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3024300000015

第15章 谈生活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世界,是一个不依存于我的世界。世界的物质性讲的就是,人生存于客观世界之中,而非客观世界存在于我心中。存在于人心中的世界,只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存在。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最大的原则问题。

从本质上说,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物质世界,但不是与我无关的世界。人只能生存于人自己创造的世界之中。我们把这种由人和人类活动构成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称为生活世界。这是人类活动的世界。如果停止生产,人类生活世界就不复存在。除物质生产外,人还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包括人们的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总之,一切世俗生活都属于生活世界,它构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论断完全正确。如果没有人类种类繁多的实际活动,社会及其多样性就不复存在。人类生活世界不是离开物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它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是在客观物质世界被人化的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人”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属人世界。生活世界并不能取代物质世界。除了“人”的生活世界外,动物有“动物世界”,植物有“植物世界”。可以说,世界包括“各界”,有无数各种各样的小“世界”。人的世界之外,还有无穷无尽的世界。人有意识,也最为狂妄,自以为人的“生活世界”就等同于世界全体。纳须弥于芥子之中,其实人的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如同芥子,地球村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对人来说,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大村庄,人类世世代代生于斯,老于斯,代代相沿,人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

生活世界是人创造的世界,是一个能够适合人生存与需求的世界,因为它是人的对象化世界。人把它艺术化、科学化、合理化。自在世界不可能满足人,人以创造满足自身的存在,创造出许许多多原来世界没有的东西。但人化世界又不等于合理世界,不等于一切都合乎人类生存需要的世界。人不仅有可能破坏自然,还有可能破坏社会自身。在生活世界中,每个阶级的处境不同,人的境遇也各不相同。有富人、有穷人,有人杀人、有人被杀,有种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生活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上演各种戏剧,有悲剧有喜剧,有战争有苦难,有天灾有人祸。正因为现实的生活世界并非都是合理世界,更非都是理想世界,因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产生了各种对现存世界、对现存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抗议。它可以表现为艺术,即诗歌和小说;也可以表现为理论,即社会理想。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同》期待的就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但实际上也是对现存世界的抗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从《诗经·伐檀》到屈原的《离骚》……中国历朝历代忧国忧民的诗人的诗歌中,无不包含强烈的批判社会现实不合理现象的内容。

西方也是如此。不仅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著名的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们无不包含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强烈批判。著名的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写的《健全的社会》就是从精神病学、从人格健全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的名作。

人的世界是人创造的适合人生存的世界,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又包含不合理的部分,这是进步的代价。这就是矛盾。人的生活世界既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有人与社会的矛盾。否定生活世界的合理性,赞美莽莽未开化的原始状态,企图倒转历史车轮,回到太古时代;或倡导看破红尘,栖身寺庙,退回山林做隐士,都不是解决人类世界不合理现实的方法,最多是独善其身而已。可在混浊的泥水中独洁其身,是很难的。

当然,不承认人类世界中存在不合理性,单纯为现实辩护则是另一种错误。黑格尔虽然是辩证法大师,但他说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明显包含为普鲁士帝国祝福和辩护的意涵。经过恩格斯的解释,它才被赋予真正辩证法的新意。

生活世界既是合理的又是不合理的。它具有合理性,人类文明、文化积累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一代代人创造的结果。但它又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必须改造。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生活世界的态度既是肯定的,又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存在中看到发展,从消灭中看到新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之所以产生马克思主义、产生共产党,就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世界,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满意现实世界才追求理想世界,但他们又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立足现实,构建理想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它立足现实,把对社会主义理想世界的追求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批判和充分吸收的基础上。

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当今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但你们要注意,对生活世界的研究要防止经院哲学。只在概念上兜圈子,在主体意识范围内兜来兜去,弄得神乎其神,这不是真正回归生活世界,而是离生活世界越来越远,因为真正的生活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就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它是充满矛盾的非理想的世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无法逾越的世界。以其为基础,人类便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