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3020200000060

第60章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想法,对一件事有完全相同的做法,必定是“大同”、“大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对一件事的想法与做法,必然不会完全相同,也不会完全相反,必然是徘徊在“异”“同”之间,这就为“沟通”留下了“空间”。

一般来讲,子女与父母沟通可以遵循以下10个原则:

1.选择时刻与场合

有句诗:“笑看青山山亦笑”,这是心理的反应,另一句诗“云破月现花弄影”,这是时机造成,云若不破,月无法出现,花就不会“弄影”了,与父母沟通首先要注意“时空”因素,“时空”选择适当,就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2.避免与父母争辩

“争辩”、“抗争”是对立的,对立中无法找出“交集”。愿意被子女说服,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非常少,纵使“抗争”获胜,结果也不会“融洽”,这不是沟通的原则。

3.多说肯定词语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教人辩论,不是与对方针锋相对,而是从让对方说“是”开始,从说“是”到“不反对”,最后“同意”,用非争辩性对话,获得对方同意。

4.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总是想到“我要什么”,没想到对方要什么,因此往往各说各话,找不到“交集”。例如,你希望买一个任天堂游戏机,父母希望你成绩进步,你说我要买游戏机,读书需要调剂,妈妈说你现在成绩这样差,再玩不更差了吗?如此形成一场争论,可能达不到目的。如果你先说,妈,我下一次月考,一定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妈妈的需要),妈很高兴,接着你说我每科都进步,要有奖品呀,“你要什么?”“任天堂游戏机”,可能愿望就成真了。

5.相对付出与行为配合

相对付出,是要有好表现,在与你的要求相关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为。例如你争取隐私权,不希望父母看你的信,你要表现行为正常.没有“神秘客”与你交往,没有“怪”电话找你,按时回家,这些都是可令父母信任你的行为,在你做到这些之后,你要求隐私权,十之七八可以如愿以偿。

6.再来一次

沟通不一定一次就可达成,一次不成功,找机会再一次,多次沟通可以转变父母的观念,最后就成功了。

7.“迂回战术”

“迂回”是间接沟通,有些事,可以藉第三者对父母转述你的问题,也许是阿姨、舅舅,总之,是一位与你父母关系好、谈得来的人,他的转述,可以加上劝说,常常可以打破沟通的僵局。

8.借助文字的魔力

有时候当面讲不清楚,或者父母无时间听,你可以写一封情文并茂的信,以打动父母的心,父母看到你写的信或小卡片,会有思考空间,想想是不是你说的有理,你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爸妈生日,写个祝福小卡片,讨父母欢心,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这称为“垂直式单向沟通”。

9.先“胜”而后求“战”

我国大军事家孙子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说,打胜仗的兵,事先训练精良,知己知彼,未与敌人打仗之前,已经稳操胜算了。沟通也需要先下工夫,先与父母把关系处好,做些对沟通事项有利的事情,了解父母的喜好,到时候水到渠成,诸事顺利。

10.投其所好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要泡一杯好茶,除了上好茶叶外,一定要用沸腾的水,如果水不开,则茶叶不落,泡不出味道来。所以泡茶时要用滚开的水,如果有好几壶水,绝对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一定无法泡出好茶,沟通要应用这一泡茶原理,不要用“不开”的水去泡茶。什么是沸腾的水呢?就是“投其所好”,用他喜好的方式表达,用他喜欢听的话讲,沟通就容易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