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3008500000081

第81章 最后的征途

王阳明在前往两广的路上,在与弟子士友讲学的同时,就早已把所谓思、田作乱的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

广西的民变,起因于田州岑猛叛乱,提督姚镆悍然征之,擒岑猛父子。岑猛手下的头目卢苏、王受为求自保,乃聚众煽动作乱,攻陷思恩。

姚镆又调集大军征之,但这次卢苏、王受有了准备,久攻不克,僵持在那里。

王阳明认为,思、田之役,起因于土官仇杀,比起那些盗贼攻城陷地、荼毒生灵的情况,还算不得十分恶劣。只要处置得当,事势还有挽回的可能。

他制定了一个恩威并施的策略。

十二月向朝廷上疏,建议废除“改土归流”的政策,保存土官,借助其兵力,以便为中原的屏障。

嘉靖七年正月,王阳明赶赴田州,调集湖广兵马数万人南下,声势浩大,卢苏、王受等人探得此消息,皆生忌惮、畏惧之意。

他们早把王阳明的来历打听得一清二楚。

这位新任两广总督,具有新建伯的爵号,堂堂南京兵部尚书,其用兵谋略高深莫测,神鬼皆惊。当年曾在南赣训练民兵,一两年便剿灭为害江西南部数十年的巨寇,后来更凭借数万仓促集合的义军,指挥若定,仅用四十余天就打败宁王的十万大军,平定其密谋多年的叛乱。

如今,朝廷重新起用这位超重量级的人物,摆明了要彻底解决此番事变的决心。

而这位王阳明先生,当年仅率些不入流的队伍,不论是山贼巨寇悍匪,还是藩王精锐劲旅,都在谈笑间被他打得灰飞烟灭。现在人家提督四省军务,手握重兵,自己数万乌合之众,欲与之相抗,简直是螳臂当车!

面对大军压境的威势及王阳明的声望,卢苏与王受两人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王阳明抵达田州后,朝廷的批复终于下来了。

对其建议,一一准奏,并命他以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除总督两广外,还兼提督江西、湖广两省的军务。对于剿抚一切事宜,均可视情况自主决定,不必怀什么顾忌。

王阳明早已派出探子,把卢苏、王受等部的动向、虚实打探得一清二楚,一看时机已到,马上命人前往传谕,晓以大义,望其归降。

为表示罢兵诚意,王阳明回至南宁,下令尽撤先前所调集防守之兵,数日之内,解散返归的士兵就达数万之众。

只剩下湖广之兵数千余人,因为路途遥远,山道险阻,不方便马上回去,便让他们分别留守宾阳、南宁等地,解甲休养,待时而发。

听闻王阳明有招抚之意,卢、王二人皆感到有了一线生机,接着又打听到随军镇守太监、总兵相继召还,数万兵卒亦尽撤归,归顺之念更坚,便派头目黄富等人赴总督衙门诉苦,声言他们叛乱乃是迫不得已,如能免其一死,愿为朝廷扫境安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阳明对黄富说道:“朝廷之意,正恐尔等有所亏枉,故特遣大臣处勘,开尔等更生之路;尔等果能诚心投顺,决当贷尔之死。”

于是令他们回去,带信给卢苏、王受两人,在规定日期前来归降。

卢苏、王受及部下得讯,无不大喜过望,欢声雷动,更有人遥向南宁方向下跪,感谢王阳明的大仁大德。

不久,卢苏与王受率其众来到南宁城下,分屯四营,并仿效“负荆请罪”的典故,大小头目数百余人囚首自缚,赴总督军门请罪。

王阳明接见他们时,谕曰:“朝廷既赦尔等之罪,岂复亏失信义;但尔等拥众负固,虽由畏死,然骚动一方,上烦九重之虑,下疲三省之民,若不示罚,何以泄军民之愤?”

于是,下令将卢苏、王受各责打军杖一百,然后亲手为其解缚。

卢苏、王受虽被当众打了一百大板,皮肉虽痛,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这时又见总督大人亲自为自己解缚,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两人热泪盈眶,泣不成声,此刻就是让他们去上刀山、下火海,恐怕他们也不会有一丝犹豫。

见王阳明如此处罚,众人皆叩首谢恩,心悦诚服。

接着,王阳明跟他们来到城外驻扎之营,安抚其余之人共一万七千众。

听到总督大人已代表朝廷招安了,众人欢呼雀跃,纷纷发誓,愿杀贼立功赎罪,以死相报朝廷的不杀之恩。

王阳明又谕道:“朝廷之意,惟欲生全尔等,今尔等方来投生,岂忍又驱之兵刃之下。尔等逃窜日久,且宜速归,完尔家室,修复生理。至于诸路群盗,军门自有区处,徐当调发尔等。”

众人大概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话,一听之下,饶是七尺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亦感动得哭泣起来,振臂向天欢呼,又纷纷赌咒发誓:今后这一百多斤豁出去了,只要王大人一声令下,指哪打哪,决不含糊!

至此,思、田之变遂平。

但是,在八寨、断藤峡等险恶之地,尚盘踞着数以万计的悍匪山贼,时不时四出劫掠,涂炭生灵,为害一方百姓。

王阳明抚定思、田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八寨与断藤峡,欲为广西除掉这一心腹之患。

但是,八寨与断藤峡之贼非同小可。

广西到处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民风强悍,大山之中盗贼尤多。

断藤峡诸贼,仗着地势险要,成掎角屯聚,彼此相应,历代以来,官府屡次进剿,皆征而不服。

明朝天顺年间,都御史韩雍率二十万大军,声势尤为惊人,兵分数路,采用迂回大包抄的战略,将断藤峡围得铁桶一般,大破其巢穴。

然而,韩雍刚撤兵不久,散逃众贼又聚集起来,变本加厉进行疯狂报复,攻陷浔州,占据城池,为乱一方。

后来官府多次进行征剿,皆无功而返。

至于八寨之贼,就更为厉害,人人善使利镖毒弩,见血封喉,莫当其锋。且山凶水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明朝开国以来,至今还没有谁敢轻议征剿其巢。

嘉靖七年七月,王阳明经过周密策划,利用最后数千湖广士兵返回之机,令布政使林富、副总兵张祐等人,分别率领这些士兵,出其不意前往征剿八寨及断藤峡之贼。

林富、张祐领右江及思、田兵马进剿八寨,而参议汪必东、副使翁素、佥事汪溱率左江及永乐、保靖土兵进剿断藤峡。

同时密令新归降的卢苏、王受亦领兵分道进剿。

此时八寨及断藤峡诸贼见王阳明驻扎南宁,早已解散大军,而卢、王之变已平,更是毫无征剿消息,于是人人皆松弛下来,不以防备为意。

进剿官兵乘机同时掩杀,奇袭断藤峡、八寨诸贼,大破之。

以往官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百数年来,都不能征服八寨、断藤峡,如今仅用数千人马,不到两月,便一举将其巢荡平。其战果之辉煌,恐怕连王阳明都没有想到。

为此,王阳明特赋诗一首,以纪此事:“见说韩公破此蛮,豼貅十万骑连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尔收功一月间。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