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3035100000018

第18章 少些抱怨,何必给自己心里添堵

人与人,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其运动的过程中有些磕磕碰碰,烦闷、不快的事在所难免。问题是,总是抱怨别人或环境,不说对别人,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也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严玉在一所初中读二年级,是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也还可以,但她就是有一个毛病——爱抱怨。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合她的意,都在与她作对。早上起床晚了,上学就要迟到了,她就抱怨妈妈没有及时叫醒她,气鼓鼓地走出家门;在公交站牌下等公交车,可是公交车却迟迟不来,严玉开始抱怨公交公司不为民众着想,服务不周到,明知早上是上班、上学高峰期,却不增加几班车,害得等车耽误时间;课堂上,因为走神儿而漏掉了一个知识环节,课下做题怎么也解不出来,于是她又抱怨老师的教学能力,没有把知识讲明白,害得她不会做题;看到同学新买了一台电脑,她也向妈妈要,但是家里不是很宽裕,她便抱怨父母不能赚大钱,抱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条件好的家庭里。在家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没有一个不小心翼翼,稍有不顺,她就抱怨家人对她不够关心,不体谅她学习那么辛苦……

心理分析

具有抱怨心理的人,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他们抱怨的对象。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生不逢时,抱怨命运不公,抱怨造化弄人。在抱怨中,对于存在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总认为别人欠自己的。生活环境太差、休息时间太少、命运对自己不公等等,从这些人的嘴里根本听不到感恩,因为他们从来就只想着自己应该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从不是自己应该付出些什么。

具有抱怨心理的人,首先是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其次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

除了抱怨,我们是不是该学着把看事情的角度稍稍修正,将自己从自己的躯壳抽离,站在另一个角落看看自己。佛家说,要懂得缩小自己,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看见他人的好。如果一味地抱怨,一味地攻击,除了制造口角,只会令自己变得更加面目可憎。

世界是美丽的,然而世界也是有缺陷的;生活是美丽的,可是生活同样是有缺憾的。因为美丽,才值得我们来这个世界上走一回;因为有缺陷,才需要我们去将其弥补。既然抱怨同样于事无补,那就尽量少抱怨或者不抱怨,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心理呵护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就知道永不抱怨的价值,那真的是一个明智而良好的开端。如果我们还没有修炼到这种境界,那么就记住:倘若事情没有做好,就不要为抱怨找借口。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驱除抱怨心理,让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少之又少,直至消失!

1.抛开人生无谓的负担

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而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就如同我们无法替换自己的父母,没法改变自己的出身,无法改变天生的缺陷。既然真的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何不坦然接受呢?

2.用心做好自己的事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他完全可以去做自己能够做、能做好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用于琢磨做好自己的事,哪还有时间去自寻烦恼呢?

3.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设定目标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的,而是和他人比较制订的,所以每天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背着抱怨的包袱去生活,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4.和衷共济,与人为善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不论是将帅还是兵卒,都有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与我们的社会角色相符合的,可以自行支配的力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走棋子那样,通盘考虑,既能恪尽职守,又能为其他人的存在创造便利,那么,我们的权力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反之,那将是抱怨的根源。

来一点换位思考,矛盾就不那么激烈了;心胸宽广一点,问题就不那么严重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一切抱怨都是无益的,问问自己现在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做好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