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世界各地的校园暴力案件层出不穷,哈佛大学也不例外。1995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大三学生Sinedu Tadesse用刀杀死了越南籍室友Trang Phuong,随后在宿舍浴室中上吊自杀。2004年,26岁的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的研究生亚历山大·普林·威尔逊用刀刺死18岁的迈克尔·科罗诺。这一系列的校园案件,早在1991年就已经高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一名叫做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先是在奖学金竞争中失败,接着又在申请一份与学术相关的职位时失之交臂,于是他在当年10月31日开枪打死了处理他申请书的导师及一些旁观者,然后自杀了。就此事件,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和彭凯平发现,美国媒体和我国媒体的报道在对卢刚的行为解释上相当不同,美国媒体几乎都将凶杀案的原因集中在卢刚的个人特质上,如他以前就沉默寡言、冷漠自私等,而我国的报道则强调了卢刚生活的环境因素,如他一直没有适应好美国的环境,在学术上也屡受挫折等。
随后他们对美国和我国对此事件的报道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内容分析,结果印证了他们最初的看法。因此,莫里斯和彭凯平认为,正是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对于凶手动机解释的不一样。
文化的分类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例如中国、印度、美国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和传统,那么有没有办法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进行分类?哪些文化属于同质,而哪些又是异类呢?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1)霍夫斯塔德的分类
1968年,荷兰学者霍夫斯塔德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维度理论。他把文化分为四个维度: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权利距离:领导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确定下属的行为,以及下属的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领导者,也就是说领导者与下属的距离有多远。
不确定性规避: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回避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比如,有些人更喜欢凡事都追求明确答案,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使用“可能吧”、“大概”、“似乎是”这样的字眼,并不热衷于规避不确定性。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处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认为他具有独立的身份,处于集体主义中更多是以群体关系的身份来定义自己。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霍夫斯塔德认为文化可以分为男性气质的和女性气质的。对于男性气质的文化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而女性气质的文化则完全与之相反。美国是男性气质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于频繁地变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而我国是一个女性气质较强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
从四个维度来看,东方文化属于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规避低、集体主义和女性气质,西方文化属于权力距离低、不确定性规避高、个人主义和男性气质。
(2)爱德华·霍尔的分类
根据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准确性和清晰性,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将文化分为高情境文化和低情境文化两类。
高情境文化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一些信息是被清晰传递出来的。处于高情境文化下的个体重视的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的“情境”,而不是“内容”。人们注重建立关系,重视友谊,关系的维持相对来说较长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常常是含蓄的,但人们能体会到含蓄的信息背后庞大的内容。
低情境文化的特征恰好相反,在沟通过程中传递了大量的信息。低情境文化的社会重视的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的“内容”,而不是“情境”。低情境文化的社会不太重视个体之间的关系,认为深入了解对方似乎是没有必要的,人际之间的关系持续的时间较短。他们的沟通常常是直接的、明显的,很少拐弯抹角。
从这种分类来看,东方文化属于高情境文化,西方文化属于低情境文化。
此外,根据文化对身体接触态度的不同,霍尔又将文化分为接触文化和非接触文化。接触文化通常鼓励身体的接触,允许对话的双方身体比较接近甚至触摸亲吻;而非接触文化不鼓励身体的接触,对话双方身体隔的较远。从这种分类来看,东方文化属于非接触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接触文化。
中西方在归因上的不同
前面提到了,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正是受到开头提到的校园枪击案的启发,莫里斯和彭凯平发现中西方在归因方式上存在着不同。中国人更喜欢把事情归因于背景性因素,而美国人更喜欢将事情归因于特质性因素。也就是说,中国人更喜欢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杀人是因为社会、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因素,而美国人则倾向于认为那是他的个性或人格影响。
就在枪击案发生后不久,密歇根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一位邮局工作人员被开除,失业的他没能再找到一份全职工作,恼羞成怒的他决定报复,他来到原先工作过的邮局开枪射杀了他的上司、同事和几名路人。莫里斯和彭凯平同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与卢刚事件相同的报道倾向——美国记者关注于杀人犯的个人气质,从他过去的行为中推断的态度和特质,而中国的记者则强调影响杀人犯杀人行为的情境因素。
其实,早在莫里斯和彭凯平之前,发展心理学家米勒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区别。他比较的对象是印度人和美国人。米勒让两个国家的测试者描述他们的一个熟人做过的错事和对别人有益的事,然后让他们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这么做。结果显示,美国人给出的特质归因是印度人的两倍,而印度人在行为解释中给出的情境因素则是美国人的两倍。当然,仅此并不能完全说明美国人和印度人具有不同的归因模式,因为他们解释的对象毕竟不是同样的事件。接着,米勒让美国测试者对印度测试者提到的行为进行解释,他们仍然使用了特质性解释。由此可以推断,东西方文化下的人们在归因方式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别。
东西方归因的差别不仅仅是在对人的行为的层面上,对动物行为也同样适用。莫里斯和彭凯平制作了鱼儿游动的动画,动画中一条鱼以一种方式游动,而一群鱼以另一种方式游动。他们要求测试者对这条鱼游离鱼群的行为进行解释。结果显示,中国测试者倾向于认为鱼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产生的,而美国测试者则倾向于认为鱼的行为是由内部因素产生的。
对东西方归因差异的解释
这种归因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霍夫斯塔德用文化的个人—集体主义这一维度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区别。
西方文化将个体看做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东方文化则认为个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集体的制约。因此,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关注集体属性。
此外,东方人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背景、整体及各种事物的关系上,而西方人总是首先注意到对象及对象的各种特性。对背景的注意促使东方人试图理解对象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且鼓励人们从对象和整体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事件。另一方面,西方人生活在对社会关系和角色约束不太关注的社会里,他们就会更关注对象及与对象有关的个人目标。这就可能导致西方人在解释中更关注对象本身。这也是东西方归因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还要继续探究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所谓的“环境决定论”。学者认为这些文化带来的差异最初都源于一个原因:古希腊和中国的生态环境是不同的,继而带来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古希腊靠海,山脉众多。这种自然条件不适合农耕,而适合放牧、渔猎和贸易等行业,而这些行业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就可顺利开展。所以,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相对比较独立,并对他人总是采取一种攻击与防御性的态度。而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土地都是平原和丘陵,很适合农业的发展。农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且农业限制了人们的迁移,使人们长期定居在同一地方。这种长期的定居要求人们要维持一定的和谐关系。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重视关系与信任,对他人、环境也就关注得比较多。
三个小实验带领您领略文化的不同
实验一:请在纸张上写下形容自己的十五个词语,任何描述性的词语都可以。
现在看看有哪几个是属于您的个体特征(如性格、长相、志愿、兴趣等),哪些是属于您的社会特征(国籍、籍贯、职业、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
也许您的结果有所出入,但对于大多数的东方人而言,描述社会特征的词语要多于描述个体特征的词语,而西方人则相反。
这种不同正是由于东西方在个人—集体主义上的不同造成的。
实验二:请描述出了什么。
对于大多数东方人来讲,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机场;而西方人的回答通常是“我看到了几架飞机”。这是因为东方人更喜欢关注事物的背景,而西方人更关注事物本身。
实验三:下面两组词汇中,每组有3个词,请从中找出最接近的两个词语来。
(一)熊猫、竹子、老虎
(二)汽车,司机,飞机
东方人的答案很可能是:熊猫—竹子;汽车—司机。
西方人的答案很可能是:熊猫—老虎;汽车—飞机。
前者认为熊猫吃竹子,司机开汽车;而后者认为熊猫和老虎都是动物,汽车和飞机都是交通工具。这正是东西方在思维上的不同。
心理学的重点不在于我们认识了什么,而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什么。
——华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我们的第一篇内容,哈佛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在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第一篇的这10章里,笔者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释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感觉、意识和潜意识、记忆、智力、思维、动机、情绪、人格、心理疾病与治疗、社会与文化。我们也接触了不少心理学大师,了解了不少有趣的现象与实验。那么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告诉您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心理学来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