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989900000016

第16章 近观中华第一瀑(1)

对于一切依托于水的景象,无论是大海、江河,还是泉水、瀑布,人们总会赋予其特别的感触。如果说浪涛是自然赐予人们清洗肌肤的,那么瀑布就是自然赐予人们涤荡心灵的。在中国壮美的山川中,在无数条瀑布中,黄果树瀑布堪称绝美,它是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它将河水的缓流和奔腾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我们走进黄果树瀑布,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游览指南

黄果树景区属中亚热带,是典型的熔岩地区,海拔600~1500米,景区风景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隆冬时节,贵州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而黄果树景区内依然一派生机),夏无酷暑,四季皆适宜观光旅游。

黄果树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为其中最大的一级。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郎宫景区、陡坡塘景区等几大独立景区。黄果树景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4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并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黄果树景区风景

黄果树景区内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繁多,植被奇特,溶洞、石壁、石林、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风貌,令人流连忘返。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于二三亿年前,属于喀斯特侵蚀裂典型瀑布。以其雄奇壮阔的景观而闻名于海内外,并享有“中华第一瀑”的盛誉。

黄果树大瀑布景观

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米,腾起的水珠高90多米,在附近形成水帘。盛夏到此,暑气全消。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既有水量丰沛、气韵万千的恢弘,又有柔细飘逸、楚楚依人的柔曼,若逢适当的阳光照射还可形成迷人的彩虹。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一副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这是黄果树大瀑布的真实写照。瀑布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重峦叠嶂,气势雄伟。

黄果树大瀑布以秋夏雨季时分景色最为壮观。这时黄果树大瀑布的高度和宽度可达全年最高纪录。只见河水咆哮倾泻,声如雷鸣,气势磅礴,慑人心魄。在枯水期时,随着水流的减少,瀑布会变小不少,此时另有一番景象。

瀑布“家族”

在黄果树大瀑布周围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道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黄果树瀑布群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壮观的瀑布群,比如:滴水滩瀑布、连天瀑布、冲坑瀑布、关脚峡瀑、绿媚潭瀑布、蛛岩瀑布、陡坡塘瀑布、天生桥瀑布、银链坠潭瀑布、星峡飞瀑、螺蛳滩瀑布、落叶龙潭瀑布、龙门飞瀑布、大树跨岩瀑布等都各具特色、造型优美。在其周围还有许多喀斯特溶洞,洞内有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

犀牛潭

黄果树大瀑布前面的跌水潭,因瀑布从高处泻落,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状若犀牛(又有传说有犀牛从潭中登岸),故而得名“犀牛潭”。犀牛潭潭水深11.1米,满潭被瀑布所飞溅的无数水珠所覆盖。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观赏汹涌澎湃的瀑布水奔腾直泻犀牛潭中的壮美景象。

银雨撒金街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落在瀑布不远处的黄果树小镇上,特别是艳阳高照之日,水雾蒙蒙,会映出金色的光来,似真似幻,整个街道似乎成了金色大街,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雪映川霞

瀑布飞溅的水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古人说“天空云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滩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有“雪映川霞”的美称。

水帘洞内观日落

瀑布后面的绝壁上凹成一洞,称作“水帘洞”,洞口常年被瀑布所遮挡。水帘洞内部结构十分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2个洞内瀑布。游人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日薄西山之时,凭窗眺望,云蒸霞蔚,苍山顶上一片绯红,景象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的美景。

天星桥

黄果树下游6千米的天星桥是天然形成的石桥,中间插着一块石头如流星坠落时碰巧构成,天星桥正是得名于此。天星桥连接着三个片区,即天星盆景点、天星洞景点、水上石林景点。

红岩碑

红岩碑地处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龙枣树村晒甲山上,距黄果树瀑布7.5千米,传说蜀相诸葛亮曾南征屯兵晒甲于此。红岩碑是一块红色的天然石壁,长约100米,高30多米。碑上有几十个字,非镌非刻,非篆非隶,年代久远,神秘莫辨,无人能解,当地人称之为“红岩天书”。

为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从明代开始,一些学者亲临鉴识,临摹,考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殷高宗伐鬼方还经其地纪功刻石的文字。有人因为当地有诸葛亮、孔明塘、孟获屯、关索岭等与诸葛亮南征有关的传说和遗迹,便认为它是“诸葛武侯碑”。有人从地理环境上去考证,认为红岩文字是大禹治水纪功的遗迹。还有人从民族学着眼,把它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如古苗文、古彝文和爨文的。更有一种说法认为,红岩碑非人工所为,而是自然生成的石花。以上种种说法,各自有据,但多穿凿附会,有的近乎猜谜。正像清人张焕文在《红岩碑》一诗中所写:“聚讼徒纷纷,以惑而解惑。”缺乏充分证据,不能使人信服。后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考察,试图解开谜团,然而至今没有一种解释令人满意。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

黄果树瀑布所在地——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波波糖,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最早为朝廷贡品,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波波糖相传原是镇宁附近苗族王宫中的小点心,后来其制作方法流传出来,经过不断的改良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波波糖。波波糖以糯米加工的饴糖和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将饴糖加温至40℃时,加入芝麻末,这时饴糖就能层层起酥,再将起酥的糖皮卷成扁圆形状,一个个洁白的酥糖就像春风拂荡的层层波澜,故名为波波糖。波波糖以饴糖为原料,易消化,经过麦芽酶的作用可变为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极富营养,加上芝麻末,入口即化,是一种老幼皆宜的食品。1979年,波波糖在广州交易会上受到国内外人士欢迎,现在它已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黄果树地区的黄果和籼米糕也极富特色。

壮丽迷人的瀑布景色

到贵州旅游,总能听到“不去看看黄果树,等于没到贵州来”这句人们常说的话,黄果树瀑布的精妙可见一斑。走进号称“黔西明珠”、“地上天河”的黄果树瀑布,踩踏着脚下的一条石板路,沐浴在瀑布漫天飞溅的细雨中,真是心旷神怡。在景区内畅游,每一位造访者无不为它的雄美绮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值得一提的是,黄果树瀑布还会随季节的变化变幻出种种迷人的奇观。

黄果树瀑布夜景

夏秋时节,洪水暴涨,瀑布似银河倾泻,奔腾浩荡,雷声轰鸣,十多里外,都能听到咆哮声。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附近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百川,在考察黄果树大瀑布时赞叹道: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

徐霞客的塑像据史料记载,徐霞客曾先后两次考察贵州,写下了《黔游日记》。其中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无比的赞美。后来,黄果树瀑布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徐霞客游记》名扬九州,黄果树瀑布也名声远扬。在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的1987年1月,人们在黄果树瀑布前塑了一尊徐霞客的塑像,以此对这位伟大的旅行家表示感谢。

每到冬春时节,泉细水小,瀑布分成三五绺垂挂下来,但也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远远望去,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如绸缎飞舞,若仙袂飘举,似淑女浣纱……清代贵州著名的书法家题写了对联: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

此对联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黄果树大瀑布飞流直下,如捣玉崩珠;马蹄潭、犀牛潭激浪翻涌,水沫腾起半空,飘飘洒洒,丽日辉映。关于这幅唯美的景象,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南征。关羽的儿子关索奉命率本部兵马南征,来到黄果树瀑布畔,只见白水河拦住了路。河虽不宽,但水深流急,且没有一座桥可以过河,更没有船可用。关索命令大军在河西岸扎下营来,派人伐木造船。终于造好了一只木船,关索命令军士抬到河里试渡。殊不知,河水湍急,船划不到对岸去,却被冲着往下游漂,栽下黄果树大瀑布,船碎人亡。

关索又下令开山取石架桥。众军士一天到晚在西山下敲打山岩,然而却打不出几块石头——这里的石头像铁一样硬。许多军士的手、脚、腿都受了伤,最后才打下一堆石块,勉强够拱一座小桥。

在他们打算动手拱桥的前一晚,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他骑着一匹长犄角的小马,腰间挂着一个圆溜溜的葫芦。老人悠然来到采石场,取下腰间的葫芦,在采下的每块石块上滴了一滴水。滴完后,连人带马消失了。

第二天,军士们用那些石头去拱桥。桥拱好后,关索亲自骑着战马领头从桥上过。谁知,原来坚硬无比的石头却变得跟豆腐一般软了。关索的马刚一踏上桥,桥就坍塌了。关索和马一起掉下河,马在其中的一块石头上踏出了一个大蹄印,就是现在的马蹄潭。

关索骑的是一匹白龙马,落下河后,马一跃,把关索驮上了岸,关索才没被淹死。这时,白胡子老人又出现了。他问关索:“你为何要带兵来此?”关索回答:“奉主公和军师之命,拓展西蜀疆域,统一华夏江山。”老人又问:“此地百姓愿归顺你家主公?”关索猜想,这位老人一定是此处山民的首领了。他急忙下马,对老人跪拜道:“我家主公顺天意,心怀天下百姓,兴盛华夏江山,万望老神仙辅助,同创万代大业。”

老人觉得关索说得在理,见蜀军并无恶意,便答应帮忙渡河。老人骑着小马走了,第二天就带来九个漂亮的南国姑娘。她们人人背着一大背篓七色丝线,拿一只闪闪亮的银梭。九个姑娘在瀑布边织锦,织了九天九夜,织出九千九百九十九匹锦缎。老人把锦缎往大瀑布下的河流上空一抛,变成了一座五彩斑斓的大桥。关索率军马平安过了桥,辞别老神仙和仙女,往南进发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称赞与歌颂。当代著名诗词书法家张守富所作的《观黄果树瀑布》极尽赞美之情:

万顷银河泻,千寻素练悬。

雷鸣声裂地,狮吼势崩前。

骚客激情涌,将军跃马旋。

遣谁挥巨笔,狂草刷长天。

诗中囊括了关于黄果树瀑布的历史传说与对瀑布美景的赞赏,令人对瀑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走近黄果树瀑布,赫然显现于眼前的景象不禁令人神往。步步趋近,停留在瀑布跌落的犀牛潭边,仰望瀑布,瀑布飞溅的珠帘上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变幻莫测。古人说“天空云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滩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如此盛赞,正恰如其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黄果树瀑布,不愧为大自然的杰作!

断流的尴尬

看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在海内外的车站、酒店、宾馆、家庭居室墙壁之上,随处可见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的照片。然而,瀑布壮丽的景观在最近几年中出现的周期越来越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