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3032600000049

第49章 医学道德教育 修养与评价(1)

与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道德规范包括医学道德规范在内就其本质而言或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说是道德主体自觉”自律“的过程,即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本书前面章节研究了许多关于医学道德理论和医学道德规范的客观内容,如何使这些客观的医学道德内容内化为主体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主体的道德行为,以真正体现医学道德的社会价值? 为此还要研究教育者如何进行科学的医学道德教育,受教育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医学道德修养,以及对医学道德教育、修养、行为的性质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价等医学道德实践的内容。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目标

医学道德因素在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国际国内医学界与教育界的重视,改进与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成为近些年来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基因与人权普遍宣言》中指出: ”各个成员国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通过教育和其他相关的手段,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培训,通过促进各种层面的生命伦理学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科学决策人的教育来促进这一宣言中所提出原则的实现。“2005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中指出:”各国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通过教育和其他相关的手段,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培训,通过促进各种层面的生命伦理学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科学决策人的教育来促进这一宣言中所提出原则的实现。“2006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科学与技术伦理司制定了《指南1·建立生命伦理委员会》,其中在第Ⅳ部分的”程序和运作“中指出:”向成员提供伦理学教育——确定成员的培训需要并为成员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指南3·生命伦理委员会:教育与培训》中把教育过程具体化为五个步骤:选择和获取教育资源和材料,为参加委员会的会议而阅读、研究和准备,报告和讨论有关生命伦理学的重要文献,邀请专家和演讲人,进行更为强化的正式教育。2006年7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由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亚太地区生命伦理学教育会议。2013年7月13~14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的研讨会,通过了《走进临床,融入临床,促进临床医学人性化——关于改进医学人文教学的建议》,对当代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医学人文的终极目标、医学人文的三个层面和广阔空间、争取临床医生参与、改进学生实习阶段的人文教学以及在人文学者与临床医生之间建立信任与友谊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论述与规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医学道德教育。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医学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类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如人类的生育——自然生育和人工生育;人类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商品化——出卖和购买;无节制的科学自由导致出现可能危及子孙后代的发明创造;为非盈利目的而利用和滥用生物技术;基因增强技术(即追求”优生“、”迷人外表“、”摆脱痛苦记忆的心灵满足“和”长生不老、永葆青春活力“的愿望)——经济承受能力、享用机会和正当性的问题;对新的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进行监督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科学家和保健专业工作者的自律与监督;限制生物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影响;为利用和享受新生物技术带来的福利提供平等的机会;质疑生物技术带给人类新增长的能力——它除了治疗疾病、减轻痛苦和恢复健康之外还将向何方发展?

另一类是如何使临床医学更加人性化的问题,如始终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医生和医院的利益诉求不应损害病人的利益;大力推进医学整合,重视整体医疗,关心病,更关心病人,认真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时处处关爱、呵护生命;不断完善诊疗技术,特别是慢性病和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技术,尽力减少对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注意扶植机体自组、自控、自增的自然力;为病人提供适宜和最佳的诊疗服务,不滥用高新技术,力避过度诊疗;重视对病人的照料,特别是危重和临终病人的照料,尽力为病人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减轻病人的疼痛和痛苦;在不影响病人健康的前提下尽力为病人提供低成本的服务;认真做好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切实履行知情同意原则,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倾听病人诉求;履行各种医学道德伦理规范,遵守医学法规和相关卫生政策,等等。用关爱生命、呵护生命的要求审视当代医学,医学需要提升人文精神的地方几乎随处可见。而医生们的仁爱关怀,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目标

作为整个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道德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出的伦理学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权衡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增进对于生命的尊重;更好地理解不同人观点的多样性;在关于道德困境的案例讨论中能够把科学事实、伦理原则和争论整合起来;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的生命伦理学理论;能够增进对于不同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性与批判性的思考;能够培养人们”知情选择“的能力;能够培养人们预见和避免科学技术发展潜在风险的能力;能够培养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态度,以及反省科学发展过程的能力,以便使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使用;增强就科学研究诚实性而言的伦理敏感性。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系统

医学道德教育既是医学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本身也构成一个系统。就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道德教育而言,医学道德教育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中的医学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课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与公共选修课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首先是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中的医学道德教育。从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入手,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医学专业课、医学选修课与医学道德教育分裂的状态,使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中的医学专业教育内容与医学道德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同步实施,进而使两者水乳交融。”发动临床老师参与医学人文学的教学,克服人文教育单枪匹马的现况,创造条件为内、外、妇、儿、麻醉、CT、超声等学科的临床医师讲授各该学科中的伦理、社会、法律方面的问题,同时积极提倡仿效《希氏内科学》的做法,在专业教科书中增加各该学科的伦理、法律、社会学方面的章节。“实施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教育中的医学道德教育基于以下原因:医学自身强烈的人文属性、中西方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道德知识不可分割的历史事实、近代以来实验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割裂了医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要求重新整合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现实要求。

实施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教育中的医学道德教育应该从教材、教师与教育过程三个层面入手。在每门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中都要加入与本学科相结合的合理的医学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对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教师的医学道德教育的培训;要求教师要把相关医学道德教育内容体现在各门专业课教育过程之中。医学专业课与医学选修课教育中的医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

使医学生从学习第一门课程开始就认识到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道德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使医学生把握各门医学专业课程中相关的医学道德知识;在此基础上使医学生的各种医学道德能力不断提升。

其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课中的医学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课程是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升医学道德修养的主干课程。这是一类庞大的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医学人文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概论》、《医学社会学》、《医学语言学》、《医患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通过这类课程的教育首先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辨是非与善恶的人。与此同时,让他们对现代医学的本质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即现代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并带着这样的理念去学习医学、应用医学与发展医学。只有把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社会科学属性与人文科学属性有机整合起来才是对医学本质的全面把握,所以《希氏内科学》中对医学所下的定义: ”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这也就是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所要求的—— ”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再次是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与公共选修课中的医学道德教育。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与公共选修课中的医学道德教育是上面两类医学道德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上面两类医学道德教育代替不了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的医学道德教育。在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方面,如”医学博士生导师系列讲座“、”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医术人生论坛“等。这些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在内容设计上都要体现医学专业内容与医学道德内容的统一,但在每一个讲座(或论坛)的具体实施上有所不同。

”医学博士生导师系列讲座“主要由博士生导师承担讲座,”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主要由研究生组织论坛, ”医术人生论坛“主要由医院的医生承担。这些系列讲座在内容设计上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在具体实施上提前安排并周密运作,让医学生充分参加,在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为了满足医学生多方面的道德需求,还可以开设一系列的公共选修课,如《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概论》、《中国历史文化漫谈》、《西方文化》、《音乐欣赏》、《经典电影赏析》、《文学鉴赏》、《人格心理学》、《图画心理学》、《书法艺术》等,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进行丰富多样的医学道德教育。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方法

医学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结合,为此除了应用传统的医学道德理论讲述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1.医学道德影视赏析教学法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反映生命伦理问题的影视作品,比如《勇闯克隆岛》、《变相怪杰》、《姐姐的守护者》等,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影片以适宜方式引入课堂,对理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由于影视作品比一般案例更加生动,因此该方法也较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参与度更高,兴趣更强,课堂讨论十分热烈,同学们的发言各具特点,发言人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视角也给了其他同学以启发。最主要的效果是同学在讨论中加深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原则以及具体的医学伦理问题和困境的认识,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学科重点问题的主旨和要义。

2.医学道德价值澄清法

由于科学具有价值承载作用,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不同人的道德观念不同,对于关于生命伦理学的道德选择也不同,而且每位生命伦理学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免体现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这就要求生命伦理学教育使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3.医学道德问卷调查法

生命伦理学教育是否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对象关于生命伦理学知识的把握,因而,在开展生命伦理学教育之前,应当先进行问卷调查,看教育对象掌握哪些科学和生命伦理学知识,了解为什么他们知道了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相信什么人,他们的知识来自何处,以及他们对于目前生命伦理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想法和道德选择是什么。

三、医学道德修养的意义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加强道德建设的两条重要途径。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人本“文化,重视一个人的”成德“,即儒家强调的”仁“。由此文化心灵的表现以德性为主纲,强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社会文化和教育的重心是把一个人培养成具有良好德性的人,即”德性主体“,在此基础上实现儒家的人生理想—— ”内圣外王“。为此,《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具体化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的前五条目是”内求于己“,以达到”内圣“,后三条目是”外用于世“,以实现”外王“。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