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3043400000032

第32章 剩男剩女正在流行一种病

现在许多80后,虽然年纪不是很大,还没有混到剩男剩女的“身份证”,但是,家里面已经是催促得不得了,甚至有些父母采取了狂轰滥炸式的相亲策略。有新闻写道,“十一黄金周”父母给孩子都排满了相亲进程,成为了典型的“相亲黄金周”。在相亲的过程中,有些人不是自己被对方排除了,就是自己把对方给删掉了。网络上面,许多相亲女还分享着自己遇到许多有趣的“相亲极品男”的经历。比如说,混饭蹭吃的,他一没对上眼,找个借口直接开溜,还让女方买单;还有虽然请客,但是却是直接一碗炸酱面了事,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甚至有一些太热情的,直接嘘寒问暖,让对方花容失色。

张扬今年23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平时总是忙碌于工作。父母催着她“十一黄金周”回家,还经常叨念着,“年纪不小了,再不抓紧,就是三十的老姑娘了!”等她放假回家,父母给她安排了紧凑的相亲,一连几天都安排得满满的,甚至一天都要结识上两三个人。她打着哈欠回忆着,第一次是一个医生,“小冬瓜”硬嚷着自己有一米七八,她直接给Pass了;第二次是一个机械工程师,没瞧上自己,倒是和带去的女伴有说有笑;第三次,赶上了一个公务员,于是只能默默无语两眼泪地喝着咖啡;第四次是个富二代,张扬没理会对方谈论自己的手表多么的精致,而是细数他头上还剩几根毛;第五次,是一个军人出身的小伙子,聒噪地让她把拳头都握上了,心里嘀咕,到底咱俩谁是女的。就这样,黄金周短短几天,相亲近十场,搞得张扬是心力交瘁。

其实,去相亲的这些男男女女们,并不是年纪过大,甚至有些还颇为年轻。但是为什么父母都会惦记着让他们去相亲,并且早点儿结婚了事呢?父母们自有自己的理由——别看孩子们现在年轻,一个个眼光都很高,等年纪真大了,谁还可劲儿来找他们?父母们还一再地告诫自己的孩子,这两年是自己挑别人,再过些年,就是别人挑自己了。于是,便是一轮又一轮的相亲流程。心理咨询师就这种现象做了解释,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和社会交往,对自己的恋爱有时候不是很上心,并且,常以“现在还年轻”为理由推迟恋爱结婚的时间。致使很多父母都患上了“剩男剩女恐惧症”,孩子们年龄并不大,但身为家长,却过于着急,生怕将来孩子被“剩”下。

与父母们的“剩男剩女恐惧症”相应,或者剩男剩女们,在父母苦心经营的“相亲大轰炸”下,已经有些人开始出现疲惫、麻木,甚至于恐慌的情绪,这被称为“相亲综合症”。因为接二连三的相亲,造成了一种“吃多了想吐”的厌恶心理,而在只有形式化的相亲中,没有更好的交流,所以,只会把其中的无趣和消极无限放大。更因为这样的“集中轰炸”,让相亲有些心不在焉,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给他们造成了心理负担,这样自然地就形成了对相亲产生“条件反射”的恐惧。

从心理上来说,这样大强度的相亲有些揠苗助长的意味,是不可取的。高强度的相亲无疑会给当事人造成恐惧和焦虑,让他们产生压力。而同样密集的相亲,无论对身体或是心灵,都是一大考验,特别是精神上的窒息,让人超出负荷后,就会条件反射地对相亲出现厌恶,而相亲本身也因为长时间不间断地对人进行“敲击”,而成了消极刺激。

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我们的身边却充满了太多的无可奈何,无论是来自社会还是家庭的压力。我们要学会释压,不要把相亲变成填鸭式的感情喂养方式,那种没有语言和心灵沟通的形式,只是一种精神迫害。而我们也要懂得享受生活,不要一味埋头苦干于工作,否则等到年过半百仍旧事业无成,我们会疑惑,我这辈子都干了什么?学会生活,学会去爱,学会感受人生的幸福,不要让自己的感情成为家人和自己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