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性的“新大陆”
3023300000029

第29章 满负荷工作法与人性(1)

§§§第一节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负荷”是电工学或电力学的一个专用术语,是负担荷载的意思。实际负荷达到额定的量,就是满负荷或全负荷;超过额定的量,就是超负荷或过负荷。达不到额定的量,就是低负荷或少负荷。满负荷或全负荷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想目标和状态,也就是说是一种最佳目标和状态。在认识、实践过程中,人们千方百计追求这种目标和状态。

企业内部的人、财、机、物以及时间等各个方面,按其作用可以说都要“负担荷载”一定的能量,其能量的发挥,也都具有最佳和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具有“满负荷”状态。

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初期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都在低负荷或无负荷(如设备闲置等)甚至负负荷(如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扯皮)运行。以前,我厂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五大问题:一是管理混乱。供、产、销、人、财、物不衔接,底数不清,数字不准,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严重。二是产品粗糙。即产品质量次,粗制滥造。从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花色品种,到为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产品走不出河北,更走不出中国。三是技术落后,主要指工艺技术和操作技术落后。没有好设备、好原料生产不出好产品。有了好设备、好原料也生产不出好产品。如我厂1984年引进的离型纸法人造革生产线,设备是引进的,技术是外国人教给的,原材料是进口的。可以说除了人不是进口的,其它都是进口的,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和进口产品比较,总是差上一档、两档。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操作技术和工艺技术落后。在国外考察时,我们也看到人家有的设备并不是很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是一流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家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技术先进。当然,工艺、操作技术落后和责任心不强,有很大关系。四是纪律松弛。所谓纪律松弛,不仅仅是迟到、早退,还表现在上班操作松松垮垮、懒懒散散、敷衍了事,甚至磨洋工、消极怠工,上班不像上班,工作不像工作。五是工作不负责任。在工作中,扯皮风、拖拉风、嫉妒风严重,为了一句话、一件事、一项工作,可以扯上几天、几个月。说了不算,定了不办,要反复检查落实,催促才能完成。有的人不但不从工作出发,出于嫉妒情绪,还故意“设障置卡”,刁难讽刺,甚至顶着不办,使工作难以进行,企业蒙受损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设备的严重浪费。1984年我们曾经抽样调查每人每天有效劳动时间,全厂平均只有2.3个小时,即2小时18分钟,占应效劳动时间的32.4!(应效劳动时间每年按306天计算,运转班每班按7个小时,常白班每班按7.5个小时计算9。1987年我厂完成4200多万元的产值,保守点说,需要400人就可以了,而我厂当时是800人,人力的浪费是十分严重的。流动资金方面,我厂1984年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是123天,一年周转不了三次,而日本同行业的资金周转天数一般不超过30天,一年可以周转12次。和日本同行业相比之下,我们的资金要多占用4倍多,利息也要多付四倍多。资金的浪费又是多么严重呀!1984年我厂的主要设备开车率只有40(多,有50!以上的时间闲置,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常年睡大觉,换算成设备价值为700多万元,可以说一年有700多万元设备不能发挥作用。再有,物质消耗高,跑、冒、滴、漏严重。1987年“双增双节”中,我们曾经计算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浪费就价值67万多元。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浪费现象就更为严重。

以上问题和浪费现象的存在,造成的后果是,企业效率低下、效益低下。1984年我厂人均产值仅为2.8万元,是日本同行业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1985年我厂人均产值只达到4万元,也仅是日本同行业人均效率最低企业的十分之一。

差距在哪里呢?我们进一步作了对比分析。例如,同型号、同规格的四辊压延机,日本每班定员为6人,而我厂每班定员为18人。日本班产量为8吨,我们是6吨。日本的开车率为99!以上,而我们的开车率平均仅为50!。这一数字还说明,日本6个人是全年在干活;而我们18个人半年在干活,半年在闲着。再一个差距,就是人员结构极不合理。日本二三线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8、33!,而我厂1984年底二三线人员有320多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0!多(如果把机修车间和生产车间的二线人员计算在内,二三线人员高达410多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51.5!)。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劳动效率低的原因。由于浪费现象严重、劳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也是十分低下的。1984年我厂人均利润仅为3000多元,1987年人均利润也只有4000多元,不及日本同行业一个人的月工资收人。由此可见我们的效益是非常低下的。

这些问题和现象怎样纠正呢?在日本考察时,我们曾经问他们四辊压延机的效率为什么这样高?他们说:“我们的设备是买得快、安装得快、发挥效益快,一年四季满负荷运转。”我们就想2你们日本的四辊压廷机能满负荷运转,我们的四辊压延机也要满负荷运转。既然机器能满负荷运转,人也应该能满负荷工作。其它方面,如资金、物料等,也都可以达到满负荷状态。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满负荷工作法”。这就是“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第二节满负荷工作法的含义和内容

满负荷工作法,是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核心,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在一定阶段内和特定条件下,使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诸因素达到其应有(或标定)的性能,并合理的进行组合,把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这是一个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高枝起飞”的管理方法。

满负荷工作法,首先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与个人报酬挂钩。总的考核指标是人均效率、人均效益和资金利税率。

§§§第三节满负荷工作法的123系

一、广品质量满负荷。一是外观质量,—是内在质量,二是品级率,四是实物质量(包括花色品种的增加)。塑料厂的产品有三大系列十大品类300多个花色。每件产品均有十几项考核指标。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品级率都要以全国最高的标准和最好的水平为目标。总的目标是,1987年要达到国家二级企业的水平;1988年开始向国家一级企业的水平迈进,个别的还要采用国际标准。最终采用国际标准,到1995年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实物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竞争力。一级品要和其它厂家的一级品相媲美。同时规定每年开发四种以上的新产品,二十种以上的新花色、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二、经营工作满负荷。主要是指供销工作。按照设备生产能力的90!确定销售目标和原材料供应目标,达到产、供、销高度协调。如厂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为13000吨,乘以90!为11700吨,把11700吨确定为经营工作满负荷目标。供应部门能够均衡供应原辅材料,销售部门能够把产品全部卖掉,才算经营工作满负荷。现在经营的方针是以销定产,如只能销出一万吨,可以生产一万吨,但对经营工作来说,只算完成任务,不能算满负荷。

三、设备运转满负荷。设备运转满负荷有两顼考核指标:一是除正常维修、检修所占的时间外,主要设备的平均开车率必须达到90(以上。即一年365天,减去节假日和公休日59天(也作为大、中修时间),剩下的306天再乘以90!,即为275.4天。也就是说,主要设备三班运转,开车天数达到275天以上。二是平均班产量,必须达到班产定额。也就是说,主要设备运转天数平均达到275天以上、平均班产量又能达到定额,才视为设备运转满负荷。

四、物料使用满负荷。是指生产中的物料消耗要达到全国最好水平。主要包括原辅材料、工房和厂地都要得到充分利用。原辅材料的消耗,以本厂历史最好水平为基数,逐年降低。1987年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1990年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标准,1995年达到国家特级企业标准,200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除此之外,还把厂地和建筑面积利用作为物资使用的考核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厂占地面积和工房建筑面积的利用率。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安全通道的前提下,厂房建筑越多越好、设备安装越密越好、以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建筑费用、少投人,多产出。

五、资金周转满负荷。是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逐年加快。资金周转达到30天一次,就算资金周转满负荷。同时还规定资金利税率也要逐年提高,以投人最少的资金,创造最大的效益。

六、能源利用满负荷。每种产品的生产,所耗煤、电、水、油都要有指标、有定额,总的考核指标是万元产值耗标准煤,分产品考核耗电、耗煤和耗水,按照企业升级标准规定的指标逐年降低。1988年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1990年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标准。1995年达到特级企业标准。

七、费用降低满负荷。主要指万元产值中可变费用(包括职工报酬、企管费中的可变部分和车间管理费的可变部分“含量要逐年降低。每年都要降低3.5%,一直达到“额定”目标,以保证消费基金的增长永远低于生产的发展,产品成本中的费用部分每年要降低,并以此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要想多收人就必须提高劳动效率。

八、人员工作量安排满负荷。就是按照人尽其力的原则搞定员、定额。推行标力定额、达到各项指标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把每个职工的工作量安排饱满。其目的是要逐渐增加有效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九、八小时工作满负荷。就是提高工时利用率,提高有效劳动时间,通过实行岗位工作系列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人人都紧紧张张的工作。有效劳动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逐年提高到7个小时以上。

§§§第四节满负荷工作法的保证

保证体系是由基础保证、机构保证和管理保证三部分组成。

一、基础保证

也可以称之谓综合保证。主要内容有:

(一)安定团结。要推行满负荷工作法,企业内部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领导班子的团结是推行满负荷工作法的核心,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是推行满负荷工作法的基础,全厂要形成强大的合力。

要实现安定团结,在企业经营上、职工思想上、发展方向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行为和职工的行为。尤其要指导厂级领导的行为。要讲为人民服务,做“四有”职工;要讲艰苦创业、拼搏向上、勤俭办厂、勤俭持家;还要讲高效益、低消费、高效率、低收人,以节省每一分钱投人生产发展。

工作上要满负荷,生活上要减负荷。要理顺职工生活,理顺职工的衣食住行。在第一、二阶段,主要是围绕职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生活营养,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五个方面解决问题,达到安居乐业;“子”安乐业(子女有所养);“身”安乐业(身体健壮无疾病)。

(二)提高素质。要推行满负荷工作法,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职工素质。

提高企业素质,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决策力,也就是要不断的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做到“新、优、廉、诚”。就是产品的花色品种要新,质量要好,成本要低,价格要便宜,诚诚恳恳的为用户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各方面实现满负荷。

提高职工素质,就是要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在第一、二阶段,主要是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心。当前在企业存在的问题中,大部分和职工的责任心不强有关,如,工作不负责任,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纪律松弛等等,都与职工的政治素质差、责任心不强有关系。同时,还要加强职工的身体锻炼、吃饭讲营养,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以承受不断加大的工作量、劳动量。要不断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挖掘智力、潜力。

(三)强化管理。这是改革和推行满负荷工作法的基础和前提。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就是要强化纪律,强化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强化责任、强化财务。尤其是强化纪律、又是强化其它方面的前提。“加强纪律性,经营无不胜”。要做到“令行禁止”、“说了算、定了干”。只有这样,节奏才能加快、效率才能提高。

(四)技术进步。随着满负荷工作法的推行和时间的推移,设备、技术和产品必须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工艺,先进的技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设备性能,并且逐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满负荷工作法各项指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