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3043400000002

第2章 欲望过重,幸福路上走不远

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凡事要适可而止。懂得适可而止,欲望会带给你快乐;不懂得适可而止,欲望只能成为你的包袱。

一个农民独自在原始森林中劳动和生活。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使用一年。他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精心安排了5袋谷物的计划。第一袋谷物为维持生存所用。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增强体力和精力的。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可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饲养鸡、鸭等家禽。他爱喝酒,于是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对于第五袋谷物,他觉得最好用它来养几只自己喜欢的鹦鹉,这样可以解闷。显然,这五袋谷物有着不同的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假如以数字来表示的话,将维持生存的那袋谷物的重要性确定为1,那么其余的依次确定为2、3、4、5.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如被小偷偷走了,那么他将失去多少效用?

这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为论述边际效用时讲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位农民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用剩下的四袋谷物供应最迫切的四种需要,而放弃最不重要的需要。最不重要的需要,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边际效用最低的部分。庞巴维克发现,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经济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执著地追求幸福,就是因为幸福能给人带来效用,即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农夫拥有的五袋谷物,就好像是幸福能为我们带来的不同层级的效用——有健康,有美食,也有精神的享受。我们追求幸福其实就是为了追求需求的满足,幸福效用的实现。不过,幸福终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好不容易实现的幸福很快就会让你不满足,因此追求幸福的道路注定永远没有尽头。曾经有一个笑话说,仙女答应一个凡人会给他实现一个愿望,不过只能是一个。凡人思虑良久说,“我的愿望是:让我拥有无数次许愿的机会。”可惜人生没有实现无数个愿望的机会,那么,好好地珍惜现在拥有的。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这个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了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祷告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我们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

有一个印第安人酋长对他的臣民说:“上帝给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生活。”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有权往里面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盐,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体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让自己那杯水色香味俱佳,不停地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调料,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但却感觉活得非常累。其实,只要你适量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