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艰苦卓绝: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3011800000015

第15章 闽北游击区

闽北游击区位于闽浙赣三省边界,在其鼎盛时期,曾扩大到闽东、闽中的一些地区,包括福建省的崇安、建阳、建瓯、政和、松溪、浦城、邵武、顺昌、南平、将乐、泰宁、屏南、古田、周宁、寿宁和江西省的金溪、贵溪、资溪、光泽、广丰、铅山、上饶以及浙江省的江山、庆元、龙泉等26个县。西北部是武夷山脉,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以武夷山为依托,北可达浙江,西可去江西,南可下闽中,东可至大海,有广阔的回旋余地。

到1934年底,闽北苏区大部丧失。闽北党政军机关被敌逼退到崇安西北部山区的一小块狭长地带。1935年1月初,中共闽北分区委员会书记黄道在大安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主动撤出大安,依靠武夷山,依靠老区,坚持游击战争,保存有生力量,配合中央红军,夺取反攻胜利”的方针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决定精简机构,实行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相结合的策略。

大安紧急会议使闽北游击区实现了由苏区斗争方式到游击区斗争方式的正确转变,从而为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月25日,闽北党政军机关安全撤出大安。2月上旬,分区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实行党政军统一领导,重建闽北红军独立师。中旬,闽北红军独立师在长涧源成立,师长黄立贵,政委卢文卿。独立师成立后,各团随即分散活动。4月到7月间,独立师在黄道、黄立贵等人的领导下取得了建阳五里考战斗、黄坑袭击战、上饶甘溪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1935年8月,国民党军向闽北游击区再次发动“清剿”,企图彻底消灭红军。

为了粉碎敌军“清剿”,黄道于8月在崇安县的黄龙岩主持召开了分区委扩大会议。会议确定了“以老苏区为依托,挺进敌后,开辟新区,内线和外线相结合,开辟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黄龙岩会议为闽北游击战争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会后,独立师兵分三路由饶守坤、黄立贵、吴先喜带领向外线开展游击战争,并成功开辟了闽东北游击根据地、闽中游击根据地、抚东游击根据地。分区领导机关和崇安中心县委在黄道、曾昭铭的领导下,继续坚持闽北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依靠正确的政策和广大群众的支持,成功打败了国民党军对闽北游击区的“清剿”。

1936年4月,在政和、周宁交界的洞宫山仰头村,闽北和闽东的主要负责人举行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闽赣省委和省军区,黄道任省委书记,叶飞任军区司令员。

会后,尽管闽北和闽东依然是各自领导本地区的游击战争,但联系更加密切,配合更加协调。到1936年底,闽北游击区发展到横跨闽浙赣三省的26个县的广大地区,闽北红军独立师也由原来的4个纵队发展为6个纵队近3000人,成为闽北三年游击战争的全盛时期。

西安事变解决后,国民党军重新发动大规模“清剿”。在“清剿”初期,红军游击队对局势认识不足,致使部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独立师调整战术,采取“走、藏、打”的方针,不断给国民党以打击。

1937年2月初,通过地下党的关系,黄道得悉党中央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为贯彻中央精神,2月7日,中共闽赣省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抗日反帝斗争的决议》,要求各地党组织和红军注意做统一战线工作。3月7日,成立以黄道为主席的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统一战线工作逐步展开。

5月12日,蒋介石命令福建省主席陈仪“务将残匪限期肃清,勿再延误”。随后,国民党对闽北游击区发动了更为残酷的“清剿”。短短几个月内,闽北红军损失2000多人。但是,黄道等人仍旧率余部顽强斗争,与敌人灵活周旋,最终迎来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吴先喜 闽北军分区司令员兼独立师政委

曾镜冰 闽北红军独立师代政委、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黄道 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

黄立贵 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

(1934年10月—1938年2月)

1935年1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员会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大安村举行会议,由黄道主持,作出党政机关随军撤出大安,各地红军游击队就地坚持游击战争等决议。今武夷山市大安村。

黄知真:《黄道与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北游击区》,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阎景堂主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第295页。

《〈江声报〉报道红军游击队袭击黄坑》(1935年4月9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北游击区》,第467页。

福建省闽北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位于市西北部,地处闽赣边界要冲,四周高山重叠,峰峦起伏,是当年闽北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黄道等曾在这里领导了红军游击队的对敌战斗。***、粟裕等都在这一带转战过。今坑口村一角。

福建省闽北山区长涧源,是闽北分区委活动的中心区域。长涧源。

1936年4月,闽北红军领导人黄道、黄立贵、曾镜冰与闽东红军领导人叶飞在福建政和县洞宫山仰头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赣省委和闽赣省军区。洞宫山仰头村会议旧址。

1935年8月,中共闽北分区在崇安县黄龙岩召开扩大会议,制订了打出外线,转变策略,开辟游击新区的新方针。今黄龙岩山村。

左该村山上的原扩大会议旧址。

黄知真:《黄道与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北游击区》,第81页。

界首村后山的战场遗址。

1936年2月,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在黄立贵的率领下,边打边走,拖垮国民党军的跟踪部队1000多人,最后在福建省建阳县界首村一带反击中歼敌300多人。今建阳县界首村。

1936年1月,闽北红军独立师一团在黄立贵、曾镜冰率领下向闽东北挺进,先后击败敌张春光一个团,后又击溃李惠民反动民团,以少胜多,冲破敌七十九师的包围,歼敌一个营又两个连,声威大振,于1月底进驻政和县洞宫山的禾坪村。不久又和叶飞率领的部队会合,两军首次相聚,欢呼雀跃,共叙游击战争的甘苦。今政和县洞宫山禾坪村。

闽北政和县洞宫山禾坪村,黄立贵、叶飞、曾镜冰曾住在这里。

1935年4月初,闽北分区党委和红军领导人黄道、吴先喜亲自率领闽北红军独立师二团,乘驻守五府山甘溪的国民党军松懈之机,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甘溪战斗遗址。

1939年5月23日,黄道在江西铅山河口,被国民党特务收买医生毒害致死,安葬于福建崇安长涧源。1953年,黄道遗骸迁回江西上饶信江畔。黄道烈士在上饶的墓亭。

《中共闽赣省委关于开展抗日反帝斗争的决议》(1937年2月7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北游击区》,第41页。

《《闽北日报》报道蒋介石限期完成“清剿”任务的命令》(1937年5月19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北游击区》,第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