬告中写道:“地球奖每年匆匆评奖、匆匆颁奖、匆匆分道扬镳,没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和感染这班环保模范的绿色理念和实践经验。继续评下去,倒不如拜师求教,向这些环保英雄取经,或跟他们结合力量将其实践经验推广传播。”香港地球之友退出“地球奖”后,为了更好地让“地球奖”获奖者发挥在环保宣传方面的资源优势,倡导“继续贡献”的精神,2000年10月底,香港地球之友发起了“寸草心行动”——组建一个以“寻找地球的故事”为主题的“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并开始了这次活动的“绿色”长征。这支由内地“地球奖”教育界获奖人士组成的队伍,由吴方笑薇亲自率领,每年出征,义务下乡给边远地区和西部农村老师和孩子进行培训,推动民间环保工作,也为“地球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香港地球之友认为,“地球奖”肯定了过去的成绩,颁布属于过去的荣誉,是锦上添花;而“讲师团”则是支持未来的教育,引导需要帮助的人们,是雪中送炭!知识链接

“寸草心”的意义是,讲师团在绿色征途中,以谦卑的行动,像草般扎根,关注平常之中不平常的事态,承担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坚持平凡之中不平凡的使命!秉持着这种信念,至今讲师团已走过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省市,为老师、学生、妇女、儿童、政府官员企业和环保干部、新闻记者、旅游业人士、志愿者和环保社团以及农牧民等送上寸草之心。社区环保宣传

“寸草心”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以下简称讲师团)侧重选择大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比较落后的边远省份和农村地区作为培训地点。而为了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每次培训活动的开展都通过“地球奖”获奖者的桥梁作用,尽量争取到当地教育系统、环保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一些环保志愿者的支持与协助。为了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培训讲义均由香港地球之友统一修订编辑后,免费提供给学员。此外,香港地球之友还购买了一些相关书籍、杂志赠送给那些缺少有效资源的中小学校、妇女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大学生等,以供他们开展环境教育使用。尽管讲师团成员拥有环保教育专业优势,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但他们却不收取讲课费及其他任何报酬,而是将自己的特长无私地奉献给基层单位,让所需人员分享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讲师团走进校园

讲师团在全国各地针对不同的对象以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讲师团老师们用“铝罐子的一生”“汉堡包的故事”“环境审计”“生命周期分析”和“求签筒”等道具,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影响,加深了他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使学员们从中体会到了环保课并非就是“照本宣科”,并非都是“大道理”,它更是人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是人们的“举手之劳”。

讲师团的教学有别于传统单向的方式,以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们真正在沟通中体会到了环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其实教学远不仅仅限于课堂,有时课外的沟通也很重要。例如年过半百、身为讲师团主帅的吴方笑薇老师甚至会在课前开心地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打雪仗。这种看似游戏的前奏,加深了双方的感情、消除了隔阂,从而使得大家担心的一堂幼儿及妈妈的培训课取得满意的效果。

生动活泼的幼儿培训课

讲师团的成员都是地球奖中教育奖获得者,他们在环保教育上颇有建树,各有特色。郭耕,著名环保专家,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团编写的“环保拍手歌”

这位多年从事自然保护教育的科普工作者对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他说,“任何事,唯有打动心灵才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方法”。他的讲座令学员大饱眼福,他的“煽情”使学员们认识到动物物种所面临的危机。郭耕讲课气氛十分轻松,学员们在课堂上也时常能听到他学鸟叫。还有姚亚萍、盛晶晶、毛小梅、徐大鹏等老师,他们多年从事课堂教学,着重向学员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基本概念,传授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寸草心”的目标旨在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意识,全面推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充分运用环境教育专家的“知识财富”和“人力资本”以及他们的成功案例,将他们的经验转移,为内地培训环境教育骨干,不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寸草心”是为环保知音搭建的信息平台,以独特的风格和手段,示范国际上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催化学员教学的思维,从而影响更多关心环境保护的人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员们做到自创、自立、自强。

“寸草心”已经取得的成就是:2000年至今,每年邀请得奖者当义务讲师付出时间、精神和体力,下乡、下县、进村,夜以继日培训和交流。讲师团走过贵州、江西、湖北、天津、北京、河南、广西、山西、黑龙江、陕西、上海、浙江、湖南、辽宁、西藏和云南等省市,行程33,066公里,把绿色信息传播辐射94万人,同时也送上一片关怀和绿色希望。

光盘回收计划

香港人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占全球第八位,超过六成家庭拥有计算机。当全球关注“计算机垃圾”问题时,却往往忽视光盘的潜在影响。

全球光盘的数量正在大幅增长,仅香港就有2亿只以上。制造光盘的主要成分为聚碳酸酯(属塑料材料第七类)与塑料袋、发泡胶饭盒一样,均为不可降解的物料,弃置后要经过很多年才能分解,因此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但是,光盘并非垃圾,相反可循环再造成有用的塑料,可广泛使用于电器产品等日常用品上。因此,香港地球之友在2004年推出香港首期大型的光盘回收计划,借此唤醒市民对光盘这种新兴“电子垃圾”的关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向日葵行动——农村生态能源建设

“向日葵行动”是吴方笑薇、香港著名影星钟楚红和陕西环保志愿者王明英共同推广的“农村生态能源示范”项目。

项目成立后,于2009年,“向日葵行动”开展了主题为“节能减排,我们牵手同行”的活动,主要通过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与沼气生态家园项目村村民、儿童,开展互动交流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城乡资源整合,推动更多的社区、家庭实施节能减排。

2009年3月上旬,协会与高校环协组织联合在西安建科大社区,举办“节能减排公民社会责任——向日葵行动我参与”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了向日葵沼气生态家园项目,动员居民关注参与,从自家做起,实施节能减排。

2009年3月12日,香港地球之友组织中小学校、环协组织、NGO组织等500多人赴周至县林场,用变卖废品的钱捐款购买树苗,植树造林。

“汶川地震”造成陕西省凤翔县田庄镇新增务村部分住房损毁,村小学教室和村委会亦受损严重。2009年“向日葵行动”走进新增务村,资助该村建设100户沼气生态家园示范户,发展无公害苹果产业,帮助村民增收,减轻灾害损失。

200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香港地球之友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赴蓝田县张村小学,通过展板、宣传画、环保小游戏,介绍建造沼气前后的家庭变化,进一步增强家长和孩子对环保的责任,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努力推动项目的持续发展。

2009年5月1~3日,在“向日葵行动”项目的资助下,西安工程大学绿色方舟环保协会,成功参加了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陕西省大学生社团成果展,共展出各类环保作品近60件。这次展览会共有全省50多所大中专院校社团参加。展览会主要展示大学生的创新、环保理念成果,其中环保类作品是这次展览会的亮点。

2009年7~8月份,香港地球之友利用暑假,组织大学生生态家园陕北行采风小组,赴延安的沼气生态家园项目村实地走访,倾听妇女、老人和孩子的心声,了解在发展生态能源前后家庭生活及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收集典型户人物资料,编写“来自黄土高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