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3035500000020

第20章 赵萍:给孩子一杯热茶

一个老师们公认的“难孩”被请进了办公室。

“难孩”叫邹捷,据说小学时就很让老师头疼,进中学一年多了也是错误不断。进办公室,按他的习惯性思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可自己最近又没犯什么错误,赵老师为什么要我进办公室呢?他惶恐不安地想,并规规矩矩地站着,等待着赵老师的发落。

赵老师笑盈盈地倒了一杯热茶,端给邹捷:“请喝茶!”

完全没有预想中的训斥和罚站,居然还送上一杯茶!邹捷非常惊讶,脸上有种受宠若惊的表情。

但这表情却让赵老师非常心酸。她想以前这孩子进办公室肯定是另一种待遇吧!于是,赵老师更坚定了用尊重换取尊重的想法。她继续说:“坐下吧,请坐。”

孩子坐下了。

赵老师和蔼地说:“别紧张,你又没做错事。今天请你来,是想和你聊聊当班干部的事。”

孩子一下子松了口气:原来是为这事啊!

是的,赵老师的确想认真地和这孩子聊聊这事。自从邹捷主动要求当班干部后,赵老师就很纠结,而且纠结很久了。

赵老师是本期才接手这个班的。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好,学习没有兴趣,调皮的孩子却很多。第一个星期选班委干部时,主动举手希望当班委的人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孩子引起了赵老师的注意,他就是邹捷同学。邹捷高高瘦瘦的个子,大大圆圆的眼睛,一看就是活泼好动的阳光男孩。

邹捷说他想当班委干部,特别想当纪律委员。在大家都不愿当班干部的情况下,这个男孩的挺身而出,自然让赵老师很是高兴,于是她在班上大力地表扬了邹捷:“邹捷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这种精神很可贵,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同学们要向邹捷学习!”

可就在赵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下面却响起了同学们偷笑的声音。这声音告诉赵老师,邹捷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下来还得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于是,赵老师在课后向邹捷以前的老师们了解他的情况。果不其然,这的确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难孩”——成绩差,上课精神萎靡不振,不认真听课,下课又太活泼好动,什么抽烟打架都有他;而且性格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反正老师们对他多是负面评价。

“他有什么优点呢?”赵老师问。

“优点?我想想。哦,这孩子做了错事后,无论老师怎么骂他,他都不会顶撞,这一点倒和其他‘后进生’不一样。算是优点吧!”一个老师这样说,其他老师都点头称是。这算是老师们一致觉得他还不错的一点。

满以为这个主动争取当班干部的孩子是一个“优等生”——看上去很阳光的啊,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难孩”!

赵老师开始纠结了。怎么办呢?让他当吧,担心他管不好别人,也管不好自己,说不定还捅什么大娄子出来;不让他当吧,可一时还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因为赵老师对同学们说过:“无论你们以前怎样,只要从现在开始是个好学生,我都喜欢!”

赵老师转而又想,如果我不把这“难孩”转化过来,他有可能是班上影响最坏的学生吧!现在他既然这么积极,说明他还是希望自己变得优秀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的。我为什么不把这次竞选变成一个转化他的契机呢?说不定这次他当上班干部,真的会成为他进步的一个转折呢!

赵老师决定先找邹捷面对面聊聊。于是便有了这次谈话。

看着孩子渐渐放松的神情,赵老师温和地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班委呢?”

邹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嘿嘿,我想管人。当然,我也希望把班级管好点儿。”

倒是直言。赵老师又问他:“那你能管好自己吗?”

这次他迟疑了一会儿,显然在认真想这个问题,然后很坚定地告诉赵老师:“能!”

看着他认真的眼神,赵老师也非常坚定地告诉他:“好,就是你了!”

按程序,应该全班投票,但是,根据这个班目前的班风,民主选举还得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对于这个“难孩”,赵老师认为应该以特殊的方式给他一个特殊的信任和任命。教育没有公式。为了这个“难孩”,赵老师决定“专制”一次,直接任命他任纪律委员。

赵老师对他说:“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希望我们能一起把八班建设好,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赵老师特意用了“合作”一词,以表明他和老师在管理班级方面是平等的合作者。邹捷听了兴奋得小脸微红,目光炯炯,很郑重地点点头。

邹捷愿意为班级建设出力的心是真诚的,但毕竟多年的坏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因此当了纪律委员之后,他尽管表现明显有所好转,但有时候也犯错误;另外,在自习课管理纪律时他很认真,却方法欠妥:有时候面对不守纪律的同学,他先是粗暴批评,如果没有效果,他竟然大打出手,这样一来,反而让班级更乱了。

赵老师知道,一个孩子的进步有个过程,需要教育者的等待。不管怎样,他现在毕竟是工作了,方法不当,可以指导嘛!

于是赵老师耐心地教他,给他提建议出主意。渐渐地,他在管纪律的时候有一些方法了,也不再像一个“土匪”了,同学们也渐渐服从他的管理了。但是新问题又冒出来了。科任老师向赵老师反映,说邹捷上课不听讲,还说闲话影响别人。

赵老师又找邹捷谈心,严肃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郑重地谈了他的问题,他也表示要改正。赵老师想,对这样的孩子,只是一味批评是不够的,还得找机会表扬他,鼓励他。

学校进行“最美班集体”比赛,全班同学都很积极,想要在这次比赛中向全年级甚至全校的同学老师展示我们班的风采。当大家按小组分工合作准备美化教室需要的材料时,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的墙壁太脏,怎么办呢?”

大家纷纷说“应该重新粉刷一下”,赵老师当时想,能够重新粉刷一下当然是最好的,可涂料挺贵的……就在这时,邹捷站了起来:“我家有涂料!明天我就带来!”

第二天一早赵老师和同学们来到班上,果然看到课桌上放着一大桶全新的“立邦漆”。大家都说邹捷“说话算数”。

赵老师问邹捷:“你们家是卖装潢材料的吗?”

他说:“不是。”

赵老师心中便有了疑问,急急地问道:“那这是哪儿来的呢?”

邹捷说:“是我自己买的。”

他说是买的,赵老师更急了:“你哪里来的钱?”

邹捷说:“是我妈妈陪我一起去买的,花了150块钱。”

赵老师听了非常吃惊,也非常感动,因为他,也因为他的妈妈。

通过这件事,赵老师对邹捷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啊!

有一次赵老师和邹捷妈妈聊天,他妈妈说邹捷从读小学开始,他的表现就和他的老师有关。小学三四年级时,他不喜欢他的老师,所以他那段时间的表现很差;后来五年级换了一个班主任,他挺喜欢的,他的表现就好多了。她说邹捷很喜欢赵老师当他的班主任,所以很想做个好孩子。

赵老师很感动,感到一定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她在心里告诉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尽可能宽容他,尤其是要信任他——坚信他一定会改变。仅仅一次谈话就让他改掉所有的坏毛病,是不现实的,教育需要长期的坚持,永不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捷变了很多,上课发言最积极的有他,帮老师拿东西最积极的也有他……在一次野炊活动中,邹捷他们组炒的菜被评为本次活动“最上镜最美味菜肴”,而他们组的菜全是他一个人炒的,同组的女同学都开玩笑地说邹捷是“新好男孩”的代表呢!

尽管邹捷的成绩还没有突破性的提升,他偶尔还会犯些小错误,但是所有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进步,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同学喜欢他了。这个曾经的“难孩”正在为成为真正的阳光男孩努力着。

具体的过程非这篇小文章能够说清,其间的艰辛更是一言难尽。说起来,赵老师的教育方法都很朴素很常规:不过就是一遍遍促膝谈心,一次次耐心期待;持之以恒地或热情鼓励,或严肃批评,或真诚建议,或有效指导……

而每次请孩子到办公室时,赵老师都送上一杯热茶。

201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