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3020200000019

第19章

恭维他人,不只是嘴皮动动、脑袋点点那么简单,它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那种模仿一个人的赞美、恭维之言,永远是庸碌无为的一种表现。有些人自己想不出怎样恭维,只能跟着别人说重复的话,附和别人的赞美。

古时候,朱温手下就有一批鹦鹉学舌喜欢拍马屁的家伙。

一次,朱温与众宾客在大柳树下小憩时,无意中说了句:“好大柳树!”

宾客为了讨好他,纷纷起来互相赞叹:“好大柳树。”

朱温看了觉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树,可作车头。”

实际上,柳木是不能做车头的。但还是有五六个人互相赞叹:“可作车头。”

朱温对这些鹦鹉学舌的人烦透了,厉声说:“柳树岂可作车头!我听人说秦时有指鹿为马的事,想不到你们也是应和的这种人!”于是把说“可作车头”的人抓起来遣送回家了。

恭维如果是违心的,会令对方认为你在溜须拍马。盲目的追随别人的赞美更是如此。

恭维这门艺术,不但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而且还要有洞察力和创造性。一位举止优雅的妇女对一个朋友说:“你今天晚上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当一名律师该会是多么出色!”这位朋友听了这意想不到的评语后,像小学生似的红了脸,露出无限的感激。

没有人不会被真心诚意的赞赏所触动。哈佛大学弗尔帕斯教授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年夏天,天气又闷又热,他走进拥挤的列车餐车去吃午饭,当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今天在那些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

那位服务员听了后吃惊地看着他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内闷热而大发牢骚。多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

由此可见,恭维他人不可人云亦云,树立自己的独到之处是让人感动诀窍。抓住一个人或一席话的独特之处来进行委婉的恭维,能赢取人心,调节气氛,这种境界要靠培养敏锐的观察、机智的应变能力才能达到。

《红楼梦》中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为官为宦,走仕途之路,贾宝玉大为反感,当着史湘云和袭人的面,恭维黛玉道:“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话,我早就和她分手了。”凑巧这时黛玉正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听到这番话,使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从这之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更加深了。

恭维别人,不单单是甜言蜜语,更应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个性性格、心理需求、所处背景,语言习惯乃至职业特点、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方。

古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你的恭维之语从舌间流出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你的言语中的真诚度已经显露出来,写到被恭维者的脸上,或心中。所以只有真诚的赞美与恭维,才能使别人感到你是发现了他的优点,而不是作为一种所需要的“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