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988400000007

第7章 绿眼睛

绿眼睛标志

绿眼睛,全称是“绿眼睛环境文化中心”,该组织是中国最活跃的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为使命的民间环保团体之一。“绿眼睛”成立于2000年,发起人是当时年仅17岁的方明和。“绿眼睛”于2003年获得了民办非企业的注册身份,方明和担任法人代表。

“绿眼睛”成立后,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支持、濒危动物救助、公众宣传教育、自然栖息地保护等项目。并于2006年发起全国项目,项目以温州为总部,向全国发展分会。新成立的分会已经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民间环保力量之一。

保护野生动物

2000年秋季,在方明和的倡导下,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学生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创立了青少年自然考察队。并在第二年加入国际环境教育项目“根与芽”时,正式更名为“绿眼睛”。

“绿眼睛”成立后,志愿者们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许多环保活动。他们通过与“自然之友”、香港“地球之友”和北京“根与芽”组织的交流和沟通,获得了很多环保知识和信息,还收集了近万份的环保新闻简报,购买大量书籍、音像资料,将整理出的资料在小组内部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懂得了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

绿眼睛成员“绿眼睛”的成员们学习环保知识的同时,在认知程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曾多次冒着危险劝阻捕杀野生动物的盗猎者,冒雨跟踪贩卖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并为执法部门提供了线索。2001年,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保护野生动物,“绿眼睛”在浙江省苍南县县城广场举办了爱鸟周图片展和签名仪式,活动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2002年4月21日,“绿眼睛”野保队接到群众举报,在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平等乡有人私自架设鸟网捕鸟。当天野保队的志愿者就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在现场发现三张鸟网。志愿者马上联系了当地的林业站。

次日清晨,野保队的三名志愿者与苍南县森林公安科、龙港林业站等同志一起前往平等乡。他们刚拆完三张鸟网,又接到群众举报,在不远处的鱼塘边上也有鸟网。志愿者与森林公安们便随即赶往那个鱼塘,大家发现,竟有四张大网将整个鱼塘包围住,形成一个网墙。在公安森林人员的协助下,志愿者们将这四张长达200多米的鸟网拆除。

志愿者们正在拆除鸟网

2006年的6月,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杨家山村发生了一起鹭鸟盗猎事件,6名安徽籍盗猎者疯狂盗猎600多只小夜鹭。当天,盗猎者被永嘉县林业公安部门扣留,而600只夜鹭的幼雏却不知如何处理。“绿眼睛”获悉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往事发地,在闷热无比的夏日,“绿眼睛”的志愿者顶着40℃高温对整座山进行地毯式的搜救。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救助了210条小夜鹭的生命。在20天的细心呵护下,小夜鹭终于可以独自飞翔了。

在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和绿眼睛的努力下鸟网终于拆除了2007年11月,4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飞抵福建省福鼎城关的桐山溪越冬,仅逗留一天一只成年的雄性白天鹅便遭到偷猎者猎杀。与此同时,附近村民还以围捉、投石子的方式惊扰白天鹅的生活。案发当晚,“绿眼睛”志愿者立即赶往福建省福鼎市。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便开始昼夜守护,不仅两眼紧盯3只白天鹅,还时刻关注围观群众的举动。每次轮班,他们就得守上两天一夜,30多个小时几乎寸步不离。守护期间,“绿眼睛”志愿者陈法琳与伙伴们印刷了2万份白天鹅保护的宣传单,分发给现场的福鼎市民,并详细解说保护白天鹅的注意事项。12天的精心守候,直到3只白天鹅飞走后两天,“绿眼睛”志愿者们才安心撤回温州。

为了更好地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行为,“绿眼睛”于2009年2月开通了全国野保热线(4008805110),重点接受华南地区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举报及野生动物保护咨询工作。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动物110”,这是国内民间组织开通的第一个野保热线。

环保宣传活动

组织环保自行车队,带着自己制作的环保宣传图板到各地宣传是“绿眼睛”志愿者的定期活动。他们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云岩乡挨家挨户宣传环保、发放宣传资料、回收废电池、组织人员清扫街道。在活动中,他们发现云岩乡竟然没有垃圾箱,没有固定的清洁工,于是大家便集资购买了两个垃圾箱放在了街道上。并将有关情况向乡政府报告,引起乡政府的重视,后来,云岩乡专门雇用了2名清洁工负责环境卫生工作。

此外,组织成员和志愿人员在公园、社区清洁环境是“绿眼睛”的另一项固定工作。在他们所居住的小区里,居民环保意识并不高,地上、角落里随处可见果皮、塑料袋以及各种杂物,没人打扫也没人管理。“绿眼睛”就把周围环境作为自己的卫生责任区,清理死角卫生及垃圾堆,在他们带动下,社区居民也行动起来,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他们还在清理干净的角落里种上了树木花草。“绿眼睛”开展清洁环境这项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打扫一下卫生,而主要在于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用自己的绿色行为,使更多的人懂得,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人人参与。

动物领养活动

在2003年“非典”期间,社会上谣传着“家养动物是传染源”的说法。那段时间,苍南县大街小巷上的流浪狗多了好几倍,这一突发事件极大地震撼了“绿眼睛”志愿者的心,同时也让“绿眼睛”的成员们明白了,一味地救助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只有宣传教育才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因此,“绿眼睛”便将工作定位在:工作业绩不以救助多少只动物来衡量,而是看救助动物在多大程度上启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之心。目标明确了,“绿眼睛”便加强了宣传攻势,定期组织志愿者奔赴各个乡镇发送由“绿眼睛”自己制定出的《动物福利标准》等资料,这在中国的动物福利事业中,是一个极大的尝试和开拓。

2006年8月9日,“绿眼睛”将收养的大部分流浪狗集中在浙江省苍南县县城公园山广场举行“首届动物领养活动”,共有70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领养环节中,有5个热心民众领养了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并郑重地在《动物福利协议书》上签名,承诺一定为动物带来幸福的生活,“绿眼睛”也为领养人颁发了《领养证书》和《宠物新主人手册》。领养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绿眼睛”对这些宠物的新主人进行培训,授予其科学饲养的方法,而且定期派专人进行家访,确保动物不会再次受到虐待。

“关注鸟类,保护自然”活动

浙江省温州鸟类种类繁多,但因为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大量的捕杀使很多鸟类濒临灭绝。

2009年5月4日,浙江省苍南县林业局和“绿眼睛”组织在苍南灵溪人民广场共同举办了一场“关注鸟类,保护自然”的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现场很多群众观看了温州鸟类图片展,从图片中一些群众了解到温州有着种类繁多的珍惜鸟类。

活动快结束时,苍南县林业局领导和“绿眼睛”志愿者们一起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鸮成功放飞。

爱鸟周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