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匪夷所思的怪事(奇妙的大千世界)
3000700000054

第54章 亚特兰蒂斯传说(1)

传说是一个非历史的、无可考证的、从古时候靠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但却被人们当做了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大致上也同意,许多传说是有某些事实基础的。虽然如此,一个故事流传的时间越长,夸张、歪曲和添枝加叶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情况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大概就是格外严重的了。

关于亚特兰蒂斯传说的主要内容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这传说能否经得起符合逻辑的推敲。同样,我们也要把一些现代亚特兰蒂斯拥护者的见解和理论拿出来作一番考察。

12000年前,大西洋不仅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而且有一个巨大的岛屿或者大陆崛起其中,它从直布罗陀海峡的西面一直延伸到加勒比海附近。这是一个地形多样的国家:崎岖的山岭,辽阔的平原,还有河谷;土地肥沃而且矿物资源丰富。在这块大陆上还发展着一种先进的文化。亚特兰蒂斯人建筑道路、堡垒以及宏大的庙宇和宫殿。在亚特兰蒂斯海岸的码头和港口中停泊着相当大的船队,他们与许多民族有着兴旺的贸易往来,特别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有密切联系。

扩张是亚特兰蒂斯人的抱负,所以后来就导致了征服地中海国家的战争。亚特兰蒂斯的武装部队特别遭到雅典人的猛烈回击。这是一场消耗实力的战争,雅典人的同盟国一个个地败亡了;但正当战争结局尚未分明,而雅典又处于独木难支的境地时,大地却遭到了一场灾变:强烈的地震发生了。地面塌陷,巨大的海浪席卷整个世界。不仅雅典人是这场灾难的牺牲品,亚特兰蒂斯大陆也一样。根据传说,亚特兰蒂斯在一天一夜之间就沉入了大西洋。我们今天看见的岛屿,像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就是从前亚特兰蒂斯的山峰,只有它们突兀在大西洋的海面上。

柏拉图

第一个讲上面这个故事的人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9年,死于公元前347年。在他的两本对话体著作中描写了亚特兰蒂斯,一本是《第梅乌斯》,另一本是《克里蒂亚斯》。后者一直没有完成。在柏拉图70~79岁的几年里,他的注意力显然集中在其他写作上,所以在他去世前就没有能完成这本书。他死时是80岁。当然,他可能已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并且不再打算完成它。

柏拉图从不使自己介入文章的对话,他的想法是借别人的口说出来的,这当中有许多是他的同代人,其中最受宠的一个代言人就是苏格拉底。尽管柏拉图可能想逃避责任,所以才伪托他人,但他几乎总是通过这种对话来表达对真理和正义的热爱。不过柏拉图时代的人们仍抱怨说,是柏拉图“把话硬塞在他们的嘴里”。柏拉图确实极力主张,国王和统治者们在对人民有益的情况下,应该说“高尚的谎言”。

可以说,柏拉图多半不会故意说谎话来伤害某人或为了其他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点从他的写作原则中可以推断出来。然而为了表达一个观点,他仍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虚构。例如,在《共和国》一书里,他就说了不少隐喻。但在这里,他明说他是在“虚构”。至于亚特兰蒂斯,他却通过克里蒂亚斯来宣称这事是真有来历的。

根据克里蒂亚斯叙述的亚特兰蒂斯故事,柏拉图祖上有一个名叫梭伦的人,他旅行去埃及,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埃及的老祭司。这位祭司看到梭伦不知道自己国家过去的历史而感到很有兴趣。于是他便把雅典人抗击亚特兰蒂斯人的强大军事力量的英雄行为详细地描述了一番。这种说法不仅仅使希腊人感到得意,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雅典人还以为他们自己就是柏拉图那神话式的共和国中一切理想的化身。有历史证据表明,柏拉图是打算把雅典和亚特兰蒂斯之间的战争作为他那更理论性的《共和国》的续集。

柏拉图到底有什么意图?他创作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是故意为了骗人吗?似乎不像是这样。如果他不是胡乱骗人,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是很有限的了。第一种可能是,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是空想出来的,但是由于疏忽,忘记了强调他的叙述纯属幻想。但由于柏拉图曾明确表示亚特兰蒂斯是“真有来历”,这个可能性就又不大了。第二,柏拉图确信亚特兰蒂斯的存在,而且历史上确有一个亚特兰蒂斯在9000年前沉入大西洋。当然,也有可能是柏拉图确信亚特兰蒂斯的存在,虽然这仍不是事实。第三,柏拉图从他那时代的传说中提取素材以创作自己的传说,利用历史上发生过的洪水、陆沉等零星材料提出自己的政治和哲学主张,所以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就成为他手里的工具。让我们来检查一下这些可能性。

亚特兰蒂斯是否存在的设想

让我们假设,12000年前在大西洋存在着一个幅员广大的大陆。而且,让我们假定(像我们听到的一样)这块大陆上存在着一个先进的文化,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兴旺发达,和其他国家有广泛的贸易往来和征伐战争。同时,也让我们接受这另一个假设,即亚特兰蒂斯是在12000年前因灾变而沉没的。

但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些假设都涉及地质学和考古学。从地质方面说,如果从前存在过大陆,如果这大陆因灾变而沉没,那么在北大西洋海底应当有相应的沉积物、地形及杂物作为证明。从考古方面说,也应当有相应的人工制品,并可从其性质、分布和耐用程度等角度作出判断。同时,也应该能找到有关语言、文字,以及哲学、思想、生活方式等属于文化范畴的考古资料。

地球结构

地质学者集中研究地球外层地壳的性质,其中的岩石生成,地球表面与内部的变化对地形的影响等,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由于积累了成千上万的观察资料,再加上日益进步的技术,对地球表面和海洋深处的考察也就有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地质学者极愿承认这方面尚有未知领域——他们在地球历史方面的知识几乎有50亿年的空白——但也必须指出,到目前为止,所收集的资料对于一个年轻的学科来说已是相当丰富,因为在柏拉图的时代,地质学只是初具规模而已。

地质资料表明,地壳厚度不超过20~40英里,包括6或7个弓形板块。按现代的理论来说,这些板块能够不受约束单独移动,导致大陆漂移。大陆就附着在这些板块上,前者由较轻的岩石构成,后者则是密度较大的物质。目前的大陆,毫无例外,主要都是由一种叫花岗岩的轻岩石构成的。花岗岩的大陆能缓慢上升和下降。大陆就像漂流的木筏,根据载重情况,可在水中上下浮沉。我们所说的缓慢,不是指在一天一夜之间(像柏拉图描写的那样)上升或下降,甚至不是在几千年间,而应是在几亿年间发生。在地球存在的50亿年间,大陆缓慢下降,并且曾被多次淹没,证明便是这一层一层缓慢积累起来的海底沉积物,它们现在成为大陆的表面。但海水吞没下沉的大陆并不是那么容易察觉的,所以如果人们生活在海水吞没大陆期间时,他们多半不会注意到这个现象,别说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时间都看不出变化来。

地质学者从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在过去的地质年代,整片大陆曾以惊人的速度陷进一个密度更大的下层岩质内。这就完全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等于是把一块奶油蛋糕压进一块密度大而硬的太妃糖中去,好像太妃糖会被这蛋糕挤开一样。

但是,假设中的亚特兰蒂斯下沉的时间——12000年前——却并不能用来说明远古的地质事件。地质时代是以亿年来衡量的,尽管许多地质学者确实在研究目前和晚近的地质活动过程,但这是为了更好了解发生在远古时代的地质事件,而在那时,根本谈不上人类的存在。像亚特兰蒂斯沉没这样的地质活动,只是一个地质上的“昨天”而已。

亚特兰蒂斯

假设大西洋中有一片大陆在12000年前因灾变下沉,那么作为一个地质学者,应该寻求什么样的证据呢?这样大的变动会对世界上的海岸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大陆的突然下沉会造成巨浪,甚至冲向遥远的海岸,世界范围的海平面确实会在一夜之间上升。这就像是把一大块物体浸入在一个盛满了水的盆里一样。地质学者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全世界的海岸线,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这样突然的灾变性变化。由于大陆是花岗岩构成的,所以中央大西洋海底的沉积物下面应该也是花岗岩石。但它不是花岗岩,而主要是玄武岩,即一种黑色的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