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3043400000056

第56章 撰写孩子的独立宣言

在一个家庭中,我们既有妻子或者丈夫的角色,将来还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而能否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也是幸福人必学的一门成功课。

对于孩子来讲,重要的是他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身为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一种独立性和自我认知,切忌阻碍孩子在个人与团体关系上的协调发展。

心理学家鲍恩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了婴儿时期与母亲融为一体的状态之后,会作为个体逐渐独立,并走向成熟。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家庭对一个人的个体化会产生妨碍。同时,心理学家莱恩和库珀认为,家庭在自我(现代意义上的我)确立的过程中会起到阻碍作用。库珀认为家庭会对孩子进行束缚、监视、管教以及干涉,这虽然避免了让孩子产生孤独感,但是也阻碍了孩子去接触更多的人。

一个小才女的父母在谈教育孩子的心得中说:只有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他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个小才女的父母说,他们在培养女孩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也走过弯路。他们从女孩小的时候就帮她分析事物、明辨是非,鼓励她对家庭的任何事情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将与她的谈话录下来。他们把女孩的涂鸦画保留下来,把她的学习成绩、身高等逐年按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从小就教她唱歌、游泳、吹口琴、钓鱼,带她到博物馆参观、看展览、看节目,有空还带她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

在各种活动中,他们不以自己是女孩的家长就说一不二,或摆出什么都对、什么都懂的样子,而是做能给予女孩知识和欢乐的最知心、最可靠、最可信赖的朋友。他们经常组织家庭会议,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还组织家庭音乐会,并录制在磁带中。由于家庭气氛民主和谐,女孩生活得无忧无虑。

这样,他们的女孩有事跟父母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问好,做饭当帮手,饭后洗碗擦桌扫地。平时买菜、洗菜,给父母盛饭、端汤、拿报纸、捶背。有时父母批评过了头,也不当时顶嘴,过后再解释。他们常对女孩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培养教育你们,也应该得到你们的帮助,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发现我们很多地方不如你们,这是正常的。因此,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

在这个小才女的家庭里,父母和女孩是平等的。女孩提出的看法,父母都认真思量,有道理的就接受。而父母的想法也都和女孩讲,共同商讨。这样,就让女孩觉得自己在家里有地位,受重视,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我的人”。所以也就对家庭更加关心。这个小才女的父母的做法令人敬佩。

父母要想撒播自己的爱,走入孩子的心中,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一点可以说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因而美国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相当强。让孩子自由选择也不是说父母就无所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可以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如果孩子选择错了,他自己将承担责任,一旦意识到错了,他能很快改正。如果是你帮孩子做出的选择,即使对了,他也不一定会做得很好:要是错了;他会怨恨你的,因为责任在你。

2.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

父母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里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尤其是遇到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定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意见对的,要接受,不对的意见,要作出解释。

3.学着去理解孩子

做父母的应给孩子的成长制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并努力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愿望,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同时,也向孩子敞开自己的胸怀,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思想,感受父母的喜怒哀乐,争取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这不仅能帮助你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且有助于你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4.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发指令,要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问题,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求得公正合理的答案。

5.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严格的要求。孩子确实错了,就不能有任何迁就,一定要严肃指出,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也弄不清楚的地方,就不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自己搞错了的地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过失。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风给孩子做出表率,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