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制作生物标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3000300000013

第13章 植物标本的保存(1)

植物标本的使用范围很广,种类繁多,制作方式各异,所以在保存、管理方面也就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和相当的时期内,使保存的标本在形态、结构方面完整无损。

为此,不论是浸制还是干制的植物标本,在保存期间,主要都应着重抓好防潮、防腐、防虫、防晒,以及全面性的防尘、防火等,这样才能既保存了局部的标本,又维护了全面的安全贮藏。尤其是对某些珍稀标本,更应倍加珍惜、爱护。

一、浸制植物标本的保存

浸制植物标本保存的重点应放在浸液和封装两方面。

(1)定期观察浸液情况

浸制标本要经常注意容器内的标本浸液是否短缺或混浊变质,如有短缺或混浊变质,需及时查明原因,究竟是塞盖损裂还是封装不严,然后添换标本浸液,换去已损裂的塞盖或重新严密封口。

装在一般玻璃瓶(管)内的浸制标本,瓶塞多是软木或橡胶制品,接触时间一久,塞头就会老化变质而污染浸液和标本,因此,浸液不应装得太满,要与瓶塞隔开适当距离。例如,存放在指形管的小型标本,其浸液只装到管内容量的2/3即可。

(2)严密封装瓶口

浸制标本的玻璃瓶(管)通常用石蜡或凡士林封口。封口时先把瓶口和瓶塞擦干,略加预热,再把瓶塞浸入熔化的石蜡,瓶口也刷些热石蜡,然后趁热塞紧瓶塞,并在封口处用热石蜡补封一次,涂匀涂平,封口即告结束。为了复查瓶口是否封严,可将瓶体稍作倾斜,如在封口处发现有浸液外溢,即表示封闭不严,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为了使瓶口封装更严,可在已经蜡封的瓶塞处蒙上一小块纱布,并再均匀涂上一层热蜡。

此外,还须注意,各种浸制标本,宜集中放在避光处的柜橱内长期保存,要避免反复移动或强烈震动。

二、干制植物标本的保存

各种干制标本的保存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制作、使用等方式方法的不同,它们的具体保存方法并不完全一样。

(1)腊叶标本的保存

腊叶标本的保存要点,主要是防潮、防晒、防虫。标本的数量不多时,可放入打字蜡纸的空纸盒内,盒边贴上小标签,说明盒内标本所属的科、属,即可集中放入普通文件柜内保存;数量较多,准备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应放入特制的腊叶标本柜内。

腊叶标本柜是一种木制标本柜,分上、下2节,双开门。每节左右各有5大格,每一大格内又分5小格,小格板为活动拉板,可以调节上下间距。上节底部的隔板也是活动拉板,便于在取标本时把标本暂放在拉板上。标本柜的高度,主要是考虑取放方便,以伸手可得为度。一般柜的高度为200厘米,宽为70厘米,深为45厘米。在每一小格板的左右边角处,钻几个手指大小的孔,利于柜内防腐、防虫剂的气味得以在柜内流通。为严密柜门,可在柜门的边框上加黏绒布条。四扇柜门的正面各镶一金属卡片框,把柜内所存标本按分类标准(科、属、种等)写在卡片上。

放入柜内的标本,要经常或定期查看有无受潮发霉或其他伤损现象,以便及时进行调理。注意流通空气,添换防腐、防虫剂,室内严禁烟火,注意防尘。

(2)种子标本的保存

作为植物种子的标本,应选择那些成熟、饱满、完整、特征典型的种粒,并在充分干燥以后再保存。

一般展览用的种子标本,多是放在玻璃制的种子瓶里瓶外加贴标本签。也可将各种种子分装在小玻璃瓶(管)内,封好口,贴上小标本签,然后装在玻璃面标本盒中展出。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以将种子分装在牛皮纸袋内,袋外用铅笔注明标本名称或加贴标本签,然后放进种子标本柜保存。标本柜的样式与苔藓植物标本柜相同,管理方法也同苔藓植物标本一样。

(3)胶带黏贴标本的保存

用透明胶带黏制的各种植物标本,应针对胶带的特性和标本的处理方式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标本经久不褪色、不皱褶、不开胶。其保存要点简介如下:

①展平压放——胶带黏制的各种植物标本,多是采用新鲜未干的实物黏制的,所含水分多从背面底纸上逐渐散出,因而易使底纸肥潮变皱。为此,黏制后需根据标本的大小厚薄,分别展平夹压在植物标本夹、书册、玻璃板下或硬纸夹内。

②干湿适度——胶带黏制的各种标本不可放在过于潮湿或燥热的地方。过于潮湿,胶带和底面的衬纸容易受潮变皱发霉;过于燥热,容易由胶带的边缘开始向内干裂脱胶。因此,保存此类标本要注意放在干湿适度的地方。

③避光防尘——胶带黏制的各种植物标本同其他生物标本一样不可让日光直晒。由于胶带不仅易于吸附污尘,而且一旦吸附了污尘,就很难去掉。尤其是胶带的边口部位黏性较大,沾染污尘之后常会出现黑边,很不美观。

④随时维修——为了防止胶带黏制的植物标本开胶变形,以及其他诸如胶布污秽不洁、标本受潮发皱等现象,要在取用之后及时检查有无异常,并及时予以维修。保存期间,不可久置不管,一旦发现胶带微有开胶,黏性尚未失效,就要马上给予黏合,以便有效地保护标本的完整无损。此外,对于平时备用的胶带要多加爱护,防止受潮、受热、沾染污尘;操作时不要把胶带放在污秽不洁的桌面或其他器物上;胶带用毕要放在塑料袋内保存。

(4)立体标本的保存

把制好的立体标本放入体积相当的标本瓶里保存。为了避免标本吸湿,瓶里应该放入硅胶,并且密封瓶口。

孢子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在植物界,除种子植物外,还有蕨类、苔藓、地衣、真菌、藻类等类群,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的各个类群,由于形态、结构、习性和分布差别很大,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的方法就各不相同,活动开展也因而有难有易。本章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对上述5类孢子植物分别进行介绍。

蕨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中进化水平最高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共有120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在我国生长的有2600余种。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它们的孢子体的体型大,有根、茎、叶的分化;而配子体不但体型微小,而且结构简单。我们平时所见的都是它们的孢子体。蕨类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孢子体的形态特征,对配子体的特点,分类中很少采用。

一、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蕨等植物分类很广,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凡平原、高山、森林、草地、岩隙、沼泽、湖泊和池塘,都有它的踪迹。由于生存环境多种多样,蕨类植物分为土生、石生、附生、水生等4大类型。

①土生蕨类:大部分蕨类为土生种。在土生种类中又分为旱生种、阴生种和湿生种。旱生种类多生于被破坏的森林和干旱的荒山坡上,如常见的蕨。阴生种多生于阴湿的林下,如蹄盖蕨科、鳞毛蕨属。湿生种多生长在溪流旁或沼泽地带,如木贼科、金星蕨科。

②石生蕨类:石生蕨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非常耐旱,如卷柏科的卷柏。

③附生蕨类:附生蕨类大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上,如巢蕨。

④水生蕨类:水生蕨类的种类不多,都生活在淡水中。它们当中有的漂浮在水面上,如槐叶萍、满江红等;有的则是整个植物体沉入水中,如水韭属。

二、蕨类植物标本的采集

(1)采集工具

①小抄网(用纱布或尼龙纱制作):用于采集水生蕨类植物。

②掘铲或小镐:用于挖掘蕨类的地下茎。

③采集袋:用于盛装全部采集用具用品和标本。

④塑料袋(大小各种型号):用于临时保存标本。

⑤大、小标本夹和吸水纸:用于装压标本。

⑥野外记录册、铅笔、标本号牌和钢卷尺:用于记录标本。

(2)采集方法

蕨类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大小和质地,均和种子植物接近,因此,采集方法与种子植物的采集类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集地点。大多数蕨类植物性喜阴湿,多生活在阴湿地方,所以采集时,应多到阴坡、沟谷和溪流旁查找。

②采集的标本要完整。标本的完整性主要指以下2个方面:

a.根、茎、叶要完整。在蕨类植物中,绝大多数是真蕨纲植物,而真蕨纲植物大多没有地上茎,茎生在地下,叶大多为羽状复叶,单叶的种类很少,同学们常误将羽状复叶的总叶柄看成地上茎,将复叶上的羽片或小叶看成一片片叶,因此在采集时,往往只揪一片叶。要指导同学们将一株蕨类植物的根、茎、叶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