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302200000451

第451章

听着外面的厮杀,赵亦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终于还是来了!

似乎他已经等了许久许久的事情一样。所以他没拦手。

他一生做过两件错事,一件是选择了江山而放弃了宁雪,很多时候自己都在想,若是当初自己没有来争夺这皇位,而陪在他她身边的话,那么她就不会整日郁郁而终,才将尔雅生下来便熬不住了。

一件是不该害当时信任自己的五弟,害他失去了这个皇位,反而被发配到边疆去。

而且他知道,五弟是个什么个性,雄韬武略,智慧过人,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可是当初的他并没有一丝登位的心,可是自己却不信任他,而且反倒是利用他对自己的信任,而将他差点害死。

所以他知道,五弟是不会就这么放过他的,所以自己才把整个兵权都交到上官家的手里,而不是分发在自己众位儿子的手里,而最后这调令御林军的令牌,自己也在当日给陆尔雅草拟圣旨的时候,交给了她。

五弟向来不希望延平嫁给上官争雄,所以当年对其是恨之入骨,所以即便是他想在来夺回位置,自然是不会更上官争雄联手的。

至于浅羽,他一直都是自己最疼爱的一个儿子,也是最了解自己的一个儿子,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的钻进老十给他设下的套子,只是没有想到老十竟然对他下死手,而且还将他的半张脸给毁了。

不过浅羽最终是摆脱了皇子的这个身份,成为了庶民。不过最起码,现在不管是谁夺去了这个位置,他们都不会再去杀浅羽了。

“哐当”的一声,大门被推开,听来很是熟悉,叫赵亦感觉像是雪莲闯进来的时候一样。不过,现在进来的却是小九。

一点也不诧异,他暗中招兵买马,还去与永平公府结为连盟,这些自己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没有余力来管了,而且越是随着衰老,便是越发的认清自己不是做皇上的材料。

“父皇可是为民忧劳啊,这个时候竟然还在批奏章。”赵清一脸得意的看了倒在自己脚边那血泊里新上任的赵公公,竟然还是个国姓的阉人。

随之又道:“不过以后父皇可就轻松了,因为这些事情以后就让儿臣来代替父皇吧。”

皇上不是那样好当的,赵亦脸上没有一丝的惊慌,此刻也十分的明白,为什么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亡的。他没有像历代君王那样去寻求成仙万寿的法子,因为他活得太痛苦了,连着端端的几十年光阴他也嫌太长了。

欣然答应,“好啊,玉玺就在那龙案上,你去拿吧!”

赵亦这话一出,赵清反倒是愣住了,原本想象着父皇会骂自己一个狗血淋头,说自己什么大逆不道或是什么的,可是他此刻竟然就这么爽快的将玉玺交给自己,这实在是不得不叫他怀疑啊。

剑好不将半点父子之情,就那么明晃晃的架在了赵亦的脖子上,“怎么,父皇还想给儿臣耍什么花样么?”

竟然不相信自己,赵亦毫不畏惧的转过身去,一定也不在意那架在脖子上的剑,眼神朝那龙案上的宝甲子里看去,“怎么你还害怕朕在里面暗藏了机关么?实话告诉你,这一日朕已经等了好久,如今终于可以摆脱了,不用在坐这江山之主了。”

赵清有些愣住,自己的父皇虽然不是特别的智慧过人,但是也不蠢,他定然在那盒子里藏了什么机关,此刻这般告诉自己,不过是那欲擒故纵的把戏罢了,以为自己会上当么?朝身边的一个侍卫命令道:“去把那盒子拿过来。”

那侍卫自然是不能反抗,便走到龙案那里去将盒子拿过来。

只听赵清又吩咐道:“打开。”

那侍卫依照他的命令打开来,却只见里面飞射出一阵银色的雨花,那侍卫顿时满脸乌黑,七窍里流出污血,顿时倒地而亡。而随着这侍卫突然的摔倒在地上,那盒子里的的玉玺便滚了才出来。

赵清见此,一阵冷笑,只听他嘲笑赵亦道:“父皇,常言道这姜是老的辣,可是儿臣看父皇是越来越糊涂了,竟然连这种三岁小孩都会玩的把戏你也还在完。”一面弯腰捡起那传国玉玺。

把手里的剑丢掉,满是兴奋的捧玩在手里,“哈哈,这玉玺终于轮到我来执掌了。”说完又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又重新说道:“是应该说朕才是,对,这传国玉玺终于是朕的了,这江山也是朕的了。”一面又有些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指着赵亦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竟然还想下毒害朕,哼,来人,给朕好好的教训一番。”

赵亦不语,脸上却满是笑意。被那几个赵清身边的侍卫打了好几下,仍旧挂着笑脸。

见此,赵清不禁很是不满道:“怎么,死到了临头,你这个老不死的还笑得出来,好,那朕今日就成全你,让你死在这龙椅上。”

说着,将玉玺放到侍卫刚刚准备好的盒子里,一掌向赵亦击去。

只见赵亦顿时像那脱线了风筝一般,一直向后飞去,重重的打在了那龙案之上,顿时将龙案上的墨汁打翻下来,将他整个人染得漆黑。

赵清满意的哈哈大笑着,只道:“哼,朕看你现在就像是个丧家之犬,叫你也尝尝这被人凌辱的滋味。”

他的母妃,不过是皇后身边的一个宫女而已,不过是某一夜赵亦觉得她的背影像是陆尔雅的母亲,所以临幸了她的母妃,虽然后来册封为了一个宝林,可是却也不过仅仅是那一次的临幸,只是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么一次而孕育了自己。

只是因为母妃这卑微的出生,所以从小他总是叫其他的皇子们欺辱,只有强起来,强起来了,才不会有人在敢欺负他,于是他开始韬光养晦,将自己的锋芒给掩饰起来。

皇子们渐渐的都大了,从先前的对弱小的欺辱上慢慢的转变成了无视弱小,而将目光转展到了那最得到父皇宠爱,势力最强,在朝中最为得到好评的皇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