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3043400000081

第81章 享乐主义者:什么事都好,什么事都做不好

享乐主义者多才多艺。会很多乐器,或者知晓各种知识,这是享受主义者的特点,他们就像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能超人”,总能与不同领域的人找到合适的话题。因为这样的人保持着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态度来生存。所以,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幸福。或许有些极端,但是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然而,虽然有人说艺多不压身,但是,其实艺多也压身,尤其是一知半解的“艺”。享乐主义者的身上这种特征相当明显,他们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听说过,可是我们要他拿出自己的强项,他们又仿佛没有能拿出手的!

张军是个“少爷”,也就是所谓的有钱人,家里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所以在物质上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他喜欢旅游、美食、电影、聚会,等等,他都一个没拉地成为参与其中的积极分子。而因着殷实的家境,张军也是从小被父母请家教逼着学这学那,什么钢琴、小提琴、书法、绘画、金融,样样都学。但是,从小享福的张军怕累怕苦,所以自己一受不住就朝家里人撒泼打混,也就这样,每样东西他都浅尝辄止一点,却不精通。

之后,张军家里的生意出了问题,欠了一屁股的债。而这个只知道享乐的少爷却在真正地踏入社会的时候,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和悲哀。他有学历,却没有能力,工作上自然不如意。但是,一向奢侈惯了的他竟然要开始过节衣缩食的日子,这让他十分受不了。想到自己再也不能穿心爱的品牌服饰,再也吃不到昂贵的料理,再也过不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崩塌了。

如今,竞争激烈,能否有一样拿出手本领关系到每个人事业命运的沉浮。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享乐者可以爱好广泛,但一定要选择一样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毕竟,真正的幸福是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一个事物上,才有可能博得“出线”的机会。

一个人怎样给自己定位,将决定其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顶峰的人不会落在平地,甘心做奴隶的人永远都不会成为主人。

一日,孔子在楚国林中见一位驼背老人手执长竿粘蝉,动作十分灵活,得心应手如同捡拾一般。孔子便问他有何诀窍。老人说他粘蝉时,只盯着蝉翅,其他都置于身外,所以才能如此快捷。孔子得到启发,教育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一位智者说,即使是最弱小的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也会有所成就。而最强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最终将一事无成。

明人赵世显说,再难的事,只要“有志”,即专心致志,就能做成,但如果“心分”,即三心二意,就会失败。再远的路,慢慢走下去,也能到达目的地,为什么要急于求成呢?清人申居郧说,树枝一动,上面的所有叶子都会跟着乱动。心志一散漫,所有的思虑就会变成妄想。

成就事业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不能见异思迁、一曝十寒、没有常性。我们可以长时间卖力工作,创意十足,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屡有洞见,甚至好运连连。可是,如果我们无法在创造过程中给自己正确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那么一切都会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