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3021900000021

第21章 温室大棚绿叶菜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6)

菜豆定植最好在坏天气刚过、好天气刚开始的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于缓苗。

(三)豇豆的定植

1.定植时期

塑料棚及日光温室定植豇豆的温度下限是地温稳定通过15摄氏度,气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夜间气温高于5摄氏度以上。

2.定植方法与密度

豇豆的定植方法同于菜豆。

四、定植后的管理

(一)冬春茬及春提早菜豆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初期以保温为主,密闭棚室以利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5~30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3~5天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保持15~20摄氏度,夜间12~15摄氏度,防止秧苗徒长,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开始抽蔓时,逐渐升温,但不可过高,白天温度为20~25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在此期间仍进行中耕松土,并培垄,以促进基部发生侧根,一般每6~7天进行1次。

植株抽蔓后,要做好插架或吊蔓工作。如果吊蔓栽培,要注意引蔓绳的上端不要绑在棚室的骨架上,而应在定植行的上部另设固定铁丝,距棚面30厘米以上,以防菜豆的茎蔓、叶片封住顶部,影响光照,同时还会造成高温危害。

菜豆在开花前,一般不进行追肥、浇水,以免茎叶徒长,发现干旱可少量浇水,进行促根控秧。随着植株的生长,开始进入结荚期,白天温度保持22~25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当第一花序上的豆荚达3~5厘米长时开始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随水追施尿素15~20千克,或大粪水1000千克以上。结荚盛期需勤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每采收1次浇1次水,水量可酌情掌握,两水中间追1次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5千克。

若用0.01%的钼酸铵溶液进行喷洒,可提高菜豆的产量。

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的菜豆,进入结荚盛期时,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最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昼夜通风。

结荚后期,及时打老叶、黄叶、病叶,使其通风透光良好,促进侧枝萌发和潜伏芽开花结荚。

(二)小拱棚短期覆盖菜豆管理

小拱棚菜豆定植后,密闭不通风,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缓苗。

由于小拱棚空间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棚内温度可超过30摄氏度,夜间外温下降后棚内温度只比外界高2~3摄氏度,但是因定植时已浇足定植水,棚膜内表面布满水滴,可有效地防止烤伤叶片,10厘米地温下降缓慢,使菜豆生长不受太大影响。

缓苗后选南风天,揭开薄膜进行松土培垄,一般开花前不浇水,但可追肥1次,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然后覆盖薄膜。

若温度超过25摄氏度,开始通风,20摄氏度时闭风。通风时,先从小拱棚的一侧顺风通风,随着气温的升高,通风量逐渐加大,通风时间逐渐延长,揭开小拱棚的两端通风,若温度还降不下来,再从中间开口通风。当外界温度完全适合菜豆生长发育要求时,选择早晨、傍晚或阴雨天,撤下小拱棚,进入露地常规管理。

因为矮生菜豆结荚早,追肥、浇水应及早进行,所以撤棚前追1次肥后,浇水应及时跟上,促进结荚,提高产量。

(三)冬春茬及春提早豇豆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3~5天内,密闭保温,以利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20~25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以上。开花结荚期温度保持25~30摄氏度,35摄氏度时开始通风,29摄氏度时闭风。对于春提早栽培的豇豆,到了开花结荚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当气温稳定通过20摄氏度时,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并延长通风时间,直到将薄膜全部撤除。

在水肥管理上,除了浇足定植水外,开花前一般不浇水,但要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当第一花序坐住了荚果,以后又相继出现几节花序时,开始浇水、追肥,促使豇豆多开花、多结荚。

初期可采用穴施,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随后浇水,干湿适宜时浅锄地并培土。待第一荚果采收前,第二、第三个荚果开始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进行1次施肥、浇水。以后随着荚果的采收,不再控制浇水,每10~15天浇1次水,并顺水追施磷酸二铵10千克,保持植株健壮和旺盛的开花结荚能力。中上部花序开花结荚期间,除了正常的施肥浇水外,还可进行叶面喷肥,如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

除了以上管理外,还要做好植株调整及插架或吊蔓工作。植株长到30~35厘米时,要及时插架或吊蔓,从生产上看,吊蔓栽培不仅通风透光良好,而且费用低。一般是在垄的上方沿拱架固定一根铁丝,根部插上短竹竿,把塑料绳绑在竹竿与铁丝上,伸蔓后,将蔓盘绕在撕裂膜上,每5~7天盘绕1次,吊蔓宜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进行。为促进早熟,主蔓第一花序以下萌生的侧蔓一律打掉,第一花序以上的叶芽及早摘除,以促进花芽生长。如果是主侧蔓同时结荚,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2片叶摘心,促发侧枝上花序的形成。在主蔓长到快接近棚面时摘心,同时对中上部萌生的侧枝也要摘心,以促进主、侧蔓上的花芽发育、开花、结荚。

(四)秋冬茬及秋延晚豇豆定植后的管理

秋冬茬及秋延晚豇豆定植后的管理与春茬豇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温度管理上,定植初期要加强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在适宜豇豆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生育后期,外界气温降低时,要加强保温,尽量使白天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同时只要土壤干湿适宜,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防止温度下降过多,影响开花结荚。

五、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菜豆炭疽病

该病是菜豆栽培中的常见病,分布广,危害大,多发生在潮湿地区。从幼苗到开花结荚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豆荚在贮运期间仍能继续受害。

症状:幼苗感病后,首先在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的病斑。

幼茎上最初生成许多锈色小斑点,随着茎的伸长,病斑扩大成条状锈色斑,凹陷和龟裂,使幼苗折倒枯死。在嫩茎上,病斑由褐色小点扩大后呈长圆形,长1厘米左右,病斑中心呈黑褐或黑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

成株感病时,在叶片上,病斑多沿叶脉开始发生,呈黑色或黑褐色多角形的小斑点或小条斑。在未成熟的豆荚上,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病斑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长圆至近圆形,中心红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豆荚成熟后病斑色泽较淡,边缘隆起,中心凹陷以至穿过豆荚而扩展至种子。种子上病斑呈不规则形,黄褐色至深褐色。

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状态在种子上或土壤病残体组织上越冬。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两年以上,播种后可直接危害子叶和幼茎,引起初侵染,在病部表面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借风、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由伤口、植株表皮侵入,潜伏期一般4~7天。低温、高湿利于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7~22摄氏度,湿度接近100%。当温度低于13摄氏度、高于27摄氏度且湿度低于92%时,很少发病。另外低洼、黏重土壤、连作地块、栽培密度过大等都可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种子田。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四氯苯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福尔马林(甲醛)2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洗净晾干后播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好温、湿度,增强光照,适时采收。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等,每7天1次,连喷2~3次。

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用50%代森铵1000倍液对棚室、架材进行消毒,也是病害防治的重要措施。

2.菜豆根腐病

又叫枯萎病,全国各地发生很普遍,是菜豆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幼苗期到采收期都可发病。

症状:感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植株矮小,到开花结荚期才逐渐表现出来。开始发病时,病株下部叶片变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感病植株容易拔起,拔出病株可以看到主根上部及茎下部都呈黑褐色,稍凹陷,切断根茎可见维管束变为暗褐色,侧根很少或已腐烂。当主根大部分腐烂时,植株枯萎死亡。在潮湿的环境下,植株茎基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腐生性强,可存活多年,因此土壤中的病菌是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种子不带菌。病菌借农具、流水等传播,从伤口侵入。根腐病为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条件,病菌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9~3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倒茬,实行高畦高垄栽培。采用地膜覆盖,膜下灌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发现病株及时拔掉,同时还要进行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克,7~10天灌1次,也可用4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敌克松1500倍液,喷洒植株茎基部,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3.菜豆苗期猝倒病

菜豆苗期猝倒病发生在地面的叫小脚瘟冶,不能直立而倒伏,有时发病部位在菜豆子叶以下,叫卡脖子冶病,是菜豆育苗期间发生较多的病害之一。

症状:在幼苗基部或子叶下的茎上,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成褐色,缢缩成线状开始倒伏。发生在子叶下时,很快歪脖。有时子叶刚刚出土,胚茎已经腐烂染病。苗床初发病时,只见几株幼苗发病,几天后即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猝倒。

发病条件:病原菌是绵腐菌。在高温、高湿的土壤表面,寄主残体和附近床面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春季阳畦和育苗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播种前进行床土消毒。播种前12~14天,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喷洒床土,喷后覆盖薄膜4~5天,待揭膜药味挥发完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甲醛)40毫升,对水5升。

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加半干细土0.5~1.5千克,拌成药土,下铺1/3,上盖2/3。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幼苗和床面,每5~7天喷洒1次。另外,可在苗床上撒少量干土或草木灰,以降低土壤表面湿度,预防发病。

4.菜豆锈病

是菜豆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为害茎和豆荚。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苍白色小凸起的小斑点,后变成黄褐色,隆起成小疱,扩大到2毫米左右,最后病斑表皮破裂形成夏孢子堆,散出红褐色粉末。后期在叶柄、叶、茎及豆荚上长出黑褐色锈状条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黑褐色冬孢子。严重时,茎、叶提早枯死。

发病条件:北方地区,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南方温暖地区,病菌以夏孢子越冬。病菌借气流传播,气温较高(20摄氏度左右)和95%以上相对湿度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植株上的水滴是病菌萌发、侵入的条件,因此种植过密、土壤过分潮湿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环境调控,如适时通风,采用膜下灌溉等,以降低空气湿度。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常用的药剂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液浓,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混合液效果明显。

5.菜豆灰霉病

症状:苗期发病时,子叶呈水渍状变软下垂,以后叶缘长出灰色霉层。成株期发病时,首先从根茎向上11~15厘米处出现纹斑,周围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出一层灰色毛霉层。从蔓分枝处侵入时,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并凹陷,继而萎蔫。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呈V冶字形向内发展,初期水渍状,淡褐色,也可在中间形成浅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灰色霉层。开花结荚期,先侵染开败的花,后扩展到荚果,病斑由淡褐色变为褐色至软腐,表面生灰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