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3043400000084

第84章 拒绝空虚,幸福不是“混”出来的

空虚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许多空虚的人在网上混日子,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这种“混日子”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不想承担责任,等着“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心灵就这样逐渐空虚了。幸福是有重量的,疲惫的精神状态和空虚的心灵无力承载,等幸福来临时,也只能看它从眼前溜过,或根本发现不了幸福所在。

一天,张华的妻子下班后神秘兮兮地对张华说:“知道吗,我刚才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关于婚外情的。”

张华笑她大惊小怪:“婚外情有什么好奇怪的?”

“丈夫把妻子的聊天记录贴了出来,网友都很气愤。大家进行了人肉搜索,居然找出了和妻子偷情的这个人,还把他的照片、身份都贴到了网上,现在这个人简直是无处藏身呢。”妻子随便和张华聊了几句就去做饭了。

张华觉得好奇,就上网搜索,果然查到这起所谓的“铜须门”,原来是玩《魔兽世界》的一群网友在聚会的时候,一男一女有了暧昧关系。事情的经过并没有妻子说的那么邪乎,但网上真的有两人的聊天记录,还有丈夫的控诉和其他网友的谴责。看到网友找出的大量线索,甚至连QQ号都发布在网上,张华忽然感到这些网友的精神世界竟如此空虚,他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说是要谴责那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男人,其实是为了填补他们自己内心的空虚。

心理学认为,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整日百无聊赖。其特征有二:一是精神的空虚感,二是不满足与不想行动心理,心有渴望又不知渴望什么。

空虚无聊的人在生活上总是懒散的,他们常处于被动观望、希望外援的状态中,自知痛苦但又不能自拔。无聊感又会产生无助感,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内心的苦闷不断积累、发展,急需找人倾诉、求助,但搜肠刮肚、翻遍电话号码,却又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倾诉对象。

精神空虚会导致“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个人的身体好比一辆汽车,你自己便是这辆汽车的驾驶员。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就会失去方向,那又怎么找到你前进的方向呢?

我们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活在当下,找到生活的意义。做事有目标,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空虚自然不会趁虚而入。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请求他人的力量和支持,这样就可以缓解自己的孤单无助。

另外,多读书,多工作,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1.读一读感兴趣的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因为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智慧的源泉。读书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从寂寞和空虚中解脱出来。知识越多,人的心灵就越充实,生活也就越丰富多彩。

2.转移目标,培养兴趣

当某一个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转移目标,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调整生活内容,从空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